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双工交换式千兆位以太网流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双工效换式千兆位以太网流量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网络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蒋雄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3):119-121
公安网络建设是公安"金盾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市级公安的三级网络建设,是整个公安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光传输网络的普及和千兆技术的成熟,千兆以太网GE在技术成熟度、标准化和价格等方面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本文将介绍湖州公安三级网络的千兆光以太城域网改造案例,分析光纤城域网建设的要求、技术。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小型企业网络系统的设计中一方面面临着许多选择,是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千兆以太网,还是革命性的ATM技术;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用户对网络技术及信息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得在网络建设中,要考虑更多的方面,如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等众多问题。针对企业的应用需求出发,应进行合理选择,构造合适的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传统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带宽为10 Mbit/s或100 Mbit/s。为满足机载网络对带宽增长的需求,必须进行千兆级AFDX的研究。AFDX端系统是AFDX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空电子子系统接入AFDX网络提供了接口,保证航空电子子系统之间进行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着重研究了千兆级AFDX端系统,给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千兆级AFDX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研华自动化推出了2款基于Atom技术的无风扇嵌入式工业电脑,UNO-2173A和UNO-2173AF。UNO-2173A和UNO-2173AF配备Atom1.6GHz处理器,千兆以太网端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新一代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以太网(AFDX)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余度设计可靠性,在AFDX 网络标准的基础上(ARINC 664 p7),建立千兆三余度AFDX 网络的帧管理机制模型并进行了形式化建模, 而且实现了AFDX 网络标准中描述的SkewMax 机制。使用UPPAAL 形式化工具对千兆三余度AFDX 网络帧 管理机制进行形式化验证,验证帧管理机制的完整性检查及冗余管理功能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千兆三余度 AFDX 网络帧传输过程中不存在死锁。此外,针对标准AFDX 的冗余管理中一个帧的丢失可能会导致其冗余备 份的丢失的现象,提出在接收端设置一个队列,记录那些比连续帧更晚到达的冗余备份的帧序号,从而减少不 必要的丢帧,提高QoS 和数据完整性。形式化验证的结果可以作为千兆AFDX 网络标准制定和实际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五类线的以太网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等方面,详细地解析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此外,从网络模型的不同层次出发,探讨了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太网(Ethernet)规范于1980年9月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宣布,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以太网在局域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以太网10Mbps的传输速率和总线型的拓扑结构日益成为以太网发展的障碍,人们寻求各种办法来提高以太网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全面分析、比较了千兆网、ATM、SDH技术体制及其特点,并根据船载使用特点和试验任务的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船载综合业务传输平台体制选择的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DSP的以太网接口在信号处理设计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介绍了TI6678多核DSP以太网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DSP以太网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流程.结合应用需求,介绍了基于以太网远程加载的应用实例,为TMS320 C6000系列DSP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串口和以太网转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系统中普遍应用RS232串口进行调试通信,但RS232串口在复杂的综合化航电处理平台中的应用却有诸多不便,而通过以太网却无相关问题。鉴于当前大多数成熟应用都需要通过RS232进行通信,设计了一种新型接口模块,实现了将多个RS232串口协议数据转换为以太网协议数据的方法。实践表明,方法能很好地应用在复杂的综合化航电处理环境中,简单方便,不影响用户调试习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NMP及其相关协议,讨论了协议实现的方案,并以以太网相连的工作站为开发平台,实现了网络管理软件,完成了SNMP规定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hilips P89C668的CAN与以太网的互联方案;阐述了以太网和CAN总线之间数据交换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以太网与现有CAN总线网的直接连接,完成对底层设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4.
;以太网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广泛.讨论基于Altera公司的SOPC技术,设计和实现嵌入式环境下的以太网终端.在SOPC Builder环境下利用Nios Ⅱ处理器、三速以太网等IP,构建满足嵌入式系统要求的以太网终端.并且基于Nios Ⅱ处理器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了底层硬件的驱动程序,移植了LwIP轻量级网络协议栈,实现了与PC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15.
程松 《民航科技》2006,(1):34-36
本文对CobraNet作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以标准以太网为平台采用CobraNet协议的数字化公共广播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交换式实时以太网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简单实用的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和航空航天领域,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实时性服务,导致无法对已用网络进行改造。本文给出一种对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进行改造的方法,以保证网络的流量和延时要求。交换机和节点用EDF算法控制实时传输,从而在无需修改以太网标准的前提下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传输。交换机通过对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确认RT通道是否可以建立(即准许控制)。交换机还定时广播以太网帧来同步所有节点。  相似文献   

17.
刘帅  张喜民  郭鹏 《航空计算技术》2013,43(2):120-122,127
确定性通信是构建混合安全关键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混合安全关键系统对网络通信的要求,探讨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时钟同步机制、数据传输控制机制、余度与故障控制机制等,针对混合安全关键系统的要求,详细分析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实时性、确定性、高可靠性等特性。分析表明:时间触发以太网是构建混合安全关键系统的优选通信网络,能有效降低系统集成复杂性和费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航空电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阐述了解决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问题、软件复用问题以及基于数据库的流程控制问题的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技术在以太网中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了一款基于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终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给出了ARM内核的微处理器S3C44B0X和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的接口电路以及嵌入式TCP/IP栈和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核移植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开发流程.该方案性价比较高,适用于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家庭自动化设备和工控场合.  相似文献   

20.
确定性实时以太网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是当前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首先要克服实时通信这个最大的障碍。本文结合以太网通信机制,给出了一种确定性实时以太网实现方法,从而得到一种适合航空电子系统实时性需求的以太网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