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高水面舰艇生存能力的电子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和威力不断提高 ,它已对水面舰艇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分析反舰导弹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抗反舰导弹的电子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航路规划的反舰导弹发射顺序和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舰导弹实际战术使用中,为提高突防概率,主要是采取数量饱和攻击的样式,且要求多枚导弹同时到达目标.目前某些反舰导弹具有航路规划功能,只要合理确定导弹的发射顺序和间隔,可以实现同时到达.本文从2条典型反舰导弹的航路入手,建立了简化的航路规划模型,对不同攻击角的航路航程飞行时间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直接攻击导弹的航程飞行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了齐射多枚反舰导弹时进行航路规划的攻击差角、发射顺序和间隔等的具体结果,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使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反舰导弹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艇和反舰导弹之争,实质上是作战双方电子战实力的较量。越来越完善的近程电子防御系统,正取得重大进展的早期攻击新体制——“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和正在拟议中的“战区作战能力”新系统,都将使未来反舰导弹面临恶劣的电子战环境,反舰导弹平台将无法对舰艇实施近程攻击。因此21世纪的反舰导弹应具有远程——自寻的——隐蔽攻击目标的能力,这要求反舰导弹电子对抗能力必须上一个新台阶。采用具有极强抗干扰能力的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体制的反舰导弹是实用而现实的,并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历程、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及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难题,从提高导弹突防能力、实现超视距远程攻击和作战信息一体化方面分析了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反舰导弹精确末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5.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试验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在舷外有源诱饵干扰下的命中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试验的数据动态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导引头试验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生成导弹飞行控制数据,与弹道解算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并模拟反舰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最终给出反舰导弹制导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与自导段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与自导段弹道之间的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自导段攻击目标的要求,改进了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控制信号。采用加权匹配方法,设计了反舰导弹的复合制导信号。利用复合制导信号成功地控制反舰导弹实现了末端机动与自导段的一体化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弹道获得了很高的制导精度,也说明了所设计的复合制导信号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自从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出现及导弹命中精度的提高,反舰导弹对舰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如果再不采取有力的电子对抗措施,则舰艇很容易被导弹击毁。因此,如何防御反舰导弹的袭击,已成为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海军十分关注的问题。各国投入大量资金来组织电子战的研究工作,以对付反舰导弹的攻击。同样反舰导弹的制导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未来使用反舰导弹的战争是争夺电磁优势的战争,谁能控制并有效使用电磁频谱,谁就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本文着重介绍国外海军  相似文献   

8.
巡航导弹已成了美国的心病由于对陆攻击的巡航导弹成本低、威力大,射程可达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而且命中精度相对较高,所以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这就使得巡航导弹在全世界广为扩散。另外,各国纷纷将对反舰导弹的浓厚兴趣转向对陆攻击导弹,以及军方愿意采购价...  相似文献   

9.
空射型反舰导弹是世界上大多数海军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为了满足实战的需要,许多国家除了研究机载反舰导弹所需的先进制导技术外,目前还积极发展在攻击开始前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识别以及在导弹发射后用目标数据继续修正弹道的能力。本文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空射型反舰导弹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电子战条件下,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时,直升机中继搜索、跟踪雷达为实现隐蔽探测,其技术参数的优化选取问题;提出了在战术使用时隐蔽探测距离和交迭功率的概念;给出了为避免敌ESM接收机的截获,中继探测雷达发射功率 报值范围和扩大隐蔽探测距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反舰导弹和舰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矛与盾的关系,随着反舰导弹的更新换代,电子对抗系统必须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满足未来海战的需要。新一代高速反舰导弹具有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和弹道可编辑等特点,给舰载电子对抗系统带来了挑战。在分析了新一代高速反舰导弹的主要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弹道变轨对冲压动力反舰导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舰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使反舰导弹已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隐身技术、变轨技术、电磁对抗和超声速飞行等技术来提高突防和打击效能,而变轨技术和超声速飞行直接与冲压动力装置相关。在论述变轨技术的基础上对冲压动力约束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不同参数的影响和动力装置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赵国华  姚奕 《上海航天》2006,23(2):54-56
根据潜射反舰导弹的特点,在美国武器系统效能工业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ADC模型的基础上,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有效度、可信赖度和能力三种因素的计算。对提高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中面临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该技术采用交叉眼+灵巧噪声复合干扰体制.介绍了交叉眼干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波前相位差动态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干扰技术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5.
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评估出发,通过分析WSEIAC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把干扰对导引头的影响等效为系统“故障”,提出了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效能参数及其系统效能评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反舰导弹及其承载平台的高速发展,给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具有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综合一体的整体作战实力。一体化防空反导,已成为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的必然样式。针对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通过分析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武备特点,提出了一体化防空反导的战术技术手段及作战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舰群编队强大的反导能力,建立描述反舰导弹威胁源的广义数字高程模型,探讨以提高生存力和突防能力为目标的航路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