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敌方空域环境下作战,只要单机飞行员在攻击敌机时不是主动地与敌交战,就应考虑到自身的防御问题。这通常意味着单机飞行员在大多数时间里要保持防御姿态,尽管不是积极的防御。在关于单机对双机的防御中强调了同时跟踪两架敌机的重要性,我始终与第一架敌机交战,直到第二架敌机开始对我构成威胁。此时我机转换攻击目标,直到出现退出交战的机会或击落一架敌机。从概念上讲,在单机对多机空战的情况下,飞行员不可能同  相似文献   

2.
超视距空战一般指在飞行员目视距离外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因此采用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都属于超视距范畴。其优点是在速度比选择恰当时能对目标实施360°的全向攻击,明显地扩大了攻击区;由于可以从目标前半球超视距攻击,从而将拦截线外推,提高了保卫目标的安全性;在机载武器、火控较先进的条件下或通信指挥等信息保障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具有先敌发现先敌发射的优点,从而提高了进攻飞机的空战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作为NASA大迎角技术计划(HATP)的一部分而开发的几种头盔显示器(HMD)的画面格式,利用圆顶模拟器进行了一项有人驾驶模拟研究。这些显示格式传递能量管理、空间定向和武器管理信息。将HMD格式与现役战斗机的典型平视显示器(HUD)进行了对比。给各飞行员的任务是花尽可能多的时间获得一个武器解,以便获得按他们所在包线选择的正确武器,并尽量避开敌机的武器包线。对几种不同显示画面单独和同时对地进行了试验,以了解单独的显示方案如何同时存在。真实的结果表明采用头盔显示的画面形式在适中的飞行员工作负荷条件下飞行员选择其所在包线的正确武器的能力提高率50%,而在高工作负荷条件下提高90%。在试验后的评估中,飞行员仍通常认为头盔显示好于平显显示。在少数几种情况下,飞行员更喜欢直接读出参数数值。此外还测量了头盔显示器对视力敏锐度的短期暴露效应,但未发现有害结果。  相似文献   

4.
空战格斗任务面临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多项挑战。为此,已建立人类飞行员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库ACED(Air Combat Engagement Database),系统采集人类优秀飞行员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基于该数据库,首先分析了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方程,提出应重点分析飞行员在空战任务中的滚转角及法向过载决策指令;研究确定了近距空战格斗任务中的人类飞行员飞行机动决策时间窗,并采用能量谱分析方法确定了飞行员在近距空战格斗飞行机动中的滚转角决策频率;针对采用航炮作为主武器的近距空战格斗任务,研究了近距空战格斗敌机轨迹预测算法。相关方法可有效预测航炮炮弹生命周期内的敌机未来轨迹,有力支撑了航炮自动火控算法的研发,助力在相关空战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系列应用示例验证了已建立的空战格斗飞行机动数据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编队空战目标分配可以使飞行员在选择空战对手时更趋理性,也更有针对性。首先分析了构成目标威胁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构成目标威胁度各因素的权值;进而构建了目标分配函数,并运用最优势原理实现了目标的分配;最后,通过设定双方不同性能的飞机空战作为目标分配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符合编队空战的一般规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实际编队空战中目标分配问题,方法简洁,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FighterPilot'sSituationAmareness今天,绝大多数飞机设计师和战斗机飞行员都认为,对空战态势的了解(SA)程度是影响现代空战胜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优秀飞行员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能对空战态势保持清醒、敏锐的意识。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发起攻击、什么时候应该退出战斗Z他们熟悉敌机的性能,并且通常能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他们始终掌握着僚机情况及其相对位置,与之保持密切的协同作战联系SA的含义SA是指飞行员对周围作战态势的了解,依据其程度高低可分为:一级SA:“我不知道他在哪里或他在做什么——他却知道我。”二级SA:“…  相似文献   

7.
武器系统的效能仿真是开展武器系统总体论证的重要手段,对战斗机而言,它的效能主要体现在空战能力的高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单机(I对1)和多机(M对N)的空战仿真,评估包括飞机、发动机、火控雷达和机载武器系统等性能的综合空战效能,是美国和俄罗斯从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如F-15和F-16、米格-29和苏-27)开始采用的重要手段.其中单机空战仿真主要研究航空技术对飞机空战效能的影响,而多机空战仿真则研究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运动机构的稳定度,步进电机驱动控制通常采用电流细分的方法,从而将一个步距角分解成若干小步。实现步进电机电流细分驱动通常的方法是将电流闭环引入到驱动控制电路中,由此增加电流采样、比较等软硬件功能模块的同时也增加了单机的复杂度,削弱了步进电机本质上开环驱动的优势。为了提高宇航型号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单机的可靠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熔丝FPGA的纯开环驱动方案,通过预置占空比的方式,在不引入电流闭环的前提下实现步进电机电流细分。通过样机调试,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为后续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此书为军事类,360页400幅照片,江东著,1995年7月出版。大32开28万字,定价为平装19元。 战斗机飞行员是军中骄子,王牌飞行员则是他们中的精英。凡击落敌机五架即成为王牌飞行员,美军制定的这一标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延续到今天。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局部战争,天空是重要的战场,战斗机呼啸缠斗,航空机炮(枪)吐出火舌。德国飞行员、击坠之王哈特曼的战果是击落飞机352架,说明空战是残酷的。而对战斗机飞行员贡献的评价,莫过于不列颠空战后邱吉尔的那段名言。空战高手除引人注目的战果外,浪漫情调与神秘色彩总是伴随着他们,早期战斗机涂色的五彩纷呈,二战中战斗机机身  相似文献   

10.
吴鼎臣,是1936年国民党空军“笕桥航校”第5期毕业的飞行员,从1937年8月14日在浙江杭州笕桥机场上空,高志航大队长首开记录击落第一架日本飞机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他参加了中国空军8年抗日战争的全过程。论战绩他不算显赫:8.14空战,只参战未开枪,但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总还击落了两架日机;论职务他不算高:多年在飞行员、飞行教员的岗位上徘徊,但到抗战胜利前夕,总算还提了个飞行中队的副中队长,在正队长指导下管理10多名飞行员;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加了人民空军飞行员的行列,在空军第6航校当飞行教官,但因表现太一般化,昙花一现便被组织处理转业,复员到武汉地方工作。在国民党空军时期他的表现不算突出,在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战机空战对策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战机空战的种类,着重讨论了单机单目标空战对策的建模问题,分别从二维和三维的角度描述了空战双方的几何关系并建立了飞行器相对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单机单目标空战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建立了追-逃微分对策模型和双目标对策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度、速度、航向可谓飞行的三大要素,从开始飞行的第一天起飞行员就一直与上面的三元素接触,因为这三元素直接决定着飞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在日常的飞行中飞行员会按照管制员给定或标准的STAR完成每一次进场和着陆,而飞行员也常常会为了配合管制员的调配完成偏离标准程序的进场与进近。下面我们就谈谈常见的高高度及大速度进场。  相似文献   

13.
刘玉泉 《航空学报》1988,9(2):96-97
 <正> 超低空飞行时,如何保持飞行高度是飞行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现有装备条件下,超低空通过岗峦起伏地区时,靠仪表保持飞行高度相当困难。在实际飞行中通常靠飞行员通过目视判断来保持飞行高度。本文将介绍借助光学瞄准具保持飞行高度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飞行员是一个崇高和神圣的职业,这是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事关人民生命、国家声誉、企业前途。飞行员的职业化不是指飞行员所做的工作,而是指如何做好飞行员的工作,永远做正确的事,不管有无人在看或监督。笔者通过总结业内飞行安全事故的教训,系统归纳了作为一名职业飞行员应具备的八种安全意识。一、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职业飞行员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从战斗机敏捷性管理系统的飞行力学机理入手,分析了敏捷性管理系统的概念,比较了敏捷性管理系统与通常的迎角限制器各自的控制特点,讨论了敏捷性管理系统与转弯坡度及进入速度的关系,以一架第三代战斗机为例,计算并讨论其能量机动图。结果表明,敏捷性管理系统对速度消散率进行了限制,因而延缓了飞机迎角的增大,提出了飞机的持续机动能力,有利于战斗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飞行员在驾驶舱内的异常行为,以保证航空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驾驶舱内飞行员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在YOLOv5的骨干网络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获取在位置和方向上的特征信息,增强对注意力信息的敏感程度;改良交并比作为损失函数,提高模型计算速度和精度。训练自制飞行员异常行为原始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飞行驾驶舱中进行测试,能够准确快速识别飞行员的3种异常行为,平均精度达到98.3%,满足了识别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预警机指挥下的机群多编队协同空战过程,根据空战决策特点分别以编队和单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分层决策模型,将预警机指挥下的空战决策分解为战役层决策和战术层决策。针对战役层决策,建立编队目标威胁评估和初始兵力分配模型;针对战术层决策,建立单机目标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80年代末,波音公司军用飞机分部(BMA)综合技术开发试验室(ITDL)利用Proteon公司生产的ProNET-80局域网络把公司的多个模拟器连接起来,构成多机参与的分布式实时空战模拟系统,在真实空战环境下进行飞行、火控、航空电子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协同作战研究,使模拟器从支持工程研究的部分任务/子系统开发到全任务/整机模拟的试验研究。空战模拟系统的演变BMA于1964年组建了飞行模拟机构来支持飞机工程研究和开发工作。到70年代,已经拥有3个飞行模拟试验室,能够支持飞行控制系统、空气动力学模型、座舱设计、航空电子系统、操纵品质的评定以及其他与飞行有关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计算机资源的限制,典型的单机模拟在描述现代空战格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是基于数学优化、人工智能等方法,模拟飞行员空战决策,自动生成飞行控制指令的过程。它在空战仿真、飞行员辅助决策和无人战斗机自主飞行等领域广泛运用。根据求解思路的不同,综合论述了两类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针对基于对策的空战决策方法,阐述了从追逃对策到双目标对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并着重分析了两类重要的双目标对策模型——矩阵对策和影响图对策;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空战决策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遗传学习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动决策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决策,明确了各种决策的建模方法、适用条件、改进途径等问题。总结了各个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指出了自主空战机动决策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拥有先进技术的一方,体现在战略和战术两方面,能够击败任何在数量上几倍于己方,但技术落后的敌人。——德国中将阿道夫·加兰德在大部分空战中,飞机间相互支援将比各自为战更有优势。尤其是当己方飞机和敌机相比,在武器性能、速度和高度上不具备优势时,情况更是如此。大多数空战原则都认为双机小队是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