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一、前言航天飞机是空间站,宇航器、卫星(包括各种科学试验、对地测量和通讯等卫星)及宇宙科学试验器等有效的运载工具。航天飞机一次飞行时间比弹道式导弹及卫星等运载火箭的飞行时间要长得多,并且在飞行过程中要求实时知道运载器的飞行参数,因此,航天飞机需要工作时间长的导航、制导系统。航天飞机的飞行一般具有运载火箭飞行的特点,因此要求有轨道飞行段校准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鹏 《中国航天》1992,(8):41-42
在巴西从事航天活动的主要机构中,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负责建造卫星,研究有关的地面支援、跟踪和控制设施。它下属若干个机构,其中卫星跟踪控制中心(CRC)是实施任务控制的重要部门,这里就简要介绍该中心的情况。 卫星跟踪控制中心是用于控制在轨卫星的地面设施系统。从设计能力来说,它既可用于控制低地轨道(赤道上空轨道或极地轨道)上的卫星,也可控制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中心包括一个卫星控制中心、两个地面站和一个保障全系统联络的数据通信网。 巴西卫星跟踪控制中心位于圣若泽·杜斯坎普斯,卫星控制中心也建在这里。两个地面站分别在库亚巴和阿尔坎塔拉(见图)。  相似文献   

3.
航天第十信息网介绍航天第十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是隶属于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下的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85年。网长单位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副网长单位有:兰州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法国宇航工业公司已出现在法国、欧洲、乃至国际卫星市场上。迄今为止,除了北美的公司之外,法国宇航工业公司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出口市场的唯一公司。它还是法国能制造卫星、甚至全部空间设备的两大公司之一(另一个是马特拉公司)。不久前,宇航工业公司还提出要提供控制、遥测、遥控地面站。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航天网由运载火箭测控系统和卫星测控网两大系统组成。中国的三个发射场座落于酒泉、西昌、和太原,它们分别执行不同的发射任务。对卫星的跟踪、遥测、控制和回收工作则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XSCC)和五个固定测控站、两个机动站、回收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完成。  相似文献   

6.
小卫星编队飞行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编队飞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通过编队飞行可将多颗小卫星形成一颗大的"虚拟卫星",即空间任务的预定功能由编队中各个只担当单一功能的卫星分担,由此整个卫星群可实现强大的功能.实现卫星编队飞行需要保持和控制星群的编队构型,精确确定星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即相对导航.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包括轨道设计、轨道演变及控制,星间链路、编队运行管理和测控,以及卫星的自主定位、定轨.叙述小卫星编队的基本原理、轨道构成和技术特征,分析实现编队飞行所需的关键技术,介绍各国编队飞行的现有计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英国福特宇航公司已完成了日本第一颗超鸟通信卫星飞行硬件的鉴定试验。该卫星计划于1989年4月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 这颗卫星要经受6个月的验收试验和环境试验。超鸟A卫星将于发射前2个月运往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 福特公司正在为日本空间通信公司(系三菱集团几家公司的合资企业)制造2颗超鸟卫星。 超鸟卫星主要用于远距离出版和电视自动拍卖等行业的商业服务。实际上日本现在还没有卫星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序号论文题目撰稿人参加交流网1石宁登于王吉辛广曲曾 空间对接动力学仿真软件DODASS及其工程应用 卫星结构优化设计技术 实践四号卫星轨道运行环境及空间探测结果分析 刘流换热过程的地面模拟试验 航天器轨道设计仿真软件强度与环境工程网强度与环境工程网强度与环境工程网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86罗先武 航天结构材料性能指数及其应用 我国卫星减灾系统实施方案探讨 国外卫星产业化趋势的分析和我国对策的研究陈烈民常际军 黄张连台冬空间环境工程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宇航材料网卫星应用网卫星应用网1995年五○一部…  相似文献   

9.
许东 《航天器工程》1995,4(3):36-39
超短波测控系统,主要用于对中低轨道卫星的跟踪、测量和控制。用该设备对实践四号这种高轨道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由于该卫星轨道高、寿命长,有许多不同于近地卫星的特点和任务要求,给地面测控的组织、管理和设备技术状态的设定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单圈跟踪时间长(大于2h)和要求地面设备作用距离远(最大距离大于40000km)。对于上述问题,由于受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条件限制,设备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充分挖掘地面设备潜力、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完成对实践四号卫星的跟踪、测量和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4,25(1):40-40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举办的“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它每两年由中、美、日三国轮流举办。自 198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过 9届。由于 2 0 0 3年春季 SARS的影响 ,原定于 2 0 0 3年 5月召开的第 10届 ISCOPS会议改期于 2 0 0 3年 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本届会议研讨内容包括国家及国际空间计划 ;国际学生会议及竞赛 ;航天动力学、导航与控制 (包括机器人及地面操作系统 ) ;卫星通信、广播、遥测遥控与跟踪 ;卫星遥感、气象、小卫星系统 /星座等 ;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1.
法国宇航公司自成立以来总共参与了40多项科学或应用卫星计划,并且都获得了成功。其中属于一国的卫星计划有:1.先驱者 A—1;2.科学卫星FR1,D1A,C和D(和谐测地卫星、五冠测地卫星),D2A和B(向日葵科学卫星,微风天体紫外线分析卫星)和信号天文卫星;3.技术卫星佩奥利,D5A和B(北河  相似文献   

12.
考虑卫星编队中从主星的相对位置与相对姿态耦合,对采用输出反馈跟踪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双星编队的控制结构,以及在从星体坐标系中建立的统一形式的相对位置与相对姿态耦舍的误差模型,在无速度与无角速度测量条件下,设计了改进的速度(角速度)滤波器,并给出了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实现相对位置与相对姿态耦合时卫星编队的输出反馈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捕获和轨迹交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号(CBERS-1)是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地球资源卫星.CBERS-1于1999年10月14日由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运载工具按预定计划准时发射,进入设计轨道,随后通过轨道捕获、星下点轨迹控制和多次轨道保持机动等一系列轨道测控操作,该卫星已按遥感用户的要求正常运行在高精度的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上.本文简要阐明CBERS-1轨道控制系统的任务目标、系统结构、轨道控制策略、控制性能、飞行软件和在轨操作以及飞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编队飞行一种应用是受控卫星对目标卫星跟飞或者绕飞,有效载荷指向目标卫星以执行各种任务。研究了太阳帆板固定的卫星姿态控制,在保证有效载荷始终指向目标卫星的前提下,使得太阳帆板尽可能朝向太阳。给出了太阳帆板法线与太阳光夹角最小的几何条件。采用四元数状态反馈的控制律实现了姿态跟踪,仿真结果检验了控制律有效性及太阳帆板朝向太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第十八次飞行(51-G) 轨道器:发现号 飞行时间:1985年6月17~24日 宇航员:丹尼力;·布兰登斯坦,约翰·克赖顿,香农·卢西德(女),史蒂文·内格尔,约翰·费比恩,帕特里克·博德里(法国)和苏丹·萨勒曼·沙特亲工(沙特阿拉伯) 飞行任务:这次飞行进行了星球大战计划的激光反射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激光束是否能够跟踪快速飞行的目标,此外,还成功地释放了4颗卫星,其中有三颗通信卫星。第一颗是墨西哥的莫莱洛斯1(Morelos-A),用以解决墨西哥边远地区的通信联络问题;第二颗是阿拉伯卫星  相似文献   

16.
卫星编队飞行的探测目标指向动力学与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轨道运动和姿态指向运动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耦合的.利用几何学方法和编队卫星的相对位置与姿态指向的耦合关系推导了卫星编队飞行的姿态指向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并运用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耦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耦合控制系统在不借助额外姿态测量信息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相对位置和姿态指向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7.
北风 《中国航天》2000,(2):17-18
俄罗斯空中发射宇航公司现正在对能把2.5吨重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的空中发射系统(以下简称“空射”)的试验工作。这种轻型火箭系统将从飞机上发射。根据俄政府1998年12月1日的第1702号令,该方案的实施将得到国家的支持。空中发射公司是由飞行航空公司、化学自动化设备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分多模卫星(GFDM-1)兼具高分与敏捷特性,具备多种敏捷成像模式,同时具备自主任务管理功能。其飞行程序设计具有在轨工作模式多样、工作状态复杂且耦合性强等特点,首次采用天地一体的自主任务管理方式进行飞控实施。因此,在飞行程序设计中重点开展了事件时序设计和优化,合理设计并行时序并综合采用多种执行方式对事件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快速状态建立;针对卫星设计和敏捷特点分析,识别太阳翼展开及捕获跟踪、多模式高频度的载荷任务规划、中继数传模式等关键事件,对其开展地面仿真进行设计优化。高分多模卫星在轨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在轨运行良好,各飞行事件有序开展,飞行程序设计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前言中继卫星的全称是“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由两颗中继卫星和一个地面站构成的跟踪网称为“中继卫星系统”。中继卫星系统的任务是对低、中轨道的卫星或其它航天器进行几乎连续的跟踪、遥测、指挥和实时数据传输。美国计划在1981年用航天飞机发射第一颗中继卫星。一旦中继卫  相似文献   

20.
卫星激光测距(SLR)是目前低轨卫星常用的定轨手段之一.文章以贾森-1(Jason-1)和"环境卫星"(EN VISAT)实测数据为例,讨论了不同弧段长度(1天、3天和7天)的全球网SLR数据对低轨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美国网、欧洲网和亚洲网等区域网SLR数据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检验定轨精度的参考轨道来自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