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浸渍法制备SiC晶须和B4C颗粒混杂增强剂,成功地制备出增强剂含量为24%的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了416MPa,弹性模量达到了80GPa,较其基体材料分别提高了53%和110%。对材料的断口分析表明,增强剂的均匀分布与晶须与基体之间的牢固结合,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机械性能的原因,而颗粒与基体界面间的开裂,以及基体共晶相的脆性开裂是复合材料塑性低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硼粉的包覆及含包覆硼推进剂燃烧残渣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多种包覆剂对硼粉颗粒表面进行包覆,利用透射电镜、酸度计研究各种包覆剂对包覆硼粉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法对含包覆硼推进剂的燃烧残渣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包覆剂包覆后,在硼粉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包覆层;包覆后硼粉加水悬浊液体系的pH值明显增大,并适合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制药工艺;包覆后硼粉的燃烧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下,氟化钠为掩蔽剂,用高碘酸钠来氧化对氨基苯磺酸,用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下限为4×10-8g/mL,线性范围为0.05~0.6μg/mL,可应用于铝板中锰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最近,EUROCONTROL召开了一个关注安全和效率的研讨会,共有150位来自欧洲各国的民航和军航的运行及安全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认为,开展二次雷达S模式增强监视功能的部署,将加强空管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发展二次雷达S模式,能够使管制员不必询问飞行员就可以获知飞机的海拔、空速、地速、航向、爬升或下降速度和高度。这种增强模式大大减少了飞行员和管制员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雷达无人机目标识别难度高、精确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雷达回波进行无人机检测。首先,利用相参累积的方法生成雷达回波的距离-多普勒图像,增强目标特征并提高信噪比;其次,采用生成对抗模型对距离-多普勒图像进行数据扩充,以获得充足的图像数据减小网络的过拟合并提高网络鲁棒性;最后,使用基于位置感知的卷积神经网络增强特征,通过构建基于距离-多普勒图像的感知模块,实现对目标距离和运动速度的检测。通过在雷达回波序列中弱小飞机目标检测跟踪数据集上验证的结果表明:最终检测结果在召回率89%的情况下达到了91%的准确率。相比于基准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好的网络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综合测试快速获取遥测数据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在航天器综合测试时从星载数据总线快速获得遥测数据的方案。该方案开发了3个软件模块,即星上遥测数据快速获取软件模块、快速遥测数据总线提取软件、快速遥测数据处理软件模块;其特点是仅靠软件使遥测数据的更新频率提高数倍,有效缩短了测试数据的判读时间,同时提高了检出偶发异常的概率,提高了测试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换热器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清洗、钎焊工艺方面,还是清洗剂、钎料及钎剂的成分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本文针对制冷空调换热器的特点,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全面的评述,提出了改变清洗剂、采用低银钎料、取消钎剂,并加入气体助焊剂的改进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空间站对舱外载荷的支持能力,提升舱内外货物的进出效率,减少航天员出舱次数,降低航天员出舱风险,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设计了货物自动进出舱功能。本文从货物进出舱功能方案出发,介绍了包括货物转运功能、外舱门功能、泄压、复压、气体复用功能在内的关键子功能的地面试验验证及在轨试验验证工作。地面及在轨试验验证结果对比表明:货物进出舱方案设计合理,地面验证结果和在轨数据一致性好,产品性能稳定,有效地提高了空间站货物进出舱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航天器软件第三方评测数据统计分析,因变量定义错误、使用错误所导致的软件缺陷约占以修改程序方式更正的缺陷总数的36%,仅次于需求相关软件缺陷占比。为提升软件质量,针对与变量相关的软件缺陷开展了专题研究、对变量操作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分类,构建了与变量操作特征相关联的软件缺陷模式集。实践结果表明,依据缺陷模式与变量操作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开展软件测试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缺陷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翻滚目标涡流消旋任务执行效率低和抵近安全无保证的问题,首先基于椭球包络法给出了服务星机动轨迹的直接线性凸化安全约束,以确保机动过程的安全性和最优轨迹跟踪问题的有限时间可解性;设计了垂直构型下空间消旋任务的抵近期望轨迹以增强服务星消旋力矩的作用强度,缩短任务周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反馈线性化的收缩模型预测控制(FLC MPC)算法,有效跟踪所提出的期望轨迹,并严格保证安全约束及控制输入约束下受控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阿丽亚娜 4火箭上面级进行消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消旋效率,并保证服务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农村市场的潜力与市场表现的反差着手,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及启动农村市场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某产品缺陷的检出综合运用了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并分析了三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对提高无损检测可靠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微波无线输能系统接收装置中整流电路的RF-DC转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升压原理的整流电路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得到整流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通过推导整流电路转换效率的公式,分析了影响整流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了影响整流二极管能量损耗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提高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输入端的电压幅值来提升整流效率的方法。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下,通过升高二极管的输入电压幅值,可以降低流过整流二极管的电流,从而减小整流二极管的能量损耗。仿真结果表明,在整流电路与功率源匹配良好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二极管的输入电压幅值明显提升了整流电路的效率,在输入功率为20 dBm时得到了最高81.25%的整流效率。该设计方法能为快速提升整流电路的效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使用向量扩展法代替de Boor-Cox递推定义法,用这种基于向量扩展的B样条基函数改进形状类别函数CST参数化方法,代替CST方法中的Bezier多项式,提高了翼型优化设计效率,增强了对翼型参数化局部精确性的控制能力,增大了参数化设计空间,将k次B样条非零值计算效率提高了2k+1倍。  相似文献   

15.
许红亮  王宏  张永杰  胡斌  徐庆 《上海航天》2021,38(6):105-110
太阳翼是卫星发射成败的关键部件,为满足卫星型号太阳翼地面零重力展开可靠性验证,研制了一套高精度导轨摩擦力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自动化测量、高精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对某卫星型号展开试验装置导轨进行摩擦力测试,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将测量结果与人工手持测力计测量进行对比,有效解决了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数据离散、测量效率低等问题,并可获取导轨全行程摩擦力实测数据。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导轨摩擦力测量精度,增强了卫星太阳翼地面零重力展开可靠性,提高了卫星太阳翼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徐二宝  李言  李玉玺  杨明顺  崔莅沐 《宇航学报》2020,41(10):1361-1368
为提高参数自动判读的效率,增强设备单机状态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变精度粗糙集(VPRS)的运载火箭设备单机双层判读与实时诊断方法。首先构建了边缘层-判读服务器层的双层判读架构。然后,基于边缘计算技术设计了边缘层判读方法,对参数原始数据进行阈值判断与数据筛选。随后,在判读服务器层,定义AIPL(AutoIP Language)判据描述语言设计高阶判据并进行高阶判读;基于VPRS建立了实时诊断模型,对设备单机的历史数据进行约简,挖掘出了简化后的状态诊断规则。最后,以XX火箭设备单机遥测数据自动判读系统升级改造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纳米吸波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和雷达隐身的关键因素之一,能提高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隐身装备的突防能力.目前正在研究覆盖厘米波、毫米波、红外、可见光等波段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介绍了纳米吸波剂的吸波剂机理,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并对纳米薄膜吸波剂、纳米陶瓷吸波剂、纳米铁氧体吸波剂和化学表面修饰纳米碳管吸波剂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各自的有缺点.最后对制备强、宽、轻、薄的纳米复合吸波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推力剂测量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采用减轻试验系统活动部份的质量,并对传感器施加预紧力,增强试验系统的刚性等技术措施,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测量中有效地抑制了二阶振荡,文中还对传感器加预紧力的几个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光纤通信中耦合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光纤与半导体激光器,光纤与探测器之间的耦合分别进行探讨,从理论上提出了提高光纤通信耦合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降低硝胺推进剂燃速和压强指数的暗区增强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总结高能硝胺推进剂燃速特性和燃烧火焰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降低高压燃速及其压强指数的暗区增强理论;并选择了数种添加剂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或合成的添加剂都可同时降低燃速和压强指数;燃烧火焰结构验证实验也表明,加入PC30/PC35组合添加剂显著增加了暗区的厚度,降低了暗区的压强敏感性和总化学反应级数;同时组合添加剂的抑制作用效率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强,这导致推进剂在燃速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