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23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中国人传统的元宵佳节,而且在夜幕降临之际,天空中出现了UFO与礼花同飞共舞的美丽景致。这不仅在山东省泰安市,而且在湖南省湘潭市被群体目击,并且留下了DV等影像资料。所以,在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时,不能忽略发生在湖南省境内的UFO案例。  相似文献   

2.
2004年岁末,UFO界风起云生:一方面,国内数名“反伪斗士”集体发难,对UFO现象和UFO研究大加鞭挞;另一方面,UFO“高唱反调”,不仅频频出现.而且屡屡留下“倩影”。  相似文献   

3.
从1978年~2005年,一个神秘而又混沌的UFO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并且在逝去的漫长岁月中,屡屡在不经意间散发着美妙而又迷惑的魅力;从1980年~2005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UFO探索的25年心路、百年人生旅程的精彩四分之一,UFO爱好者和他们的组织,经历了兴奋和失望,有的退出了,有的彷徨了,还有的在期待;从1981年~2005年,《飞碟探索》作为UFO聚焦中心,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一段辉煌,并将迎来创刊25周年。在这个值得回味的日子里,《飞碟探索》推出了一个讲述过去的专题——“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是一组系列文章。杂志将邀请国内资深UFO研究者、亲历UFO事件调查的爱好者,为您全景式地描绘中国自开展UFO研究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影响重大的UFO事件。尽管某些事件在今天看来或者有了初步结论,或者仍然莫衷一是,甚至有些荒诞离奇,但只要不是刻意编造,并且经历了调查,能够启发人们一点思想的火花,都将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不可或缺的构架。目的无他,只是为中国的UFO报道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里程。由于各种原因,策划者或许遗漏了您身边发生的奇迹。为了弥补历史湮没带来的遗憾,欢迎您提供线索,也许您也有可能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的撰稿人之一。“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首篇推  相似文献   

4.
UFO信箱     
陕西 贾炜:读了《飞碟探索》 2000年第 4期傅民杰先生所写《三星状 UFO调查实录》一文,我激动不已,期待着看到专家们研究的高论。然而近来读贵刊 2001年第 1期“ UFO信箱”中吕继飞先生的文章,却大失所望。笔者以为其文所论,先是以自己之“不明白”对“傅文”误解或曲解,继而则以此为理论依据,以并不相符的“一直未投入实际应用的”前苏联喷气式飞机为事实依据,企图解释“傅文”所述之“三星状 UFO”,未免太省力气了点。这样的研究未免会轻易地抹煞了傅先生“此三星状 UFO是世界 UFO案例史上极为罕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认…  相似文献   

5.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UFO信箱     
辽宁王永宽:贵刊在 2000年第 6期的“ UFO信箱”中刊登了湖南江上夫先生的来信, 看过之后,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江上夫先生、刘海江先生及广大读者朋友指 正。   首先,我同意江先生关于“大爆炸理论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一看法,但是如果加上了“ 致命”一词就有些不大恰当了。残余辐射的非均匀性达到何种程度 ?这种辐射在天体上的强 度分布是怎样的 ?解决了这类问题,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对宇宙中一些独立结构的发展 过程以及早期宇宙的了解就多了一些。尽管理论和实际观测之间还不吻合,但是“大爆炸” 理论的确预言…  相似文献   

8.
破译UFO     
UFO,始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名词。二三十年前,报刊上的UFO奇闻不是出现在南美洲的偏僻山林,就是大洋深海中的荒岛———总之是你到不了、也查不清的地方。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秘的UFO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敢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上空不分白天黑夜,无论风霜雪雨,招摇过市。更令人称奇的是,UFO的出现一发而不可收,在1999年的岁末,达到了“峰值”———在中国大地频繁出没,奏响了世纪末的“绝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UFO大有其研究价值。可是,找遍天文、气象、航天、航空等科研机构,却找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9.
进放2005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UFO事件呈上升趋,国内也是频频发生并被人目击或摄入镜头,其中尤以元宵之夜山东泰安UFO事件最为轰动——不仅当地传媒连续报道,而且也因当事人将照片发给北京UFO研究会并于3月5月在该会论坛上发布后,引来网友的“热沙”。  相似文献   

10.
UFO信箱     
浙江贺吟之读完贵刊2001年第4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一文,对文中王中纲先生的观点,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王先生及广大UFO爱好者指正。首先,作者认为由于“飞行物对地形太熟悉”,因而推断UFO并非外星人所为,这种说法有欠妥当。众所周知,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可以在几秒的时间内扫描上百千米为半径的地形,并以此决定飞行器的航线。既然地球人尚能办到,那么科技文明远在我们之上的外星人当然更能轻易办到这一点,它们的导航系统甚至可以在瞬间扫遍一个大洲(根据许多报告,这一点并非不可能)。退一…  相似文献   

11.
就UFO而言,2003年是相对平淡的一年。这不仅特指中国,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2003年也并没有发生特别轰动的事件。尽管如此,这一年人们对不明现象的关注程度仍没有降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还是在执著地仰望着天空。至于他们眼中的“UFO”,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研究者的发掘。但是2003年对中国UFO界来说,非常可喜的一点是,我们国家的正统科学研究者们,终于对普通人的这类发现,不再仅仅只是偏见和嘲笑。他们放下架子,耐心地告诉人们:原来一切也有可能有科学的解释。综观2003年全年曝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案,其中80%以上的案例都有相关专…  相似文献   

12.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3.
我作为UFO的一名探索爱好者,不但对各种UFO现象的描述感兴趣,而且对各种解释也很有兴趣.因为,前者是认识事物的感性阶段,后者是认识事物的理性阶段;不了解前者,就不能理解后者;没有对后者的理解,则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神秘的表面感性阶段.纵观全球数十年上万件对UFO的目击报告材料,令人很是兴奋鼓舞和产生热烈气氛,但至今还没有一份报告材料是搞清了UFO真面目的.究其原因,一些专家认为:目击报告95%以上都是不真实的“妄想”和“错觉”,最难对付的是假目击、假遭遇、假照片、假故事、假解释等.这说明人类对UFO的研究,从总体上看,目前还处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4.
UFO信箱     
广西关树昌:看过贵刊2003年第1期“UFO信箱”中广东钟华波先生的观点,本人深感不妥。暂不去谈论江先华《感知时间》一文中,“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快”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单就钟先生质疑的角度和所提的观点,本人有以下看法。地转偏向力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力,而是地球表面(除赤道)物体在运动时惯性的一种体现。它在小小表盘上所起的作用,远不及表自身机械部分的摩擦力影响大,摩擦力尚不会改变钟表频率,更何况地球自转影响了。众所周知,钟表决不会因长时间不上油或进水而走得慢,而是要么走,要么停。只要走,则一秒就永远是一秒,是不会变的,…  相似文献   

15.
UFO随想曲     
UFO这一科学之谜,千奇百怪,众说纷纭,传说和报道延续了两个世纪,波及世界各地.它们或飞行于原野,或高悬于空中,或飘忽于海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最近,又公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太空航行中拍摄的录像,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UFO的客观存在.这就更增加了我们的困惑,UFO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是“天外来客”,他们来自何方?这些不速之客,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显然与他们不远千万里造访地球的初衷自相矛盾.科学是历来既承认现象又追究本质的,探求UFO的本质正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斯坦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彼得·斯特罗克认为,UFO现象是近代以来最激动人心、最富有深远意义的事件。UFO现象中的一些似乎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件,极有可能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前奏。历史上有关物理学的重大发现往往是从观察天空开始的。而且UFO现象还可能与外星智慧生物有关。但是目前,我们对UF0的研究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上,这不仅是因为有关UFO的资料和数据十分缺乏。更重要的是人们对UFO存在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7.
UFO信箱     
江苏扬州王玉林:我是一名《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读到邵瑞琦先生的《UFO的疑惑》(《飞碟探索》2002年第1期)一文,对邵先生的某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谈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从邵先生文章的前半部分看,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在没有弄清UFO的来源之前,任何科学的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但邵先生认为“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派往地球的使者”这种猜测只是一种浪漫的科学幻想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他的理由是:从1000多年前宋代就有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来看,1000多年了这些…  相似文献   

18.
从对UFO大量的目击报告的分析中应得出一个结论:出现的大约90%的UFO,飞行时周围都环绕着某种火焰状光晕,它有点类似等离子层.因此,法国科学家贝尔热院士和瓦列教授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假说.他们认为,UFO周围环绕的这个火焰状光晕就是一个“低温等离子层”,它是自然形成的,这正是UFO飞行的技术原理.UFO本身能生成一种介质,它就是在这种介质中飞行的,它凭借着这种介质既能在大气层中飞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新闻媒体透露,2003年3月份,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向政府提交了UFO真实存在的证明。这是因为,安装在距地球数百万千米远的“太阳及日光层观测天文台(SOHO)”上的摄像机拍摄到了许多幅轰动全球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不明物体,天文学家认为不能把这些物体称为“天体”。照片上清楚地显现出光彩闪烁的飞碟,根据其飞行轨道来判断,这些飞碟肯定是受到了某种智慧生物的操纵。是谁操纵着它们?这还不是目前能够回答的问题。这些照片受到了各国UFO研究专家、各国媒体及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欧洲网”UFO研究小组的创始人迈克…  相似文献   

20.
《飞碟探索》2005,(4):47-47
为了推动UFO研究事业的发展,世界华人UFO联合会决定在中国大连召开“世界UFO大会”,委托大连市UFO研究会承办。时间定在2005年9月8日-1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