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铜─钢扩散钎焊的机理、焊接工艺参数、焊缝可达到的指标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平板模盒、身部试验件的焊接及焊后试板的分析、试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铜─钢推力室身部扩散针焊的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为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导向数据。  相似文献   

2.
钎焊及扩散焊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钎焊、扩散焊、搅拌摩擦焊、线性摩擦焊、高能束流焊等先进焊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焊接构件中得到发展和应用。其中钎焊技术和扩散焊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难以熔焊材料的构件焊接中。为了获得优质或与母材相匹配的高性能接头,目前最为有效的连接方法就是钎焊和扩散焊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各种连接技术,包括扩散焊、钎焊、电阻焊和熔化焊,并提出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无针搅拌头,对C71000铜镍合金和Q235低碳钢进行了搅拌摩擦搭接焊。借助拉剪试验、SEM和EDS,研究了搭接面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对接头拉剪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镀镍层可阻止Fe元素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氧化,减少焊缝接合面上的微孔隙。焊接过程中的高温以及高压作用,使Fe和Cu原子扩散到镀镍层中,实现两板料间无缝接合。增大接合面的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有利于提高焊缝的拉剪强度,当铜镍合金侧和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分别达5μm和20μm时,接头拉剪强度最大,约为295 MPa,为无镀层接头拉剪强度的2.76倍,接近铜镍合金母材的剪断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扩散焊的焊接机理出发,研究了在特定的环境下,选取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利用铜、钢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原理所形成的压应力,实现铜、钢双金属圆柱面的扩散焊接;通过仿真分析扩散焊接过程中压力的变化,选取合适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试验,并对焊后零件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查和金相分析.结果显示:铜、钢两种金属在焊接温度T3、单面配合...  相似文献   

6.
钢与铝的焊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即使是弧焊技术发达的今天,将钢与铝焊接在一起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弧焊技术发达的今天,将钢与铝焊接在一起也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已经尝试过很多办法试图将它们焊接在一起,所采用的焊接方法有:扩散焊、爆炸焊、电阻点焊、结合滚筒加压的激光焊和等离子焊。  相似文献   

7.
异种材料的先进连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接技术是异种材料构成连接结构的关键.常用于各种材料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熔钎焊、钎焊、扩散钎焊、扩散焊、摩擦焊等特种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次级整流电阻焊焊接电流有效值的测量原理和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微机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为次级整流电阻焊焊接电流的闭环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Ti3Al基合金及其与异种材料的连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耐高温轻质结构材料Ti3Al基合金及其与异种材料的连接研究现状,阐述了熔焊、钎焊、扩散焊、TLP扩散连接等主要连接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实用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航空特种焊接技术是现代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制造的主导工艺之一。熔化焊、钎焊、固相焊(扩散焊、摩擦焊)等专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空间,保障了复杂构件、新材料、高性能、长寿命航空产品的安全服役。航空特种焊接技术正在为航空结构整体化制造开拓着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LD10铝合金真空扩散焊工艺,较详细地分析了焊接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对接头质量的影响和作用。试验指出,焊前试件的表面清理是很重要的;接头的抗拉试验表明,不需加任何中间层金属,LD10铝合金的搭接接头抗拉强度系数大于80%.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扩散焊工艺参数为:焊接温504℃;保温时间3h,焊接压力4MPa.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种含钨钎料N171,N300和Rene'95高温合金粉末对K403与DZ4高温合金的大间隙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钎焊接头间隙中预填合适粒度的Rene'95高温合金粉末,可实现K403+DZ4的大间隙钎焊。焊后在较高温度进行较长时间的扩散处理,可明显改善大间隙钎焊接头组织,并防止其焊后固溶处理时发生严重重熔,但为避免高温合金粉被钎料过分溶解,在高温扩散处理前,应先在较低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热处理。采用N300钎料、预填Rene'95粉钎焊的K403+DZ4大间隙接头经焊后扩散处理,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接头900℃的拉伸强度达铸态K403母材的92%,980℃/126MPa条件下持久寿命为135h;再经固溶处理后,接头900℃的拉伸强度超过铸态K403母材水平(677MPa),持久寿命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Gleeble-1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TB2钛合金在无中间夹层情况下,在不同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条件下进行扩散焊实验,利用金相分析、SEM手段分析了扩散焊接头情况,通过剪切实验,得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扩散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2合金扩散焊最佳工艺参数为:扩散焊温度850℃;保温时间30min;连接压力5MPa。接头的最高剪切强度为845MPa。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始的焊接方式焊接筛网式推进剂管理装置的收集器合格率低、可靠性差。为此,采用纯钛箔作为过渡层进行了不锈钢筛网与钛合金支压板的电阻缝焊试验以及随后这两者与钛合金骨架的电子束焊试验,然后进行了地面力学环境下的振动试验,以验证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纯钛箔过渡层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筛网在电阻缝焊时的焊接热量,有效地减小筛网的热变形;另一方面可以在电阻缝焊后形成牢固、封闭的纯钛/不锈钢筛网焊缝过渡区,有效地增加电子束焊时筛网的变形抗力,从而使得焊接后试样的合格率和性能大幅提高。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度置信下限从0.90增加到了0.96。  相似文献   

15.
铌与不锈钢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二者焊接时容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且接头内部焊接残余应力大,容易引发接头开裂。本文针对铌合金与不锈钢焊接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铌与不锈钢主要连接方式:爆炸焊、钎焊和熔焊等。爆炸焊和钎焊虽然能够抑制焊接裂纹,但爆炸焊接复杂的焊接工艺和钎焊较低的接头强度难以满足铌/不锈钢复合结构的应用需求。熔化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大,焊缝内部存在较多脆性Nb-Fe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力学性能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对铌合金与不锈钢熔化焊接进行了展望:开展有限元模拟工作指导焊接工艺优化,向焊缝中引入第3组元改善铌与不锈钢的焊接性并探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提高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16.
铝基复合材料焊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用于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的几种常用方法如氩弧焊、激光焊和扩散焊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综述,展示了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措施,以及该类材料未来焊接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钎料BNi94SiB980-1065,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对1Cr12Ni3Mo2V扩压器进行真空钎焊。借助金相显微镜,超声波检测仪,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接头的钎透率;利用拉伸试验机对接头进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焊接规范为1180℃/30min的条件下,获得良好的钎焊接头。通过焊前清理、钎焊工艺、钎焊工装,对不锈钢扩压器钎焊接头进行钎焊工艺及质量控制,有效避免钎焊接头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中间金属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铜和铜加钒作中间金属,探索了钛合金TC4与不锈钢1Cr18Ni9Ti的真空扩散焊工艺,对接头成分、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一层中间金属铜进行扩散焊时,接头的强度很低,呈脆性断裂;采用两层中间金属铜加钒时,接头的强度与铜层的相对厚度有关,最高强度可接近母材不锈钢强度的下限。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钎焊、摩擦焊技术在铝合金与不锈钢连接中的应用情况.此外,介绍了液相扩散连接、爆炸焊、超声波焊、表面活化连接等新型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铜铁金属线圈架(以下简称线圈架)是机载设备电磁附件中的重要零件。焊后毛坯经钻孔、车削、拉孔等加工后,成品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Ⅰ、Ⅲ部位材料为电工纯铁DT1,Ⅱ部位为H62黄铜。 图1 线圈架结构示意图 线圈架曾采用铸焊、高频钎焊、电弧焊、手工气焊等方法进行焊接,均未获得理想的焊接接头。因焊缝存在夹渣、气孔裂纹、机加过程中脱焊、气密性试验漏气和变形等缺陷,致使废品率高达60%~70%。经过多次分析研究、试验,制定出一种较理想的钎接焊工艺,即铜受热熔化,铁仍保持固态的焊接方法,使线圈架质量得到了稳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将该工艺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