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纤维增强复事材料工艺性和性能主要取决于预浸料的质量已被人们所重视。文中对预浸料的类型,特性,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自动铺丝用预浸丝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浸料特点,提出平刀与圆刀2种分切刀具形式。以分切预浸丝束宽度与边缘质量为评价标准,对比了2种刀具形式对预浸料的分切质量,研究了刀具形式、工艺参数对分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平刀刀片薄,弯曲模量低,易发生弯曲变形,所得预浸丝束宽度稳定性差;同时,由于刃口始终固定、散热性能差,分切过程中刃口处容易发生树脂堆积,使刀片钝化,影响丝束边缘质量,无法实现对预浸料进行高质量连续式分切。而圆刀分切时,由于刀片旋转,刃口不断变化;独特的刀具形式,降低了刀片在分切过程中的侧向移动,使得圆刀分切能够获得宽度均匀,边缘质量良好的自动铺丝用预浸丝束。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炭纤维增强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热熔预浸料(TGT800-12K/603),研究了不同室温储存期的603树脂粘度、凝胶时间、未固化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固化反应特性以及TGT800-12K/603预浸料的挥发物含量、树脂流动度及预浸料粘性。结果表明,随着室温储存期延长,35 d后603树脂最低粘度由初始的2.24 Pa·s上升到9.48 Pa·s,上升了4.2倍,T_g增加了9.6℃,固化度增大为11%,TGT800-12K/603预浸料树脂流动度由初始的20%下降到14%,粘性变差,失去操作工艺性。建立了603树脂的T_g和树脂固化度α的关系,因此TGT800-12K/603预浸料树脂的固化度α可以通过DSC测试预浸料的T_g来进行高效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热熔胶膜法制备的高硅氧/酚醛和碳纤/酚醛预浸料及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高硅氧/酚醛预浸料的百分流动度为20.4%,挥发份和树脂含量分别为5.2%和29.7%;碳纤/酚醛预浸料的百分流动度为28.9%,挥发份和树脂含量分别为5.8%和40.5%。对比分析了由热熔胶膜法和溶液法制备预浸料成型的碳纤/酚醛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性能,采用热熔胶膜法制备的层压板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4%,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加了45.3%和42.1%。氧乙炔线烧蚀率仅为溶液法的1/3。将其用于制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扩散段,随炉试验件的性能评价表明:不仅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而且批次稳定性好,有助于降低热防护层的厚度,减轻火箭、导弹等的总体质量,对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研究了制造复合材料管件的新方法。在管子芯轴上套一个模压成的低熔点金属套管,套管外径即欲制成管子的内径。在套管外直接缠绕含有热固性树脂的预浸料,该预浸料树  相似文献   

6.
杜邦公司和空军航天试验室联合研制了用IM7石墨纤维增强AvimidN预浸料带缠绕的Φ150mm压力容器,证实了纤维转换强度达4137MPa以上,水压试验结果与常规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相一致.该预浸料所用的氟化芳香族聚酰亚胺树脂(T_R>350℃),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近红外漫反射法对炭布/酚醛预浸料的树脂含量、可溶树脂含量和挥发分含量进行在线监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标准模型,并选择了光谱预处理方法和PLS的因子数。用近红外方法和标准方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通过t检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别,利用近红外方法可同时预测3项指标,1 m in内就可分析1个样品,在生产过程中可利用近红外分析的结果调解工艺参数。研究表明,近红外分析是控制炭布/酚醛预浸料质量的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在型号产品某复合材料预浸布带制备上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使用微机控制的浸胶线前后的预浸布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非热压罐成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复合材料非热压罐成型的研究进展,包括非热罐成型用的树脂体系、预浸料技术、纤维自动铺放技术以及双真空袋成型工艺等,探讨了非热压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薄壁复合材料四通接头预浸料铺层+模压的成型工艺方法,结合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的"部件衍生功能",对薄壁复合材料四通接头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高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由本身材质提高碳/碳(简称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新途径,即在坯体中添加陶瓷微粉与石墨粉的混合物,用快速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成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不仅氧化失重率小、氧化起始点高,而且致密。确定了其优化配方。分析了这种材料的抗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聚三氟氯乙烯制品力学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昭  胡武利  王苏民 《火箭推进》2010,36(4):42-44,48
对聚三氟氯乙烯(PCTFE)试片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关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下的压制制品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初步建立起了PCTFE制品压制工艺、结晶度与力学性能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试片的力学性能不能直接反映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PCTFE制品压制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可以改变制品的结晶度,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黄绍良 《上海航天》1998,15(6):25-27
在室温机械力学性能拉伸试验中,在满足其它规定条件的前提下,拉伸速度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分析了拉伸速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原理;提出控制拉伸速度的方法与计算公式及要求,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叙述了航天器复合材料胶接工艺应具备的条件,航天器产品常用胶粘剂及其特性,研制航天器复合材料耐久型胶接结构基本要素及复合材料胶接连接工艺特性和品质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战术弹道导弹的特点 ,提出了战术导弹运动偏差状态解耦的联合滤波算法 ,基于该算法相应给出了可有效检测速度跳变的SINS/GPS级联组合制导品质控制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李波  刘赫 《火箭推进》2011,37(6):47-51
离心轮水力性能的优劣对泵的效率影响最大,离心轮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泵的特性。针对钎焊式离心轮加工的技术要求与技术难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有数控设备对离心轮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优化及数控加工转化。  相似文献   

17.
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卿  王佳民  杨朋军 《宇航学报》2005,26(6):753-757
为了更好的设计和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从而提高产品及工程的质量,应用结构动态分析和计算方法,针对某型号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分析,得出了各结构件在0~2000Hz内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通过将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给予了验证。最后,文中提出了各框架结构件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今后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航天遥感领域,离轴三反射镜消像散光学系统(TMA)以大视场、无遮拦等特点被广泛运用。由于离轴TMA系统的特点以及空间相机在发射过程中经历的恶劣的力学环境,相机支撑结构的力学特性对于相机成像品质的保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用Solidworks建立了支撑结构的实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对4种结构构型方案的力学特性的分析比较,为相机光机结构设计打下了基础,对三反离轴相机支撑结构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空中和地面遥感观测时,从不同高度和方位观察同一地物,会发现其亮度和对比度等特征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差异不仅与太阳入射角及观测角度有关还随物体空间结构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文章通过6S辐射传输模型仿真分析了土壤、植被、水体以及城市的双向反射特性及其对遥感成像的影响,重点结合Quick Bird图像和真实场景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