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2年8月9日16时,我国又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J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运行了16天,其回收舱于8月25日11时20分安全返回四川省中部预定地区。至此,我国发射了13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率保持100%,标志着我国卫星回收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钟兴 《国际太空》2006,(10):27-28
2006年9月9日,中国长征-2C火箭成功地将世界首颗育种卫星实践-8送入太空.该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卫星运行在倾角63°、近地点187km、远地点463km的轨道上.卫星在轨运行15天共355h后,于24日在四川遂宁回收,留轨舱则进行留轨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31日,我国长征二号C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06星送人太空。这是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以来研制、升空的第42颗小卫星,总数超过了著名的英国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33年来研制、升空的小卫星数量(41颗)。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企业。4月18日,美国"猎鹰"9火箭顺利发射"龙"货运飞船和5颗长宽高均为10厘米的立方体卫星,其中包括一颗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手机卫星"。它们将在太空运行约90天,然后坠向地球并在大气层中焚毁。回顾2013年,全球一共成功发射了208个航天器,大幅度超过了1990年173个的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航天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22日23点2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刺破夜幕,将我国第四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4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  相似文献   

5.
雨水 《太空探索》2012,(4):64-65
2011年7月11日23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成功送入太空,它与2008年4月发射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我国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服务。现将收集到的部分相关单位制作的发射、测控封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又一颗卫星成功返回地面1996年10月2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按预定计划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探测和试验任务,于11月4日10时59分,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地在四川省中部地...  相似文献   

7.
天兵 《太空探索》2011,(12):57-59
2011年8月22日,美国波音公司宣布,2011年7月16日由德尔他-4火箭发射的第2颗GPS-2F卫星已经开始在轨服役,被命名为SVN-63,并正式转交给空军第50太空联队和第2太空运行中队。GPS卫星星座现有31颗卫星。波音公司还将建造10颗GPS-2F卫星。美国空军拟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了4颗卫星,其中有一颗返回式卫星名为SRE-1。根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声明,这颗卫星将在太空运行13~30天后返回。  相似文献   

9.
到2001年3月4日,资源一号卫星已经正式交付使用一年了,一年来,资源一号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在太空轨道上,卫星上的遥感器不停地丈量地球,服务人类,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也许不少读者会问,我们看到的卫星中都足两个翅膀(太阳能帆板),为什么资源一号卫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美航天飞机与俄空间站分离 据美联社卡纳维拉尔角7月4日消息,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空间站于格林尼治时间4日11∶10顺利分离,从而结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国航天器5天的太空连接飞行,翻开了冷战以后美俄两国间进行太空合作新篇章的第一页。哈勃望远镜的新发现 据合众国际社弗拉格斯塔夫7月27日电,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说,他们通过哈勃望远镜于1995年5月22日发现了围绕土星运行的两颗新卫星,它们的直径分别为19和43英里,这一发现使环绕出星运行的卫星总数达到20颗。天文学家计划于8月10…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俄罗斯正在研发Bion-M新型生物卫星首颗Bion-M卫星将于2010年发射,在轨寿命为6个月。它采用先进的发动机,能够运行在400~500km高的轨道上,用于研究太空生物学和太空医学及其应用。目前,同类卫星仅能运行在200~300km高的轨道上,在轨寿命为14天。从1973年开始,俄罗斯已经发射了11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了4颗卫星,其中有一颗返回式卫星名为SRE-1。根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声明,这颗卫星将在太空运行13-30天后返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龚燃 《国际太空》2015,(3):11-15
<正>2015年2月11日,"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卫星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Falcon-9)火箭送入太空,该卫星将飞行110天抵达距离地球约1.5×106km的利萨如轨道,成为首个位于地日拉格朗日1点(L1)的观测任务。据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网站2月24日报道,在发射后的12天,"深空气候观测台"卫星已飞行了一半旅程。1发展背景"深空气候观测台"原名"特里亚纳"(Triana),于1 9 9 8年由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  相似文献   

14.
<正>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这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团队匠心独运,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直接将卫星送入了工作轨道,比以往节省了好几天的时间。这种发射中高轨航天器的新模式,实现了和美俄航天强国同步。从1970年第一次发射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有13种型号投入使  相似文献   

15.
松堂 《太空探索》2022,(3):20-22
星链与反卫星带来的太空险情 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期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1095卫星因为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从原本运行的555千米轨道上持续降轨.到了7月1日,该星链卫星向中国空间站靠近.为了保持安全,中国空间站及时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避免了与该卫星的碰撞.10月21日,星链2305号卫星在上升进入预...  相似文献   

16.
空间扫描     
我国成功回收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1996年10月20日发射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按预定计划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探测和试验任务,于1996年11月4日上午10时59分顺利返回四川省中部预定地区。这是我国第16次取得卫星回收成功。美建加州地震监测网据法新社华盛顿1996年10月29日消息,为预测地震,美航宇局正在设立有250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组成的网络,以记录加利福尼亚州地震断层经常发生的难于觉察的运动。这些接收器将同美国防部和运输部联合管理的20颗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联系起来。美航宇局称,这些卫星和接收…  相似文献   

17.
天兵 《太空探索》2011,(6):28-31
据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网站2011年3月14日报道,经过5个多月的在轨试验与评估,美国空军最近已把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卫星的控制权移交给了位于施里弗空军基地的第50作战大队第1太空作战中队。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美国为提高空间目标和活动监视能力,完全掌握空间战场态势研制的天军武器系统。该卫星投入正式运行后,能按照  相似文献   

18.
<正>3月31日23时5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呼啸着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刻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正式开启征程。中继卫星主要是服务于航天器的卫星。通俗地讲,中继卫星就是一个位于36000公里上空的数据中转站,可以"居高临下"观测在中低轨道运行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 1 1月 3日 1 5时 2 0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十八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卫星将在轨运行 1 8天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等试验。卫星获取的信息和试验结果 ,对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报告 ,卫星准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运行情况良好 ,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在轨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6月29日23:09,美国空军利用人牛怪-1(Minotaur-1)火箭在沃勒普斯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作战快速响应太空-1(ORS-1)卫星,9月15日开始业务运行。ORS-1卫星是一颗战术侦察卫星,质量约430kg,从研制到发射历时30个月,是ORS办公室的第一颗业务卫星。该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美军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