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也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局起步的重要五年,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与旅客吞吐量将出现不匹配。为缓解空中交通拥堵,提高整个民航系统的运行效率,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跑道容量优化开展研究,通过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分析跑道运行现状,提出存在的运行问题,建立跑道容量模型,将跑道实际流量与实际容量进行分析比较,利用蚁群算法对跑道仿真容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能够缓解空中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跑道容量,从而减少整个机场延误率。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影响跑道容量的主要因素,在各种不同运行环境下飞机间最小的安全间隔决定了跑道的容量.在对跑道容量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onte-Carlo[1]方法,按实际统计的机型比例数据,随机大量抽样,根据不同类型飞机间隔和跑道占用时间,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得到单位时间内的跑道容量.同时给出模拟主要过程,大量次数的模拟计算说明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跑道容量是限制终端区容量的重要因素,终端区的航班流量分布直接影响区域饱和程度。为确保终端管制区平稳、高效运行,建立基于跑道容量的终端区流量控制模型,并考虑了非持续繁忙跑道对容量的影响。以武汉终端区为背景,计算跑道与相应终端区的容量,然后计算出非持续繁忙时段下20 min和1 h的流量控制间隔,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流量控制措施,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流量管理的观点出发,研究了预期交通需求超过机场跑道系统容量情况下,跑道容量的运行优化问题。在满足跑道容量曲线限制下,建立了恒定容量和变化容量下的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并以数值例子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跑道理论容量计算是机场容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方法是针对跑道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粗略计算,本研究则采用随机Petri网(stochastic Petri net,SPN)建立通用的近距平行跑道运行模型,通过同构马尔科夫链,建立系统稳态概率表达式,进而建立跑道容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将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映射成相应变迁的激发率,通过对激发率的调整,实现了不同条件下交替起降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计算与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所建模型可复用性强,参数调整更为灵活,为跑道理论容量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8.
9.
结合FAA和LMI模型的优点,建立了新的跑道容量计算模型。用此模型分别计算了单跑道混合起降(到达百分率为50%)的使用构型,在无平滑道和设有一条和两条平滑道时VFR飞行规则下的跑道小时容量。定量地分析了增设平行滑行道对提高跑道容量的作用,并试图为机场控制区的规划决策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跑道容量评估是科学评价跑道规划方案、合理安排航班时刻、精准实施流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针对平行双跑道容量评估问题,分析了跑道容量影响因素,考虑到跑道分配、机型分配、起降类型分配、进离港点分配、航班流队列顺序等随机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变量随机性,按照离散事件系统原理,递归计算每个航班的起降时刻,通过统计1h内的航班数量获得容量值.以西安机场双跑道为例,针对现行的相关进近、独立进近、隔离运行3种模式,分别计算了跑道容量值.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相关进近模式容量60架次/h,独立进近模式跑道容量为78架次/h,隔离运行模式跑道容量为52架次/h,平均每次仿真时间仅为1 min,说明方法效率较高.与2015年高峰61架次/h相比仅相差1个架次,计算结果说明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跑道容量的大小是机场能否进行高效率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准确评估出跑道的理论容量对机场的实际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单跑道的理论容量进行建模,在单跑道的基础上研究了近距跑道与远距跑道的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跑道容量数学模型,根据相关机场具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用SIMMOD PLUS仿真软件对机场的场面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仿真,通过计算出的跑道理论容量与仿真出的空侧容量对比,结果表明机场跑道理论容量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机场跑道利用率低一直是制约机场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找出机场跑道利用率低的机场,首先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找到一套适合机场跑道利用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下机场跑道聚类结果;其次对聚类分析得到的相关图表加以说明,并揭示各大机场跑道利用状况的发展趋势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PCA聚类分析优于聚类分析,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空域容量是空域管制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预测和评估对安排航班时刻、实施管制服务具有参考价值。根据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自相关增长规律,首次提出了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以国内西部某机场为例进行空域容量评估研究,通过仿真验证,ARMA模型很好地评估了空域容量,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规则的产品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对象的访问权限管理是PDM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从建立PDM中的权限模型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基于规则的产品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方法 ,从而对权限的分配更加简洁清晰 ,并大大提高了PDM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Petri网(SPN)建立了跑道系统运行约束方程;通过构造同构马尔科夫链建立了系统处于各种状态时的稳态概率表达式;改变变迁的触发速率,分析跑道利用率的变化情况。证明了模型的可达性、有界性,且不存在死点。  相似文献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