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3年,世界航天不断前进,硕果累累,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灾难。全球共进行了63次航天发射,与2002年相当。载人航天喜忧参半,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世界航天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多次安全发射与返回,尤其是中国“神舟”5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国际空间站和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均受到一定影响。深空探测又掀热潮,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卫星应用也有所进展,研制和发射了一些新的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世界民用卫星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遥感卫星领域收获最大,美国和欧洲发射了多颗先进的对地观测卫星,欧洲和印度分别发射了各自的新一代气象卫星;通信卫星领域遭受了严重损失,欧洲2颗重要的通信卫星发射失败;导航卫星领域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和欧洲大力发展各自的导航卫星系统,GPS系统与伽利略系统都有较大进展;微小卫星技术稳步发展,美国轨道快车计划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各国又有多个小卫星计划面世。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空间活动已有十九年的历史。从1975年4月到1981年底,印度共发射了以下七颗卫星:一颗科学卫星、一颗实验通信卫星、两颗地球观测卫星和三颗技术实验卫星(其中的第一颗失败)。印度今后空间活动的重点就是发射应用卫星,如多用途印度卫星-1、地球资源卫星和遥感卫星。附表列出了印度已经发射和将要发射的卫星。本文将按不同类型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8,(2):22-23,28
1997年世界航天活动大事记庞之浩1月德尔它运载火箭1月17日在发射美空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2R卫星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是卡纳维拉尔角1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不载人航天发射事故。阿根廷首颗通信卫星1月30日用欧空局阿里安4火箭发射。卫星载有1...  相似文献   

5.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2):47-47
国际发射暇务公司的宇宙神5/521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洛马商业航天公司为SES美洲通信公司制造的AMC-16(GE-16)通信卫星。该卫星重4.2吨,采用A2100AX公用舱。△欧洲阿里安5G 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法国的太阳神2A军事侦察卫星及6颗小卫星。这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为法国武器装备总署研制的重125公斤的高层大气物理卫星“结合激光雷达观测的大气科学反射率极化与各向异性”(PARASOL),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空间法与中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政策法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威 《中国航天》2004,(6):10-14,17
1958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开创了通信卫星发射服务的先河。而商业卫星发射服务起始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国际通信卫星”1F1卫星项目,又称晨鸟1。晨鸟1卫星使用美国德尔它D运载火箭于1965年4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  相似文献   

7.
士元 《中国航天》2004,(2):14-16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发射,并将成为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  相似文献   

8.
石卫平 《中国航天》2006,(2):10-13,20
2005年,世界军用卫星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侦察卫星继续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特别是天基雷达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美国稳步推进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的升级换代,法国发射了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以欧洲伽利略系统为代表,美俄欧三大导航定位卫星系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30多年来的航天活动,介绍了中国的国际空间年活动计划。到1990年底,中国的运载火箭已经把32颗各类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送入各自的运行轨道,并在空间开发和空间探索方面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正在研制风云二号气卫星和更大容量的通信卫星,与巴西联合进行的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也正在顺利进行。此外,中国还在积极进行卫星减灾系统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5):16-18
探测双星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1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以下简称“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星.运行在赤道轨道。2004年7月25日.“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进入极地轨道。这两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分别运行于当时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