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空天瞭望     
<正>NASA为木卫二任务选定仪器5月26日NASA宣布为拟开展的一项木卫二探测任务选定了9台仪器。这些仪器方案是从科学家们去年提交的33项方案中选出的,将装到一个探测器上,旨在确定木卫二是否能支持生命存在,但未必能确定那里目前是否存在生命。NASA总部木卫二计划科学家尼布尔称,这些仪器将增加人类对木卫二尚十分有限的知识,有助于研究其宜居性。9台仪器中包括用于拍摄木卫二表面高分辨率图像的相机、  相似文献   

2.
NASA发言人表示,在木卫二(Europa)上存在着两个孕育有机生命的要素:水和能量。木卫二又一次成为探索地外生命的焦点,目前,NASA正着手制定多项针对木卫二的探测计划,科学家希望在这颗布满冰层的星体上找到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2月2日新公布的预算案,白宫2016财年为NASA申请的预算为185.29亿美元,包括迅速启动"陆地卫星"系列一颗新卫星的研制和正式启动一项木卫二探测任务,但两项已持续很长时间的行星科学任务可能将会划上句号。这一申请额比国会批准的NASA 2015财年180.1亿美元的最终预算高出5.19亿美元。除航空技术和教育预算同比减少外,该局大多数计  相似文献   

4.
<正>7月美国政府问责局一篇报告警告说,NASA的"航天发射系统"(SLS)计划存在成本和进度风险。美国空军向14家航天公司签发合同,以为在商业卫星上搭载军事有效载荷提供便利。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首批6颗第二代"轨道通信"机器间信息传送卫星。美国空军发射两颗GSSAP卫星,使其现有的地基和在轨空间物体跟踪传感器网络得到加强。美国空军正式就国家侦察办公室的一项发射任务进行招标。这是其"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2006年以来首次进行竞标。NASA就拟议中的一项木卫二探测任务的仪  相似文献   

5.
空天瞭望     
<正>NASA决定SLS火箭首飞不上人NASA 5月12日宣布了"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首飞时将不载人的决定,称虽然让代号为"探测任务"(EM)1的这次飞行上人在技术上可行,但由于存在费用、进度和风险问题,NASA和白宫还是决定维持此飞不载人的现有安排。将携带"猎户座"飞船的这次首飞现已被推到2019年进行。NASA代局长莱特富特说,研究论证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NASA4月13日公布了涉及外太阳系两颗"海洋世界"卫星的新发现,而这很可能为今后的相关探测任务带来更充足的理由。该局称,其"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在此前发现的从土卫二表面上喷出的羽流中探测到了氢气。科学家怀疑被冰壳包裹的土卫二表面下有液态水海洋为羽状喷流提供物质来源。科学家称,这些氢很可能由热液活动产生,有可能成为那里存在的任何生命形式的能量来源。一同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国外3项典型的木星系环绕任务(伽利略号、朱诺号和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归纳总结了行星借力飞行、利用天体摄动演化轨道、高精度导航、限制近木点高度以及利用飞越实现任务拓展等任务规划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木星系环绕探测任务规划的初步设想,即以木星和木卫二为主要探测目标,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的地木转移借力序列,以及基于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借力方式开展木星系探测任务规划,实现飞掠、环绕和穿透多种方式的木星系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6,(5):98-104
介绍了美国以《战略规划》和《科学计划》为主线的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管理体制,并综合NASA 2011—2017财年的预算申请文件,分析了NASA 2011—2021财年的预算发展情况和未来走向。介绍了NASA的各类深空探测活动和研究计划,包括"发现计划"、"新疆域计划"、"月球探索计划"、"火星探测计划"、"外行星计划"和"行星科学研究"等。研究了NASA深空探测活动的投资重点和投资策略,指出在深空探测领域,美国不仅制定了长期、连续且稳定的深空探测战略规划,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预算管理机制,保证了研制经费的持续投入,不断支持未来探测任务所需先进技术的概念研究和预研攻关,全面发展深空探测能力,确保了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文章提出启示和建议,可为我国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制定和预算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NASA官员5月9日在载人火星探测峰会上表示,作为30年代送人前往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局可能会在20年代末派宇航员在绕月轨道上飞行一年。NASA助理副局长威廉斯说,NASA最近宣布,其眼下的载人火星探测规划包括在月球周围建设一座"深空门廊",以充当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所需操作和技术的试验场。他说,这座月球前哨站最终还会作为载人火星探测飞船的发射点。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9年2月13日宣布,停止同"机遇"火星车联络的尝试,从而为这辆已超过8个月杳无音讯的漫游车任务正式划上了句号。NASA主管科学任务署的副局长泽布琛于当天在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一场活动上宣布,"机遇"任务连同整项"火星探测漫游车"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12):17-19
NASA 9月14日终于宣布了将用于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下一代重型火箭的设计方案.称为"航天发射系统" (SLS)的这种火箭将沿用航天飞机和已下马的"星座"计划的硬件和技术.将耗资100亿美元的该火箭将在芯级和上面级上采用液氢和液氧燃料,初期试飞时将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NASA局长、前航天飞机宇航员博尔登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空间探测史正在翻开新的篇章.他说: "结合在研的载人飞船、国际空间站上活动的拓展和对新技术的崭新重视,新的‘航天发射系统’对于落实总统和国会在两党《2010年NASA授权法案》中提出的计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选定由宇宙机器人公司在2023年底把其一辆月球车送到月面,用以勘探有望为未来载人探测任务提供支持的水冰资源。该局2020年6月11日宣布向位于匹兹堡的宇宙机器人公司下达价值1.995亿美元的一项任务订单,所要运送的是"挥发物调查极区探测漫游车"(VIPER),简称"毒蛇"。该任务订单属于"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NASA通过CLPS计划从各公司采购把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NASA 2017年12月20日宣布从12项方案中选出两项,以作为下一项"新边疆"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的决赛方案。这两项方案一项是要采集一颗彗星的样品并送回地球,另一项则是要对土卫六开展着陆探测。它们将在2018年前利用所获经费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NASA将在2019年春从中选出一项,以开展全面研制,并在2025年发射。此次入围的彗星取样回送方案称为"行生宇宙生物学探测取样回送"(CAESAR,简称"凯撒"),将造访67P/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2019年6月27日宣布,选定"蜻蜓"无人机探测器作为其"新边疆"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系列的下一项任务。"蜻蜓"是入围决赛阶段竞争的两项方案之一。最终落选的另一方案称为"彗星宇宙生物学探测取样回送"(CAESAR,简称"凯撒")。NASA在2017年12月挑选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16.
当地时间2015年1月31日,"土壤湿度主被动探测"(SMAP)卫星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由德尔塔II运载火箭发射升空。SMAP任务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专用于全球土壤湿度和冻融监测的项目,属于NASA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计划(ESSP)中的一项任务,也是NASA"十年调查"任务之一。SMAP卫星的科学目标是对全球表面土壤湿度与表面冰冻/解冻状态进行频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深空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深空探测计划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包括:欧空局的Exo Mars火星车、美国"2020火星车"以及中国的2020火星探测计划;金星着陆探测进展情况;欧空局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木星冰月亮探索者(JUICE)"和美国的"木卫二飞越任务(Europa Clipper)";"蜻蜓号(Dragonfly)"土卫六探测项目;美国的"彗星天体生物学探索取样返回(CAESAR)"项目;月球探测计划等。还分析了未来深空探测对空间环境模拟的具体要求,空间环境模拟对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子力 《中国航天》2007,(12):38-4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小行星/矮行星探测器9月2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德尔它2火箭发射成功,将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探测任务,对小行星带中最大的两个天体灶神星小行星和谷神星矮行星进行探测。除因一艘船意外闯入大西洋上的火箭落区而使发射推迟了14分钟外,当天的发射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1,(5):45-46
据NASA官网10月3日发布的消息称,将在11月初开启新一轮航天员招募工作,这批新招募的航天员将会参与到未来的国际空间站任务和深空探测任务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4,(2):51-51
NASA和白宫官员1月8日宣布,耗资1000亿美元建造的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时间将至少再延长4年,即延寿至2024年。NASA主管载人探测与运行任务署的副局长格斯顿梅尔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