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目前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存在不足,影响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对子母弹靶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相邻子弹间距、不同环带中子弹数量的规律,建立了子弹落点散布模型;结合母弹散布,建立了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给定子母弹散布参数后,可以快速生成群射子母弹子弹群的地面散布,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使用蒙特卡洛法计算降落伞落点散布慢的问题,提出了组合使用降落伞运动模型和神经网络产生落点散布,并利用硬件加速神经网络推理过程的方法。降落伞运动模型用于产生散布中心,神经网络用于产生相对于散布中心的落点。验证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和转置卷积神经网络。发现降落伞运动模型结合多层感知器计算得到的降落伞落点散布和使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得到的落点散布最为接近。同时,降落伞运动模型和多层感知器或者转置卷积神经网络组合使用都可以达到实时计算降落伞落点散布的效果。因此,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高时效性场景下的降落伞落点散布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搜索CZ-2F火箭整流罩残骸,研究了残骸坠落飞行规律和落点散布规律,建立了高空风修正的整流罩残骸落点预报模型,反推计算了以往任务整流罩残骸的特征面积,并按其分布规律分组计算了残骸坠落过程中出现的5类平均特征面积,依据出现概率将搜索范围缩小为5个32 km2的小区域,搜索面积减少了约90%。神舟十号任务中,整流罩残骸坠落于预报落区内,实际落点与预报落点间的距离小于2 km,增强了搜索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导弹在靶试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3种故障模式的机理与特点,分析、建立了各种模式下相应的故障弹落点散布模型,给出了据此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故障弹落入给定区域的概率值的计算方法,可为导弹靶试安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从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获得的数千个飞船返回过程预报落点中优选出"最可能"落点这一问题,在充分考虑以往返回落点计算的先验知识和最新落点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飞船返回的自适应聚类模糊系统,采用含有时间因子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研究了返回舱落点优选方法。最后,利用"神舟八号"返回落点实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落点预报精度较传统选优算法的预报精度高50%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为飞船返回搜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试验鉴定的散布检验问题。给出了序贯验后加权检验统计量的确切分布,讨论了序贯方法的封闭性。对于落点随机变量纵向和横向相关时的检验法提出了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7.
侵彻子母弹的子弹散布特性直接影响侵彻子弹对目标的毁伤效果,是侵彻子母弹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弹道导弹侵彻子弹的散布规律特点,提出一系列子弹散布特性参数。在考虑干扰的情况下,通过弹道仿真计算,研究各干扰因素对子弹散布特性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找出影响子弹各散布特性参数的主要干扰因素,为子母弹的使用和改进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飞行器落点预报主要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处理,而不同人员计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龙格库塔计算方法的落点预报分布式计算统计分析模型.该模型根据飞行器的运行轨迹特性和在无动力、无控制、常质量段的预报落点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采用零假设和备择假设统计方法对预报落点过滤选择,并对有效预报落点求其数学期望值.采用实际测量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实时性、稳定性,而且当飞行器运行距离在数千千米时,该方法计算出的平面位置误差仅为几十米.  相似文献   

9.
序贯验后加权检验在落点用布鉴定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试验鉴定的散布检验问题。给出了序贯验后加权检验统计量的确切分布,讨论了序贯方法的封闭性。对于落点随机变量纵向和横向相关时的检验法提出了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
落点散布的不同评定方法及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在小子样条件下,再入飞行器落点散布(σ或CEP)的不同评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如经典的x^2检验、画圆方法、自助方法、Bayes方法等。在应用中筘有特点,文中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子母弹弹道模型建立及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子母弹子弹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子弹为刚体时在三种不同坐标系下的弹道模型及子弹的初始参数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精确弹道值的比较,可以看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很好地解决了子母弹子弹的二次弹道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准确预估轴流压气机特性和激波损失,基于轴流压气机S2流面流线曲率法,分别采用正激波模型和改进的双激波模型,对某型2级跨声速风扇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100%设计转速近设计点与99.76%设计转速近堵塞点的总体性能和气动参数,以及95%、100%和110%设计转速的特性曲线。通过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各激波损失模型在激波损失预估和风扇/压气机特性计算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声速风扇/压气机近设计点激波损失和特性参数的计算中,正激波模型损失径向分布计算结果接近试验值,总压比和总效率计算值分别较试验值约低1.96%和2.54%,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需要。而在近堵塞点,改进的双激波模型总损失计算值更接近试验值,总压比计算值和试验值很吻合,总效率计算值比试验值约高7.28%。改进双激波模型的不同转速线效率特性曲线也明显更接近试验值,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远离设计点激波损失和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制导子弹药命中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制导子弹药命中概率模型方面研究的不足,详细分析了制导子弹药与无控子弹药在结构与作用原理方面的不同,以及制导子弹药的捕获概率、发现识别概率;结合无控子弹药落点散布规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制导子弹药命中概率计算模型,并对不同捕获概率下对给定目标的命中概率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制导子弹药对特定目标的命中概率远高于无控子弹药,命中概率模型的建立为制导子弹药效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纺织复合材料和陶瓷的低速冲击性能,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剖析陶瓷/复合材料装甲板受弹头冲击时的防弹机理,并建立此过程的动态分析模型,讨论和预测复合装甲的损伤和破坏,为复合材料在复合装甲上的应用和防弹能力预测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直升机被弹击后仍具备充足时间供直升机安全降落,亟需对弹击后传动轴进行损伤容限设计,确保其被击中后仍拥有足够的剩余疲劳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容限分析方法,可有效预测弹击损伤后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采用该方法对尾传动轴进行弹击动力学仿真分析;其次,发展一种非标准断裂韧度测试方法以获取尾传动轴的断裂...  相似文献   

16.
结合航空航天领域高可靠、长寿命产品试验小子样的特点,运用性能退化可靠性理论和Bayes方法,对系统可靠性的统计推断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基于Bayes方法幂律退化轨道参数的计算模型进行研究,然后结合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的计算,推导出系统可靠性后验估计和置信下限估计的计算公式.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形核和长大模型与宏观传热模型相耦合对双辊连续铸轧纯铝薄带凝固微观组织进行了模拟,模拟计算中采用连续性异质形核模型和修正的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模型(KGT)。另外,模拟研究了铸轧工艺参数和金属凝固参数对双辊连续铸轧纯铝薄带凝固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可很好地解释和预测啮合点前柱状晶和等轴晶之间的转化和晶粒尺寸大小,柱状晶主要分布在靠近铸轧辊面附近,等轴晶则是远离铸轧辊面而靠近薄带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8.
李志兵  陈志同  王爽  徐汝锋 《航空学报》2011,32(9):1722-1731
基于“最短距离线对”(SDCP)刀位误差分布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圆环面刀具来进行叶片过渡区域的宽行加工的刀位优化数学模型.以圆环面刀具的环心圆前沿上的各点到被加工曲面等距面的误差在控制范围内,后沿上的各点到被加工曲面等距面的误差大于零,以及环心圆上的各点到相邻曲面等距面的误差大于零作为刀位计算的约束条件,以行宽作为...  相似文献   

19.
可靠性增长幂律模型的Bayes推断及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作同步故障截尾与时间截尾的K个独立相同的幂律过程,即可靠性增长幂律模型,在无信息先验分布下给出了过程参数、当前的系统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与故障强度的Bayes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并将之与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可避免非随机化最优置信下限的保守性和随机化最优置信下限的随机性。最后用两台发动机的数值例说明了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民用飞机驾驶舱门系统安装在飞机舱内,用于阻隔驾驶舱和客舱,除供机组人员正常进出驾驶舱外,必须具备防弹及防侵入功能,防止非机组人员抢夺飞机控制权,为机组成员提供安全保护。从驾驶舱门系统抵御穿透适航条款解读入手,对适航审定要求进行研究解读,提出一种民用飞机驾驶舱门抵御穿透试验方法,给出子弹选择、危险弹道确认、枪击点筛选、试验件构型准备等试验实施细节和要求,并以某型民用飞机驾驶舱门系统研发以及抵御穿透适航审定为基础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驾驶舱门抵御穿透试验方法有效,满足条款符合性,能够为飞机驾驶舱门设计研发以及适航符合性分析验证和相关条款的适航审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