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指出了现行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428—86《平板仪》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根据实践经验,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数显双表类示值检定仪是一种新型智能化长度检定仪器,主要用于某些表类的示值检定工作。通过对其检定方法和误差的分析,人们可以对这种仪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已获欧空局资助的红外空间观测卫星(ISO)将使天文学家在2.5~200μm的波长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更详尽地探测从太阳系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的天体。卫星主要由一台大型液氦低温恒温器,一台主镜直径为60cm的望远镜和4台科学仪器构成。仪器部分包括:成像光偏振计(2.5~200μm)、相机(2.5~17μm)、短波光谱仪(2.5~45μm)及长波光谱仪(45~180μm)。这些仪器将由欧空局联合研究机构研制。然后交付欧空局使用。ISO定于1995年发射,工作寿命达18个月以上。作为天文观测卫星,其观测时间的三分之二将供天文研究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空间遥感不同应用的需求,完成了4种型式的长焦距同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同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理论,介绍了同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初始结构设计方法,以工作谱段0.45-0.9μm、F数10、焦距10m为例,对4种型式的长焦距同轴三反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设计视场内获得接近衍射极限的成像品质,并分析和比较了这几种光学系...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GJB2715—96《国防计量通用术语》制定的必要性和编制原则,通过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G1001-91《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中相应计量术语定义的对比分析,介绍了GJB2715中计量(学)、测量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等几个计量学基本术语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利用旋转多普勒的单站无源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腾  郭福成  姜文利 《宇航学报》2010,31(10):2388-2394
针对只测相位差变化率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旋转多普勒的单站无源定位体制。该体制利用两接收天线构成长基线干涉仪(LBI),不但利用干涉仪平动带来的相位差变化率信息,还利用干涉仪自身转动引入的相位差变化率信息。从定位线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该定位体制的原理,并推导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干涉仪转动,能够提高定位精度,且干涉仪转动越快、基线方向变化范围越大,定位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QJ2597-94《弹道式导弹与运载火箭杆系强度、刚度试验规程》的制定目的、制定原则及其特点,并对标准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使用符号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在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2.0795~14.011μm)内选择识别陨星和月球土壤光谱波段的问题,并对所选出的波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了5个多光谱遥感波段,它们是:2.23~2.66μm,3.52~3.74μm,6.97~7.12μm,8.63~9.09μm和12.84~13.64μm。该项研究对中国探月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种超声波传播方向平行于液体流动方向的流量管和以此为基础的超声流量仪。针对流量系统的新型流量管结构推导两种流量算法并进行误差分析,其中一种算法可以减小由声速变化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稳定性,也为流量管的改进方向提供了思路。使用测显比曲线修正管道中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影响以提升测量准确性,试验证明,在测量范围内,系统测量的平均示值误差不超过0.2%。  相似文献   

10.
丁逸夫  赵瑜  王平阳 《上海航天》2017,34(5):110-116
为研究稀薄状态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中颗粒的行为,在稀薄气相流场DSMC程序的基础上,添加了气固两相相互作用模型和颗粒相变模型。气固两相相互作用模型中,颗粒所受的作用由单个颗粒受到周围分子力和热作用公式求出,分子所受的作用由耦合求解气固相互作用方法求出,颗粒相变考虑固化、熔解,以及不发生相变的加热与冷却。用算例研究了流场的特性参数及不同粒径颗粒的温度分布,与文献数据符合良好,准确度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固发羽流算例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颗粒直径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越小颗粒扩散越开,X=0.4 m处粒径1μm颗粒的扩散较粒径100μm从0.03 m增大到0.2m;粒径越小颗粒温度降低越多,X=0.4 m处近轴线位置粒径1μm颗粒的温度较粒径100μm降低了44.4%;粒径越大,对气相流场阻碍作用越明显,X=0.02m处近轴线位置粒径100μm颗粒的速度较纯气相流场降低了54.5%。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泰勒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即将交付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仪器,该仪器将用于首颗昴宿星(Pleia-des)地球观测卫星。昴宿星是光学雷达联合地球观测(ORFEO)项目的组成部分,ORFEO是一个由法国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开展的先进光学地球观测系统,该系统能满足欧洲用户的军民两用需求,包括地图绘制、火山监视、地球物理学与水文学研究,以及城市规划等。昴宿星高分辨率成像仪的分辨率为0.7 m,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扫描宽度均可达20 km。高分辨率成像仪设计采用了创新技术,如:使用高度集成的探测部件(SEDHI),体积减小至以往的1/3;采用碳-碳结构与微晶玻璃反射镜(Zerodur mirror),因碳-碳结构材料对湿度变化不敏感,热膨胀系数极小,故增强了仪器的空间稳定性。为优化飞行性能,成像仪还使用了创新型热调焦系统,省却了复杂的机械装置。两颗昴宿星观测卫星的设计寿命为5年,具机动能力而有较高的在轨灵活性,预计分别将于2010年和2011年发射。每颗卫星发射时的质量将为1 000 kg,载有1台可识别地面上宽70 cm的物体的成像仪和1台可储存6千亿字节数据的记录仪,卫星图像数据可以速率450兆字节/秒传回地面...  相似文献   

12.
电子战作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辐射源测向技术是电子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战场主动权的归属决定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测向技术主要包括比幅、时差、干涉仪和多普勒等多种定位方式,其中干涉仪测向,因其工程实现简单、成熟且精度高的优势,在电子战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干涉仪利用多基线、多观察角解模糊的方式,提出一种频域解相位模糊方法,挖掘信号内部的相位连续特性,利用固定基线-变化信号波长比的原理进行解相位模糊,简化了传统干涉仪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测向能力,为解决传统干涉仪相位解模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太阳观测的物理需求,完成了角分辨率优于1″的太阳极紫外成像仪光学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经典卡塞格林光路结构。使用ZEMAX软件对所设计的光学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在视场角±17′内的光斑均位于1个像素(13.5μm×13.5μm)范围内。在光学系统研制完成后,采用一种间接方法来检测光学系统角分辨率:首先利用ZYGO干涉仪检测光学系统的波像差,再根据检测的出瞳面上的波像差结果,计算出光学系统在19.5 nm工作波段的点扩散函数;结果表明,光学系统在视场角±17′的范围内,像素环围能量比均优于80%,在19.5 nm波段的角分辨率优于1″。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该结构基模的双折射、色散、限制损耗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600μm 到900μm 波长内其双折射可达10-3.这些结果对设计高双折射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韦黔  陈迪  刘米丰  袁涛  崔大祥 《上海航天》2017,34(4):164-170
针对准光学馈电网络系统对高性能频率分离器件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工作于毫米波段的多层金属微结构介质型频率选择表面(FSS),可透射183GHz频段反射118GHz频段电磁波。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金属结构的介质型太赫兹FSS,由在多层Mylar膜(介电常数3.0,损耗正切值0.001)间镶嵌多层基本单元为方孔结构的金属铜,中心频率位于183GHz附近,对频率175~191GHz的电磁波表现为透射性,对112~124GHz的电磁波表现为反射性。用CST MWS软件仿真分析了介质层(Mylar胶)厚度和金属层数对频率选择表面传输性能的影响,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介质层厚度100μm,金属铜8层,周期306μm,线宽20μm,金属厚度20μm时,频率选择表面在相应频段内的插入损耗与反射损耗均小于0.3dB,同时118GHz处隔离度大于22dB,各项传输性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全景环带光学系统凭借周视范围实时成像的特点已在超大视场光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全景环带光学系统将折射、反射面集成在一片块状透镜中,光线在其内部进行多次折、反射导致头部单元体积较大,同时红外透镜材料密度大、折射率温度稳定性差等特点也与光学遥感器轻量化、可靠性高的应用需求相矛盾。文章基于像差理论,讨论了全景环带两反射镜红外光学系统头部单元初始结构设计方法,将Q型(Q-Type多项式)非球面引入全景头部单元增加优化变量,用偏离因子因子kRMS数值表征非球面加工难度,设计了以两反射镜为头部单元的全景环带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20线对/mm)处调制传递函数优于0.5;全视场像元(25μm×25μm区域内)能量集中度优于65%,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其成像品质良好。该设计在缩小系统体积、提高光学设计优化效率方面有很大的改进,满足超大视场实时成像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以材料科学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中心的综合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超精密加工的定义 什么是超精加工?究竟多大误差值才算超精密级?目前意见不一,且无明确的定义。国外有人将1~0.1μm定为精密加工;将0.1~0.01μm定为超精密加工(见日刊《精密机械》,1972,N02,津和秀夫的《超精密加工》一文)。日本在1975年提出“精密加工精度提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太阳观测的深空巡航段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晓华  崔平远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10,31(4):1017-1023
针对基于小行星观测的自主光学导航在深空巡航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 于太阳观测的自主导航方法。以太阳视线矢量为基本观测量,分别利用分光计和星载导航相 机测量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和导航天体相对于探测器的视线矢量,进而构建了基于 太阳信息和视线信息的两种观测方案。对两种观测方案的原理和观测方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 推导,并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估计探测器轨道。最后,以深度撞击任务的实际飞行 数据对本文提出的两种自主导航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两种自主导航方法的轨道估 计精度满足深空巡航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小卫星高分辨率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来兴 《上海航天》2011,28(6):54-57
对小卫星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系统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有极高分辨率(0.5~1.0m)、高分辨率(1.8~2.5m)和中高分辨率(4-10m)小卫星光学成像系统的性能,并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系统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小卫星光学成像系统、SAR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和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讨论了未来小卫星及其高分辨率成像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分辨率空间红外相机的光学系统具有大口径和大相对孔径的特点,针对某高分辨率红外相机的设计需求,根据三级像差理论计算了同轴三反系统初始结构,设计了传统的同轴三反和同轴偏视场三反系统。通过同轴两反主光学系统和离轴三反后光学系统合理的光焦度分配,设计了组合式五反系统共三种光学系统。设计的系统工作波长8~10μm,焦距7 000mm,相对孔径1…2.29,线视场角±0.58°×0.03°。在综合分析成像性能和光学加工、检测及系统装调等技术的基础上选定组合式五反光学系统为最终方案。五反光路结构尺寸为3 500mm×3 050mm×3 050mm,主镜达到3m级别,考虑到单镜整体加工检验难度,采用18块边长750 mm的正六边形子镜进行合成孔径拼接,子孔径拼接后系统全视场内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4,系统各项性能满足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