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是振动台最重要的精度指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电液振动台的波形失真度一般都此较大,按 ISO 标准规定的“失真度”定义衡量,采用模拟电路控制的电液台经过很大的努力,共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只能控制在小于30%以内。对于高频工作的电液台在一些频率点上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可能达到50%,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模拟角振动台的正弦振动精度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引起角振动台台面波形失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用反馈的办法对干扰进行补偿,以减小其失真度,从而提高惯性元件测试精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NI 的PXI-6281高速数据采集卡来完成角速度波动信号的采集,借鉴信号失真度的概念,分析角速度反馈信号的基波和高次谐波大小,求取高次谐波与基波幅值比,作为角速度波动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的实时性和高性能要求,需保证数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激励信号的高精度和低失真度,使传感器提供更准确地反馈信号以参与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控制。基于数字电子控制器的硬件实现,分析和总结了在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激励信号的发生方法,计算出了几种方法中对应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1种在硬件实现前的准确、可行的针对SPWM激励波形的仿真方法。详细描述了利用SPWM技术发生正弦信号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方法中正弦信号的实际输出值对于理想输出值的逼近方法,并着重阐述了利用Matlab数学工具仿真生成SPWM信号及计算其失真度的方法,最后得出各种方法的实际输出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弦信号失真度测量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失真度测量的基本概念;按照模拟化和数字化失真度测量两大类型,对各种测量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失真度测量中的若干关键问题,以及当前失真度测量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准同步窗方法及其在失真度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基于DFT失真度测量方法中非整周期采样引起的频谱泄漏对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失真度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某高频角振动转台在200Hz频率正弦激励下实现波形失真度小于2%的要求,对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高频角振动转台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基于PD控制/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测试波形的畸变程度可用波形的失真度来表示.目前常用的频域法求取和计算失真度的结果与波形的畸变有背离的地方.实际失真度很大,测出来的值却偏小.本文提出一种INV时频法,可以弥补频域法的缺陷,文内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
目前失真测试所采用的传统测试方法已不能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平台和PXI总线所研究的失真度数字化测试算法,给出了失真度数字化测试的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飞机AMU自动测试系统中对音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的要求,运用PC机和数据采集卡,采用加窗FFT、把整个主瓣的宽度作为基波值来计算基波分量有效值的算法实现了在计算机中对音频信号失真度的直接测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对组件维护手册(CMM)中所有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精确的失真度计算,具有频率范围广、精度高、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于建华  陈志同 《航空学报》2016,37(5):1657-1665
在叶片加工过程中,由于叶片的薄壁和曲率多变特点,易受装夹、切削力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而产生弯曲、扭转变形。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臂自适应夹具加工变形控制方法,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逐层消除。首先,对叶片的变形成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无应力装夹和加工应力释放原理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提供6个自由度的自适应装夹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工程设计和机构分析;最后,基于这种6自由度双臂自适应装夹机构,形成了本文提出的加工变形控制工艺,不需多次修复基准和更换机床,就可以逐层消除新产生的变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臂夹具自适应加工变形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叶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使叶片的轮廓误差降为原来的50%,提高了其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弹体表面吹气的埋入式进气道性能改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埋入式进气道进口处吸入了大量的弹身边界层低能流而导致的总压恢复系数较低,出口流场畸变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弹体表面吹气的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概念,并采用数值仿真先对不带进气道的纯弹身模型进行了边界层控制研究,而后进一步对完整的进气道/弹身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吹气控制措施对埋入式进气道流动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合适的吹气方案确实能够有效地吹除部分弹身边界层,改善埋入式进气道进口前的边界层状况及内通道流态,提高其总压恢复系数并降低出口流场畸变.设计状态下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1.5%,畸变指数降低了6.6%.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复控制技术的单相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穆新华  葛红娟 《航空学报》2005,26(4):482-485
针对航空静止变流器带非线性负载造成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问题,分析了采用重复控制技术的单相静止变流器控制模型和补偿器的数学表达形式。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频域设计方法。通过单相500VA/400Hz静止变流器的原理样机实验,其结果表明此分析设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采用重复控制技术解决航空静止变流器带非线性负载时的输出波形畸变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从而为三相大功率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187-201
The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of stability with circumferential inlet distortion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a low-speed, axial compressor. The flat-baffles with different span heights are us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distorted inflow cases. Compared with auto-correlation and root-mean-square analysis,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used to predict early stall warning does not depend on the distortion position. Hence,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stable status of the compressor and provide the feedback signal in the active control strategy when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distortions. Based on the stall margin improvement of tip air injection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distorted inflow cases an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o injected momentum ratios, tip air injection was adopted as the actuator for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achieve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in distorted inflow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of air injection nearly achieves the same stall margin improvement as steady air injection under different distortion intensities with a reduced injection mass flow. Thus, the proposed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is ideal for the engine operation with circumferential distorted inflow, which frequently occurs in flight.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发动机在大机动飞行时高品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进气门调节的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稳定性控制方法。基于进气道CFD模型,通过飞行条件和辅助进气门开度计算出口性能参数,考虑总压畸变对风扇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进气道实时模型和总压畸变模型,并将其与发动机部件级模型匹配,建立进/发一体化模型。为了直接控制发动机安全裕度,选取发动机部分可测参数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风扇喘振裕度实时估计模型,相比于直接压比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潜能。进/发一体化控制是通过调节辅助进气门开度,控制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以满足发动机进口截面需求,并基于H∞鲁棒控制实现对发动机的转速和安全裕度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发动机在大机动飞行过程中安全稳定工作,推力损失不超过2%。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攻角预测模型的航空发动机高稳定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发动机稳定性控制问题.作战飞机在超机动飞行时,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严重,采用常规控制并不能保证其稳定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攻角预测的发动机超机动飞行高稳定性控制器:首先建立了进气道攻角预测模型,以实时估计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并在此基础上用增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augment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简称ALQR)方法设计了高稳定性控制器,最后在发动机/三自由度飞机综合模型平台上模拟大攻角飞行任务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控制思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C型梁回弹变形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材料C型梁制造回弹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何结构、铺层间剪切效应和模具作用等。在复材固化过程中,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构件发生变形,对构件的几何精度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大飞机结构中常用的复合材料C型梁,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和试验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上述因素对回弹变形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的权重,为精确预测和控制C型梁的回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反映机身横截面外形特征的控制点概念,及在控制点间分配网格点数方式,给出了一种非常实用、交互式的表面网格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网格失真度小,物体保形好,生成适用于CFD计算需要的表面网络花费的时间少,适用性强。基于无限插值理论,引入本文提出的网格正交控制、物面法向量控制、加权平均光顺措施,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网格生成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无限插值网格生成方法在复杂外形网格生成方面的缺陷,有效改善了网格的法向疏密性、贴体性及周向网格的均匀性,对真实飞行器部件网格生成非常迅速。以某飞行器复杂机身表面与空间网格生成,及无人机翼身组合体空间网格生成为例,检验了本文网格生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用于交直交VSCF飞机电源系统的SPWM逆变器,提出了包含交流电流内环和交流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方案,利用交流瞬时值反馈的波形校正作用使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得以改善。通过对单相1 kVA SPWM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流瞬时值反馈控制的SPWM逆变器具有较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调压精度,对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的变化影响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适合任由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供电的VSCF电源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常,风扇/压气机可用稳定裕度明显高于具体使用条件下的最大值,理论上为发动机性能提高提供了可能。基于上述思想,本文开展了主动稳定性控制(ASC)方法研究,在小畸变下,通过降低稳定裕度要求来提高性能;在超出畸变容限时,必须无条件保证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建立了进气畸变气动稳定性模型,并嵌入常规控制规律,推导出主动稳定性控制规律,给出相应控制策略。以某涡扇发动机为对象,开展了主动稳定性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畸变强度以下,主动稳定性控制能有效满足降低稳定裕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