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  相似文献   

2.
王石麟 《中国航天》1991,(12):39-42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它已成功地完成了11次重大任务。它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运载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员等。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远望号的船体特征及主要建造诸元,船舶的续航力、适航性、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测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性能,以及为保证测控设备正常工作而采取的必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航天网由运载火箭测控系统和卫星测控网两大系统组成。中国的三个发射场座落于酒泉、西昌、和太原,它们分别执行不同的发射任务。对卫星的跟踪、遥测、控制和回收工作则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XSCC)和五个固定测控站、两个机动站、回收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由远望号测量船仿真测试软件和先进的测试工具组成的海上测控软件测试系统。 完成远望号测量船中心机系统实时应用软件研制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部件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及确认测试,还对 其它海上试验任务的应用软件进行全面和全过程测试,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全面。  相似文献   

5.
简讯     
我航天测量船返航 圆满完成神舟号试验飞船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日前顺利抵达江南码头。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首次远征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成功,标志着我低轨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实现了新突破。此前,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四号测量船已先后返航。在这次海上...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志坚 《宇航学报》2004,25(3):247-250
在原有卫星测控网的基础上规划设计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国内外的地面测控站和遍布三大洋的四艘远洋测量船保证了地面与飞船的测量控制和通信,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它不仅能满足载人航天任务的高可靠、高精度、高覆盖、高速率的需要,还能同时为30颗以上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发展的航天测控通信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后续航天测控任务的需要,紧跟未来航天测控技术发展步伐,实现航天器海上测控的可持续发展和航天测量船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简要回顾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海上航天测控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指出海上航天测控技术需要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陆、海基统一S频段测控网是我国为适应载人航天任务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航天测控骨干网,基于遍布三大洋的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实现的海基测控大大提高了对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本文仿真系统是根据海基航天测控演练、联调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了仿真系统的构建原则、组成和功能.给出了海基测控目标轨迹仿真的方法和模型,对目标动态模拟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仿真系统已应用于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雨水 《航天》2012,(1):62-6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海上测控纪念封在此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中,中国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赴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人轨段及运行段海上测控通信任务,期间,远望3号停靠菲律宾达沃港。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12月8日8时5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和在轨运行的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可根据需要,实现双星对地同步立体观测。星箭发射升空2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