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论虚功原理     
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一个形式。本文指出质点动能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等效关系,以及质点系动能定理与虚功原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雍巧玲同志对樊蔚勋同志的“论虚功原理”一文(载本刊总第42期)提出了一个逻辑推论上很重要的问题,这是牛顿力学中固有的问题。很多力学工作者或者不深入追究这个问题,或者也在设法解决但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发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推动人们对牛顿力学的理解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可以促使人们重视逻辑推论问题。现在发表本文的同时,发表了樊蔚勋同志的答复,以便读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应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研究机械多体系统广义质量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广义质量可初步表示为:M=HφMφ*H*,并进一步表示为:M=[I+HφK]D[I HφK]^*,其逆矩阵可表示为:M^-1=[I-HψK]^*D^-1[I-HψK]。这种表示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欧拉定律相互对应,具有简洁的数学表达和明确的物理意义,广义质量是正,反向动力学的重要参量,是联系旋量力和旋量加速度的桥梁,其理论依根源自通过旋量整合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欧拉定律,即d^2β/dt^2=M^tT′,旋量加速度等广义质量的逆左乘旋量力,据此可形成对旋量加速度的高效递推算法,并为下一时刻的φ,H,P,D,G,K等参数的正向动力学计算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基本概念,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从地球封闭体系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上生物、主要是人类这个开放体系这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类的任意活动导致熵增加会带来地球这个体系的恶化,从而试图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以开尔文—普朗克说法和克劳修斯说法为基础加以阐述的,而长期以来只用文字描述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数学表达式加以表达。本文参阅并分析了大量国内外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方程的有关论述,通过对熵方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详细论述,提出熵方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最为完善的数学表达式这一看法,从而弥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数学表达上的不足。本文认为,从熵方程中不但可以方便地导出著名的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而且利用熵方程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任何热过程进行的方向、限度和条件,熵方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最为完善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最优箭线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已有许多种方法。然而,最优箭线图是否是唯一的,有关文献都没有讨论这个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反例,指出目前常用的最优箭线网络图的定义是不完整的,符合这一定义的最优图也不是唯一的,文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并证明有了这一新的定义,就可根据作业分析表唯一地确定最优箭线网络图。  相似文献   

7.
在对《红楼梦》主题的接受与阐释中,评点派代表人物陈其泰力主“写情说”。他在《桐花风阁评(红楼梦〉》中,从“知已”、“真情”的角度把握与阐释《红楼梦》写情的主题,对《红楼梦》淋漓尽致描写与表现的男女之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拔俗超群地提出了“泛爱”“爱博”的重要命题。陈氏认为抒写知己真情、至情是《红楼梦》的全部之意,而这种...  相似文献   

8.
液滴微流控是微流控领域重要分支,其所涉及的生物流体往往具有非牛顿性质。为深入理解非牛顿性质对液滴生成的影响,配置4种不同流变特性的流体,系统研究流动聚焦微通道中滴流模式下的非牛顿液滴生成。结果表明:与牛顿液滴相比,非牛顿液滴生成表现出更显著的“连珠现象”;不同非牛顿性质对液滴生成的影响截然不同,剪切稀化和弹性效应对液滴尺寸和生成频率的作用相反。液柱颈缩动力学结果显示:单一的剪切稀化效应使得非牛顿液滴液柱颈缩过程与牛顿液滴相似,均只有流动驱动阶段;单一的弹性效应则使得非牛顿液滴液柱颈缩后期出现不同于牛顿流体的毛细驱动阶段;而剪切稀化和弹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会导致液柱颈缩过程中更显著的毛细驱动阶段和液柱断裂后更显著的“连珠现象”。  相似文献   

9.
作者曾将最优矩阵型法和元素型法中的排列方程法的推导步骤相结合,对质量阵建立了一种新的元素型修正法(本文称之为“混合元素型法”),企图保持最优矩阵型法的特点(即在目标函数中可引入任意的正定加权阵),又能得到带状的修正质量阵。最终发现这种混合元素型法得到的修正质量阵在本质上是满阵。后来,作者在推导上进行了改进,并引入加权矩阵Ⅴ,使得带宽外的元素在Ⅴ加权的意义下近似为零,从而获得一个“带状”的修正质量阵。本文是将这种改进后的混合元素型法扩展到刚度阵的修正,如首先根据最优矩阵型法建立如下条件被值问题由它的驻值条件解得 K=K_a-Mαφ~TM-M(β-β~T)M随之利用“排列方程法”将此式改写成如下元素型方程最后将K的元素向量{k_(ij)分割为带宽元素和非带宽元素子向量,并根据约束条件求取乘子α和β。由于这样定出的α和β总是无法保证非带宽元素子向量为零,所以本文选择某种加权矩阵,使得非带宽元素子向量在此矩阵加权的意义下近似为零,从而获得一个“带状”的修正刚度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系统论提出了开放对象的概念,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开放对象构成的。它本身是一个递归定义的层次结构,同时具有目的性和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即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每个开放对象与其外界的通讯只能通过信息来完成,而且允许它们对同一个消息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开放对象实质是面向对象+人工智能+数据库的一个模型。同时本文还给出它的形式定义。  相似文献   

11.
贾雨村新解     
元波 《西南航空》2013,(2):116-117
贾雨村者,《红楼梦》中一个着墨不算太多,但却极其重要的人物形象也。首先是他对于全书主旨的揭示有重要作用,其次是他对全书结构起着“架桥牵线”的作用。不谈这些,要谈的是我们今天怎么来认识这个人物,才更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火箭主动段主要的噪声环境有两个,一是起飞时的发动机喷流噪声;一是跨音速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噪声。由大数定律推断并经实际统计证明,这些噪声是高斯过程,而且是各态历经的。由于我们关心的是典型情况下的噪声,而这时的噪声有足够长的平稳时间,因此尽管在全程飞行中噪声变化较大,我们仍然可以认为火箭遇到的噪声环境是平稳的各态历经的高斯过程。这样的过程只需要二阶中心矩(一阶矩等于零)就可以完全描述。用这一个统计量作为载荷,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系统论提出了开放对象的概念,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于放对象构成的。它本身是一个递归定义的层次结构,同时具有目的性和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即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每个开放对象与其外界的通讯只能通过信息来完成。而且允许它们对同一个消息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开放对象实质是面向对象+人工智能+数据库的一个模型。同时本文还给出它的形式定义。  相似文献   

14.
按照相对地球的惯性坐标系,根据动能定理,首先推导得出了回收物为“有限质量”情况下的拉直力计算公式,而后又根据回收物为“无限质量”的假设,得出了与文(1),(2)相同的拉直力计算公式。在推导中,文(3)方程中一项∫^LmaxLsPdL修正为∫^xmaxⅡ0Pdx。  相似文献   

15.
证明:在研究多项式系统的几何性质时,多项式系统应当定义成射影空间中奇点集之余维数至少为2的线场。在这个定义中,多项式系统的次数与通常的次数,在概念上不同相同,通常的n 1次退化系统属于这里的n次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本给出的定义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在这种定义下,多项式系统的某些几何性质变得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抽烟、喝酒、跳霹雳.这是小的时候老师给“坏孩子”下的最被广泛普及的定义。所以后来同学们追捧“四大天王”时,小哥儿几个跟着崔哥“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吼着“沿着掌纹烙着宿命”……就被广泛定义为下九流了。确实有好长时间不明白,这世界怎么变化的这么快。才在“子宫内”跟着柯本游了一小段儿,就发现“好孩子”们都开始哼哼“放学了”,那几个小破孩儿公然还叫“花儿”……  相似文献   

17.
“成都”——“娱乐第一城”不是成都人自封的,而是来成都体验过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和消费价值观后,感触至深之余对这个城市下的定义。“娱乐”一词,词典的解释为:使人快乐、快乐有趣的活动。“娱乐第一城”,按“娱乐”的解释推理“娱乐第一城”应为:快乐、愉悦第一城。  相似文献   

18.
刘采薇  吕玲珑 《西南航空》2012,(12):74-78,80
不知道为什么,一走进雪乡,首先冒出脑海的就是“童话世界”这个词,再也没法用第二个词代替了。皑皑的积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致在冬季的北方大地一定很常见吧?可是,似乎唯有这藏身林海深处的雪乡,特别让人在看到它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走进了一个洁白无瑕、只有在《白雪公主》那样的童话里才有的白雪世界、雪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为精确评估机场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程度,提出“机场噪声影响的居民户数”这一指标,并对该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指标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噪声评价标准,基于Arc GIS仿真平台对受机场噪声影响的居民户数进行了统计,最后以某机场为试点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大美,川菜     
才波 《西南航空》2011,(4):112-113
2010年2月,成都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全球第二个、亚洲唯一的“国际美食之都”。而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伊曾这样表示说:成都的美食虽然只是中国博大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却很能代表中国。他说的成都美食,显然指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川菜。那么川菜‘美’的源头在哪里?且让我们追溯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