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梁板复合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卫星主结构中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形式——梁板复合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与试验。首先通过整星分析,设计了梁板复合结构,并为其设计了试验件进行研制试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PATRAN和NASTRAN建立了三种模型:二维板壳模型、三维板壳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修正了分析模型,并找出了合理的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梁板复合结构满足了既定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任务需要,对碳/环氧网格面板-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进行弯曲刚度性能试验,因目前尚无该产品试验标准,文章通过对试验方法的研究后,参考相应试验标准,测试了有关性能数据,为材料研究及产品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65m~3一水糖结晶器的φ3170mm冷却盘是白δ=3mm不锈钢上、下板盘和夹在板盘中间的57根挡水隔板组成的具有长达88m水冷循环系统的夹芯转盘,其平面度<3mm,径向偏差<3mm,表面粗糙度8~10μm,最后作0.25MPa水密试验.原设计的T形挡水板应用电弧焊焊接组合,再用电弧焊焊于上下板盘上,然后用电弧塞焊组合两板盘。此种设计为加工制作造成巨大困难。经研究,将T型焊接件改为匚型冲压件;将板盘折边玫为拼焊包边;将匚形件与板盘的电弧焊组装改为点焊。此举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超薄铝蜂窝夹层结构板的弯曲刚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stron6025智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超薄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进行弯曲刚度试验、取得了抗弯刚度性能值。在国内尚无试验程序,又无性能标准的条件下,其试验方法与性能数据,为型号设计和材料研究及产品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适用在实验室范围研究蜂窝夹层结构加工过程中芯子倒塌问题的模拟试验板。所得结果与大型试验板相比,有较高的可靠性。其结果可按照芯子倒塌机理以及从其他分析方法所得的数据来说明,这些分析方法包括:渗透测试,芯子内部压力测试,以及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这种模拟试验板可有效地用于研究热压罐压力,芯子高度,胶粘剂,铺层方式对芯子倒塌的影响。因此,可把它作为研究材料性能,工艺条件和蜂窝结构外观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工具。另外,文中述引入了一个无量纲参数,即蜂窝芯子倒塌数(HCCN),可用于定量评估芯子倒塌倾向。  相似文献   

6.
碳/环氧网格面板-铝蜂窝夹层结构板弯曲刚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任务需要 ,对碳 /环氧网格面板 -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进行弯曲刚度性能试验 ,因目前尚无该产品试验标准 ,文章通过对试验方法的研究后 ,参考相应试验标准 ,测试了有关性能数据 ,为材料研究及产品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空间实验室大面积太阳电池阵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空间实验室大面积太阳电池阵的方案构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热结构耦合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生产出了全尺寸的集成演示样机,进行了展开试验、主展开机构的模态试验,以及半刚性太阳电池板和二自由度驱动机构的振动试验。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放射加筋结构的特点,将其简化成当量正置加筋圆筒壳计算模型,应用正交异性壳体理论,推导出放射加筋圆筒壳或曲板轴压,以及轴侧压组合临界载荷计算方法。为了比较,给出三个试验件的计算值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境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小卫星由于体积小,没有更多空间来携带太阳能帆板,所以在小卫星蜂窝结构板铝面板外表面,先粘贴一层绝缘层,即聚酰亚胺薄膜,然后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组,提供充足的电能,以便保证小卫星在天空中正常工作。针对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方案进行详细论述,给出了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流程图,对胶粘剂进行选择及今后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在某些方面的改进建议。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模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小卫星蜂窝结构板粘贴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制过程、贴膜的思路、贴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卫星在经受各种地面环模试验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PMD通常包括导流板与出口附近的蓄液器,导流板是影响板式贮箱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地面没有失重环境无法直接进行导流板的工作原理地面验证。为了确认导流板的可用性,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导流板液体传输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中性浮力试验对导流板的液体收集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经过多次试验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一种可应用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编程形成了一套计算软件,可指导板式表面张力贮箱内导流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长期贮存对卫星典型结构件的形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型卫星经历了长期的地面贮存,从结构生产完成至卫星发射历时9年。文章提取此卫星承力筒、结构板的工程数据,与同类型其他卫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长期贮存后卫星承力筒和典型结构板——对地板的形变规律,并探讨影响结构变形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卫星的贮存设计、贮存试验以及贮存后影响分析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刚石模拟高脆性、高熔点微流星体材料,对航天器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高速撞击试验.试验表明,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效应导致金刚石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石墨,金刚石对防护结构的损伤主要体现在中低速阶段,当撞击速度大于4.3km/s时,对后板的灼烧损伤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ARMOR热防护蜂窝夹层板采用结构-隔热一体化设计。将蜂窝夹层板按隔热能力相同等效成匀质材料结构,建立了蜂窝夹层板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热阻,以及力学参数与夹层板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热防护蜂窝夹层板力学性能、稳定性和隔热性能等共同约束下质量最小的结构参数确定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具一定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SAST 5000平台的碳纤维内埋框架及相应结构板设计和试验进行了研究。对内埋框架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并采用碳纤维材料,分析了优化的结构板模态和静力状态,并对整板进行了静力试验及探伤。结果表明:在方案阶段金属材料内埋框架贮箱安装板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埋框架结构形式的拓扑优化及碳纤维材料的使用,大幅减轻了贮箱安装板重量,仿真分析及摸底试验说明碳纤维内埋框架贮箱安装板力学性能满足卫星承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太阳电池阵EM板热真空试验是考核太阳电池板适应热真空环境能力的关键试验。试验中需要对电池阵的电路进行多循环长期检测。文章中采用对EM板输出负载电压进行实时高频(≥10Hz)采集,同时对每个循环、每天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的测试方法检测电池电路的短路和开路故障。某航天器太阳电池阵EM板热真空试验采用此测试方法及时发现了电池电路异常,并在对问题工艺进行改进后重新投产;新产品通过了第二次热真空试验的考核,且在轨工作正常,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德国 IABG(工业设备管理公司)空间试验中心研制成功了新的红外模拟设备,用于航天器太阳电池板在热真空容器内的热循环试验。该设备由两个独立的红外辐射场组成,可以同时进行两块尺寸为3.2m×2.2m 的太阳电池板的试验。在高真空条件下,红外灯的辐照度分布、灯的放气性能和经济性都是初步设计阶段的研究内容。SAX 项目的六块太阳电池板在该设备中成功地进了试验。文章介绍了红外模拟设备的设计、研制和第一次试验。  相似文献   

19.
赵经文 《宇航学报》1994,15(4):31-34
文中计算了铝板受撞击杆未穿透撞击时弹塑性应变波沿板面的传播,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结果表明,板不太厚时,计入膜力和剪切的板弯曲理论和三维分析的结果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模拟杆的撞击计算时取其直接被撞部分的板具有击杆的速度和动量,其余部分为静止。板内剪切、弯曲和中面变形三者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以假定为不相耦合。实验中,用气炮射击铝杆,击中板后,用应变片,动态应变记录仪记录板面不同位置的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0.
带隔热层蜂窝夹层结构的超高速撞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隔热层的蜂窝夹层结构是航天器常用的结构材料。针对带隔热层蜂窝夹层结构开展了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获得了带隔热层蜂窝夹层结构的弹道极限方程,并利用该方程计算了带隔热层前板的等效厚度;同时采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和有限元(FE)耦合的方法,对蜂窝夹层结构的超高速撞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蜂窝芯限制了碎片云的径向膨胀,碎片云轴向流的导流和分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