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难切削材料的特性是解决难加上的首要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构成难加工的特性主要有高硬度、硬脆性、高温强度大、加工硬化、材料与刀具间的亲和力、材料强度大、磨蚀性大、延性大、热导率低等。建立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切削工具的发展,如整体磨削高速钢切削工具、整体硬质合金工具、可转位刀片、精密陶瓷切削工具、金属陶瓷工具、涂层切削工具、聚晶金刚石和聚晶CBN工具、金刚石膜涂层工具、天然金刚石微量切削工具、合成大颗粒单晶金刚石和CBN工具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CBN刀具与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进行精密切削对比试验。利用研磨抛光过的CBN刀具加工,可以满足加工精度的需要,可使寿命提高许多。对铜基粉末冶金等软金属材料,采用CBN刀具进行精密切削是必要的,是切实可行的,从而扩大CBN刀具的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特点,分别用不同刀具材料的刀具和不同加工参数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切削试验,得出了最佳刀具材料是立方氮化硼(CBN),并总结出了最佳的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某型号喷管,结构如图1所示.其表面有3mm厚之纯镍层,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据有关资料介绍,纯镍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时,,刀具磨损极为迅速,刀具寿命极短、生产率亦低,工件表面质量不好.因此,在加工上述零件时,选择了耐磨性能较好的细颗粒、超细颗粒硬质合金刀片YG6X和YH1.结果发现刀具磨损仍然十分严重.虽然在刀具几何为上作了若干改变和选择,但无明显效果.切削时,因刀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立方氮化硼(CBN)是一种有着和天然金刚石相似晶体结构的超硬材料。自问世以来,即以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而在金属切削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最初,作为磨料而大显身手;在经过聚晶后,则成为刀具材料的新秀,在铁族金属加工中异军突起;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复合立方氮化硼聚晶,不仅保持了聚晶立方氮化硼的一切优点,而且在抗弯强度上有大幅度提高,因而在硬材料及其它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中独树一帜,迅速发展,被称为八十年代的切削刀具材料。 复合立方氮化硼聚晶作为刀具材料,目前在世界上应用越来越广,但…  相似文献   

6.
对GH4133A材料高精球面加工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论述了该材料精车加工中刀具材料、刀具角度、冷却液及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的选择,介绍了所设计的球面加工装置,并介绍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所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材料因其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耐蚀性强、耐磨性好、适应温度范围宽等良好的综合性能以及其价格相对低廉而使在航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制造商的欢迎。但不锈钢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一直是人们需要突破的难点。本文以一种用于飞机中的油管连接件为例,分析了不锈钢材料的加工特性、刀具材料选择及讨论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玻璃钢是一种应用广泛而难加工的材料。其难,表现在刀具耐用度极低。对于表面积大的工件,尤其不易保证加工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含硼人造金刚石聚晶块作为刀具材料,通过切削试验,与硬质合金(YA6)对比,肯定了聚晶材料的切削效果,并确定了刀具的结构形式、几何参数。推荐了切削用量并初步探讨了刀具磨损机理。提出了合适的磨钝标准,并计算了使用聚晶刀切削高硅氧玻璃钢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数控加工中,应用钴钢棒手工磨制刀具来完成特殊要求的零件加工,以解决特定条件下难以使用硬质合金刀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时的刀具使用问题。总结出了钴钢棒在实际加工中的切削参数,给出了孔加工时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DLS—F刀具与JRS—F刀具组成超硬材料刀具体系,可以加工各种高硬度的、耐热的、耐蚀的黑色金属及各种非金属。本文阐述了这种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应用,提出了若干难加工材料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及刀具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高锰钢切削加工性能的优缺点,从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切削力、刀具耐用度等方面阐明了对高锰钢切削加工的影响,并给出高锰钢合理切削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高锰钢切削加工性能的优缺点,从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切削力、刀具耐用度等方面阐明了对高锰钢切削加工的影响,并给出高锰钢合理切削条件.  相似文献   

13.
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的难加工材料对加工工艺方法提出了挑战。本着"一代材料,一代工艺"的原则,先进加工工艺方法被广泛探索。超低温加工具有常规加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包括少/无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小、零件表面完整性好、加工效率高、刀具寿命长、综合加工成本低等,适于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本文简述了超低温冷却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实施方法,详细介绍了难加工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工程陶瓷等典型材料的超低温加工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的超低温装备研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超低温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超  徐锦泱  陈明  文亮  周金强  任斐 《上海航天》2021,38(5):114-119
针对某结构件加工中镗孔刀具性能提升问题,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切削刃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比了不同参数下切削刃的切削性能,实现了镗孔刀片的快速优化设计,缩短了开发周期。在镗孔刀片性能有限元仿真评估中模拟了两刀片同时参与切削的情况,同时结合切削温度的数据获取,实现了实际切削工况的有效还原。镗刀片设计采用了刃口倒棱加刃口钝圆的结构,并从刃口倒棱宽度与倒棱角度两方面进行了有限元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通过切削温度和切削应力的变化来分析倒棱宽度对切削状态的影响;当刀片倒棱角度过小时,会使得后刀面承受过大应力,加快刀片磨损。  相似文献   

15.
较详细地介绍了高温合金 GH416 9的加工特性及加工工艺 ,着重讨论了所选用的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角度的设计。通过实践 ,掌握了 GH416 9的一些性能 ,解决了如深孔、复杂槽面等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6.
八一二所和第六砂轮厂等单位于82年12月份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人造金刚石复合聚晶刀具技术鉴定会。会议认为该刀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推广使用价值。 为了让兄弟单位更好地了解并合理地使用它,现将该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对比数据摘录列表(见表一)。并根据切削试验及加工情况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纯镍,因其加工性能差而被看作难加工材料。切削镍时,最重要的特点是切削热集中于刀刃处,刀具磨损极为严重。在V=45米/分,f=0.25毫米/转时,用高速钢刀具加工镍,在刀刃附近,前刀面上温度达800°~850℃,后刀面上温度达900℃,大大超过了高速钢的相变温度,使刀具迅速失去切削能力。在V=8米/分,f=0.23毫米/转条件下,用YG6X硬质合金加工纯镍,后面磨损V_B=1.12毫米,切削路程仅17.6米。用超细颗粒硬质合金YH_1进行切削,情况亦相同。由此可知,纯镍加工不能采用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进行,而必须改用更新型的刀具材料。(参见《航天工艺》1983年第三期“纯镍的车削加工”一文)  相似文献   

18.
钛合金是一种比较准加工的材料,其弹性模数仅为钢的1/2。在切削加工TC_4钛合金时,刀具切削力增加将近一倍。钛合金的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对刀具不利。含钛的硬质合金刀头与钛合金工件材料还会起反应,只能采用不含钛的硬质合金刀具。钛合金导热系数小,传导慢,易产生粘附现象,而粘附现象随着切削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切削TC_4钛合金时,切削热主要集中在切屑与刀具间极窄小的接触面上,其中80%传给了刀具,切削温度高达  相似文献   

19.
凯夫拉纤维模量高、韧性好,七十年代以来已作为一种轻质高强材料广泛应用,然而亦给机械加工带来了新问题。经实验研究证明,在夫凯拉复合材料的最外层铺放比较脆的背衬材料可改善加工性能,可使用通用刀具进行切割、钻孔、扩孔;采用低的刀具转速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金刚石、CBN电镀刀具在实际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改进电镀制造工艺、提高刀具制造精度和制造效率仍然是电镀刀具制造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流动旋转植砂技术,它可以提高金刚石、CBN磨粒外包络面上的磨粒数,这样就可以保证内镀法刀具切刃的等高性、型面精度和有效磨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