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正>提出工业软件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国内外工业软件发展现状和航空工业的应用分析,论述了工业软件发展规律,认为工业软件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产物,强调工业知识在工业软件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工业软件起源于工业并依托于工业才能发展壮大。文章最后以国家级工业软件研发基地规划为指引,总结了国内工业软件重点发展方向,并对工业软件产业化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都市型工业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各种"城市病"的必然选择。国际诸多大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了比较成熟的都市型工业,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我国都市型工业起步较晚,对于如何发展都市型工业仍然在摸索之中。文章通过分析代表性城市都市型工业发展的经验,论证了都市型工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的主要特点,认为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满足人们个性化需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在都市型工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政府除了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行业外,还需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上给予企业扶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工业技术基础是指工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工业劳动者(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工业技术装备、工业原材料。工业劳动者应当拥有当代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当代的工业生产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工业技术装备和工业原材料则应当体现当代的工业技术水平。构成工业技术基础的这三个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综合地反映了工业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工业科研、设计、制造的全部能力以及工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多少。因此,工业技术基础是发展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航改工业燃气轮机以其研制、维护周期短,研制风险、成本低,以及性能和可靠性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详细介绍了GE和Rolls-Royce公司应用于发电和机械驱动的几种航改工业燃气轮机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设计,分析了其结构技术特点.并针对我国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提出航改工业燃气轮机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可为我国航改工业燃气轮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代意义的国防科技工业诞生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后,至今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国防科技工业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推进了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扩张;冷战结束后向军民一体化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历经了这四个时期发展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最初只有兵器和舰船制造业,发展到今日拥有核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舰船工业、兵器工业、军事电子工业等行业,其产品既包括所有武器、武器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等军用产品,也广泛涉及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相关的民用产品。因此,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是各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军事战略、保证国家军事实力和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而且,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我国民机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民机工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书,展现给我们的是50多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如何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直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邮购消息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本书从分析国防科技工业的地位、作用、特点、国外军工行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在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总结五年来的工作经验,表彰先进个人,研究加快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新思路。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大会要求,明确“十一五”标准化工作发展方向和目标,全面推进数字化军工建设的标准化工作,开创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大会期间,中央领导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张云川主任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准化是国防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先进的切削技术和刀具是我国发展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能源工业和配套的模具工业必备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切削技术和刀具,为发展我国制造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东部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两大产业隆起带,增强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建立各城市间产业互补配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受区位、政策等因素限制,以大量吸收外资和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开放战略在中部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出现了产业内分工替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形式、贸易投资一体化加强等新特征后,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新时期中部开放经济的成长方向,是逐步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通过实现"经济要素的国际组合",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中部还应抓住国际服务业向中国加快转移和国内需求变化的双重机遇,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的国际瓶颈、后发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较,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资企业的数量来看,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虽然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目前处于后发状态,但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它仍有区位、资源和软环境等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崛起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加入国内经济循环,更应该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的动向,抓住当前制造业由世界向中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抢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全球化以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从而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14.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兴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二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融合;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整合。作为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具有创新性优化效应、竞争性结构效应、组织性结构效应、竞争性能力效应、消费性能力效应和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长三角地区初步出现了产业分工,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竞争、技术转移和产业政策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还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地方政府的限制等制约产业分工、产业转移的因素,因此短期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不会大规模出现。  相似文献   

16.
Industrial Revolution具有以下三层意思:一是特指18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的那场工业革命;二是泛指产业革命(广义)和工业革命(狭义)两种含义;三是与城市化发展相联系,着重强调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根本区别是:(1)它们各自的内涵、外延不同。产业革命既包括工业革命、商业革命、农业革命,还包括第三产业革命,等等。(2)它们各自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同。工业革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问题,而产业革命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变化。(3)二者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工业革命通过完成城市工业化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而产业革命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向纵深发展,并确保最终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国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动态、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内在关系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阅读,并梳理其研究脉络,最后提出目前研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新型工业化战略与循环经济范式的产业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并共同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现实问题。文章从新型工业化战略可以引导循环经济发展方向,而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推动这一认识前提出发,分别从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决定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以及产业转型的要素供给与需求等现实条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用新型工业化战略引导循环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以辽中南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产业结构现状,探讨影响和决定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因素。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优化该地区产业结构的方案。优化辽中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从深化产业分工,提升产业功能入手,以期形成既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又具备活力,符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符合辽中南地区要素禀赋的辽中南产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