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除镀件表面氧化膜,减少吸氢,是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关键。通过Tc4钛合金多次镀金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列举了工艺过程,介绍了化学除油、混酸溶液除氧化膜等工艺实践及生成化学氧化膜的过程。经化学镀镍后的钛件依次进行电镀,预镀铜、氰化镀银、亚硫酸盐碱性镀金及镀后处理。  相似文献   

2.
用ITHAC—11型快速测氢仪对30CrMnSiA钢按螺栓生产工艺流程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得原始态、热处理后、酸洗、电镀后的氢含量,测得镀锌件和镀镉件以不同规程去氢退火处理后之氢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镀锌镀镉是钢件吸氢的主要环节,改变电镀工艺可有效地减少吸氢量,适当选择去氢退火规程才能确保较低的含氢量。  相似文献   

3.
2cm断路器长期以来合格率很低,成为型号生产中的技术关键。为提高产品合格率,对进口原件解剖分析,鉴定其所用结构材料牌号及钎料牌号,观察其焊接质量,又通过国产件的解剖分析,从焊缝及隔片上发现吸氢现象,找出吸氢所致危害及其根源,捂此优选产品的结构材料,改进钎焊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发动机质量,提高其推重比,将轻质高温钛合金TA15用于液氢液氧发动机推力室喷管,模拟了全尺寸再生冷却钛合金喷管的工作特性,设计了TA15钛合金铣槽式再生冷却缩尺喷管,采用扩散焊工艺生产了缩尺喷管试验件,成功进行了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钛合金氢再生冷却缩尺喷管在高温富氢燃气环境下能够短时间安全稳定工作,传热可靠,最高气壁温达1 017 K,冷却通道流阻及氢温升实测值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最后简要介绍了钛合金的氢脆特性.  相似文献   

5.
用ITHAC—11型快速定氢仪测定了30CrMnSiA钢在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后氢含量的变化,确认了电镀是钢中渗氧的主要环节,氨盐镀锌后氢含量达9.14PPm。测定了镀锌、镀镉件去氢退火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氢含量的影响,提出了较为安全的去氢退火工艺。测定了不同氢含量的缺口试样延迟断裂下临界应力6_c;给出了装配条件下高强度螺栓不产生氢脆断裂的限定氢含量;确定了载荷应力水平、应力集中系数及氢含量对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并对氢脆延迟断裂断口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某车型差速器六角螺栓的加工工艺过程、断口形态以及含氢量,认为造成六角螺栓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延迟断裂的原因是氢脆所致。采取了改进除氢工艺及调整热处理工艺两项措施后,该六角螺栓未发生断裂故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拔丝机轮毂件的热喷焊工艺过程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这项工艺已成功应用于该轮毂件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拔丝机轮毂件的热喷焊工艺过程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这项工艺已成功应用于该轮毂件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介机匣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难点,重点对薄壁焊接件的装配焊接、变形控制进行了论述。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一套适合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薄壁件加工变形难题,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超薄壁燃烧室壳体旋压工艺研究,分析D6AC材料筒形件在超薄壁旋压生产中壁厚、圆度、直线度的控制以及前期毛坯设计问题。从工艺角度主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兼顾各个工艺方案在不同生产阶段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小型环状磁钢件的生产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壁薄,而其磁性对热处理工艺特别敏感,因此,就如何提高磁性合格率进行了研究,从四种不同配方,八种不同的回火工艺试验中,优选出最佳的材料配方及回火工艺。使合格率由45%提高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夏虹 《质量与可靠性》2012,(4):32-33,59
通过对质量问题原因的再分析,对相关标准进行了梳理,对电子产品及元器件引线"除金"、电子产品安装加固、生产过程风险控制等进行了再认识,明确提出用于航天型号产品的电子元器件要进行"除金"处理,同时加强设计工艺结合,加强生产过程风险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达到提高电子产品、元器件装配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浓度盐酸处理热管管壳的氧化皮和红锈,既可防止管壳的过腐蚀现象的发生,又能降低析氢量,降低了酸液的消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用FH—D钝化液处理热管管壳的主要工艺过程是除油、强腐蚀、钝化、清洗、烘干等。钝化膜完整致密、防锈期长、能防止管壳内壁与工质水发生化学反应析出氢气、确保热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生产中的大量数据证明改进熔炼工艺,除了能提高合金的冶金质量、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之外,还能彻底解决铸铜件的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5.
3J_1弹性合金一般采用固溶温度为970℃,加热保温16分钟水冷工艺。生产中发现,由于材料的状态、规格不同,零件的技术要求、用途不同,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3J_1弹性合金性能与工艺做了一些分析,并给出弹性零件、精密构件、螺钉类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工艺件来源和规格因素对焊件性能合格率的作用,对五年来44批次的钛管焊接试验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当生产批次不同时,母材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波动程度分别可达±19.1%和±38.1%;当批次相同但出自不同根余料时,波动程度分别可达±6.2%和±13.6%;焊接热过程会使性能的均值降低且波动增大,相较而言冲击韧性改变更明显。当工艺件外径逐渐增大时,母材抗拉强度均值基本恒定,而冲击韧性均值逐渐提高,且波动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历相同焊接热过程后,只有小外径焊件的冲击韧性波动程度明显增大。提出了两类改进建议,一是将工艺件限定在同一根钛管上取材,二是将冲击韧性的合格指标从固定值改为与外径成正比的系列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室压工况下气氢/液氧燃烧流场的相似性,设计了喷注器试验件,并采用数值仿真和热试验的方法对气氢/液氧喷注器的喷雾燃烧流场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选取试验件的1/6进行三维稳态计算,其中湍流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化学反应采用考虑氢氧6组分9步反应机理的涡耗散概念模型、液氧液滴采用离散相模型,共进行了2.8~9.8 MPa范围内8种典型工况的数值仿真。热试验采用气氢/液氧推进剂,进行了4.5 MPa、5.4 MPa和6.8 MPa这3种不同室压工况共4次挤压热试验,采用量热式水冷身部对燃烧室壁面热流进行了测量。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气氢/液氧同轴直流喷注器,在混合比、氢氧温度和喷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室压大于液氧临界压力时的燃烧流场具有相似性;而室压小于液氧临界压力时的燃烧流场与大于临界压力的燃烧流场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研制φ345球形内压容器玻璃纤维实验件的情况;分析了该实验件的受力状态,设计了结构层次,并对实验件的制作工艺和水压爆破工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型号研制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论述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管理必须牢牢掌握以确保研制产品为中心,紧紧围绕型号研制各个阶段的任务,搞好工艺质量控制,做好六项工作。即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阶段工艺评审;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质量控制;工艺技术攻关;工艺文件质量的不断提高;工艺定型。从而以高质量的工作来确保型号研制的圆满成功,并为确保批生产产品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运载贮箱搅拌摩擦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搅拌摩擦焊(FSW)原理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适于厚6 mm 2219铝合金焊接用搅拌头,进行了平板工艺试验,以及焊缝的外观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评定。采用线能量因子确定了最佳工艺容限。新一代运载2219铝合金贮箱1∶1验证件的焊接和压力试验证明,FSW的焊接质量、构件整体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远高于传统的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贮箱的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