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巴德欣  董永康 《宇航学报》2020,41(6):730-738
综述了分布式布里渊和瑞利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特点及发展概况,包括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布里渊相关域分析技术、动态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瑞利光时域反射计技术和光频域反射计技术五项主要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在航天领域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深空探测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对空间低温制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欧空局用于深空探测的深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超流氦制冷技术、多级机械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绝热去磁制冷技术和氦稀释制冷技术,并介绍了在天文卫星和空间望远镜上的应用;综述了中国空间低温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开展深低温制冷技术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用于测试喷雾的光学技术及其发展,介绍了激光散射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激光衰减法、激光全息术、PIV 技术及高速摄影(摄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光学技术在喷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技术状态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技术状态管理中的技术状态、技术状态基线的概念及各技术状态基线相互的关系,对技术状态基线的表现形式——技术状态基线文件作了说明,阐述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管理的过程和管理步骤。  相似文献   

5.
庞统 《航天》2010,(6):44-47
空间攻防是敌对双方利用太空为获得、保持战场控制权而进行的进攻性和防御性军事行动。实施和保障空间攻防作战的空间攻防技术有空间投送技术、空间态势感知技术、进攻性空间攻防技术和防御性空间攻防技术。冷战时期,空间攻防技术曾是美、苏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并以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达到高潮,但此后发展规模有所缩小,发展速度逐渐放慢。  相似文献   

6.
国外卫星推进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20年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推进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15年以上静止轨道卫星和8年以上低轨道卫星对高性能长寿命推进系统的要求、电推进技术的应用、微小卫星轨道保持的应用和深空探测对先进推进技术的依赖等。本文从先进化学推进技术、电推进技术、微推进技术和新概念推进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卫星推进技术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未来20年卫星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对我国今后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焦平面集成技术将成为新一代多光谱扫描仪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文章对焦平面集成技术进行了探讨。新一代多光谱扫描仪的焦平面集成技术包括微型组合滤光片、焦面探测器技术、焦面低噪声读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及其组件耦合技术,文章以可见光平面为例,分析了焦平面集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7,(4):91-100
介绍了欧美1~3m分辨率GEO光学成像系统的应用需求、技术途径选择情况,研究了欧美GEO高分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包括大口径单体反射镜成像技术、空间分块可展开成像技术、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薄膜衍射成像技术和在轨装配成像技术,总结了上述技术的优缺点。可为我国发展GEO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主要负责实现飞行过程及地面测试过程中的导航制导控制、参数测量、遥测遥控、供配电管理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结梳理国外运载火箭电气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后续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发展方向,从综合电子技术、轻质化技术、多电火箭技术、智能化技术、便捷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后续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岚  杨威  赵宁 《航天器工程》2015,24(1):133-139
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管理是航天器研制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航天器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的分类;针对在航天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对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的理解和认识不统一问题,梳理了研制阶段与技术状态基线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和分析了功能、研制(分配)与生产(产品)三类基线的建立,功能技术状态文件、研制技术状态文件和生产技术状态文件的形成与组成,以及技术状态控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归类问题。结合某新研遥感卫星技术状态管理过程,进一步阐述了新研航天器开展的与技术状态基线和技术状态文件相关的工作,并具体分析了形成的文件与技术状态文件的关系。该项目的应用效果表明,各阶段技术状态基线和文件的建立、确认、清理、总结等工作,有助于提高航天器技术状态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伟  罗世彬  王振国 《宇航学报》2010,31(5):1259-1265
随着各国对提高军队通信、反应和作战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飞行器技术的重要性愈发明显。综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 势,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发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包括总体设计技术、气动 力和气动热技术、高温长时间热防护技术、高精度GNC技术、有效载荷抛撒技术以及发动机 技术。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结合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台测量系统设计、安装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测量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及其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隔离技术、滤波技术、长线传输技术、接地技术、供电系统抗干扰技术。试车证明测量系统的信噪比优于50dB,且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测量数据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机载LPI雷达的高概率截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功率管理技术和灵活的波形设计技术,能大大提高机载雷达的反侦察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数字阵列侦察技术、基于多相滤波的信道化检测技术以及基于模糊聚类的信号分选技术的侦察截获方法,有望实现对机载LPI雷达的高概率截获。  相似文献   

14.
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的故障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文中基于开展数字图像处理工程研究的基本思路主线,即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分析及目标检测,进行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图像预处理、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故障图像分割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故障图像的喷出物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图像处理很有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中面临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该技术采用交叉眼+灵巧噪声复合干扰体制.介绍了交叉眼干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波前相位差动态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干扰技术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上面级结构模态试验与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MOTOROLA模拟星+上面级适配器的模态试验技术与分析计算技术,给出了如何用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结构的动特性问题,其中包括识别复杂空间密集模态的试验技术,广义结构的模态计算技术、以及试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VIEW构建虚拟仪器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仪器是电子仪器技术。现代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电子仪器。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主要的功能和特点,虚拟仪器的系统构成,包括硬件构成及软件构成。还结合两个具体实例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卫星动力学虚拟试验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阐述了卫星动力学虚拟试验的必要性,并就SEA模型修正技术、振动台激励下卫星的建模技术和模态综合技术做理论上的分析,为虚拟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星载分包遥测设备的设计和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 CCSDS分包遥测和遥测信道编码标准 ,设计和研制了星载分包遥测设备。其主要技术有 :用仿真检测设备的联试、组帧技术、虚拟信道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及同步技术等。设备通过地面专用检测设备的联试 ,星载分包遥测设备工作正常 ,设计正确  相似文献   

20.
GPS自主定姿定轨技术在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PS技术是航天工程中具有发展前途的关键技术,是卫星自主定姿定轨高效经济的方法。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上采用GPS自主定姿定轨技术能使卫星定姿定轨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上采用GPS自主定姿定轨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