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磨加工对初始导磁率μ=3000的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的EE—19型磁芯的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不同等级的磨削加工后,其μ值(测电感量L)可相差30~65%,甚至86%之多,究其原因,认为是细磨与抛光减小了磁芯表面的接触间隙从而减小了磁阻Rm;也减薄了残余应力层,而残余应力层将通过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而使磁芯的性能恶化。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消除残余应力,恢复材料的磁特性。  相似文献   

2.
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是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薄壁圆筒壳阵列排布后粘接制备而成,兼具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的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应用于深空探测反射面板的理想材料结构。由于材料和制备方面的特殊性,在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加工过程中会由于磨削力过大导致多种加工损伤,为其高效低损伤加工带来了挑战。本文开展CFRP薄壁圆筒壳磨削加工正交试验,系统研究磨削深度、切出角度、主轴转速、进给率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水平面合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进给率、磨削深度、切出角度、主轴转速,对轴向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切出角度、主轴转速、进给率、磨削深度。研究对阵列碳纤维复合材料管高效低损伤加工工艺的制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炼铁废渣铁鳞代替优质氧化铁并采用不氧化工艺生产微波用永磁铁氧体,不仅确保材料性能,而且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铁鳞不直接氧化及两次预压制粒工艺制成的同性永磁铁氧体,其材料性能达到国外研究水平而高于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航天遥感器中精密滑动轴的机械加工与磨削及稳定性处理等特点。包括材料性能,刀具材料与几何参数,磨料与磨削工艺参数及稳定性处理。  相似文献   

5.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_p/Al)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也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加工表面易产生裂纹、凹坑等缺陷,使用表面粗糙度难以有效表征评价该类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针对SiC_p/Al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表征评价困难的现状,文章提出了综合反映SiC_p/Al复合材料已加工表面形貌特点的特征参数Scr的概念,并以其为优化目标,基于NSGA-Ⅱ算法对SiC_p/Al复合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加工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n=15 000 rpm、进给速度v_f=5 mm/min、磨削深度a_p=15μm、超声振幅A=5μm。对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提高了SiC_p/Al复合材料的加工表面质量,特征粗糙度能够有效表征SiC_p/Al复合材料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空间大功率微波器件受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微放电效应导致器件性能退化甚至失效。二次电子产额(Secondary Electron Yield,SEY)大于1是诱导空间材料表面微放电效应发生的根本条件之一。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结构能有效抑制SEY,从而降低器件在空间环境中发生微放电的风险。激光加工可操作性强、灵活度高,可用于构建材料表面微米结构。本文使用1064 nm红外激光器在铝合金镀银样品表面制备单元尺寸为百微米的圆孔阵列和沟槽阵列,使用磁控溅射在样品表面分别覆盖200 nm银和72 nm铁氧体。SEY测试结果表明,银表面δmax(SEY峰值)从1.932降至0.868,铁氧体表面δmax从2.672降至1.312。实验证明激光加工制备的微米结构能大幅降低材料表面SEY,从而有效降低材料表面发生微放电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各种磁头的录—放性能与磁头材料的主要磁特性之间的关系。由于磁记录系统向高密度方向的发展,对磁头几何参数的要求愈来愈高,铁氧体质硬而脆,因而对其精密加工性能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文中讨论了影响磁头芯精密加工性能的各种物理因素。在选择磁头材料时,必须就其磁特性和其物理性能统盘考虑,作出恰当的选择。同时,在铁氧体磁头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以及材料的系列化工作中,应该考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H型动压气体轴承副精度要求高,材料加工困难,通过对精密磨削、精密研磨工艺、稳定化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可使动压气体轴承副达到超精密级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航天遥感器中精密滑动轴的机械加工与磨削及稳定性处理等特点。包括材料性能,刀具材料与几何参数,磨料与磨削工艺参数及稳定性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大直径卡环的组成结构、卡环与发动机的连接形式、卡环的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依据卡环的结构和工艺特点,对其加工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应用车削加工卡环的新方法,同时对卡环车削原理即螺纹成型法,和螺纹牙型、螺距、车削刀具、车削时刀具的起始与终始位置、磨削成型等工艺方法做了详细叙述。这一方法既省时省力,又保证卡环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微细电火花技术中的线电极磨削法,分析了工具电极的离线安装误差,并通过电火花加工钛合金材料上小孔的工艺试验,掌握了脉冲电源参数对小孔质量的影响情况,为微细电火花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受到了高度重视。当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仍然是我国机械加工的最基本方法。在切削、磨削、锻、铸等机械加工工艺中,切削工艺的应用比例最高,约占60%。据粗略统计,我国约有320万台金属切削机床。因此,现代化切削刀具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将直接关系到成百万台金属切削机床效率的发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刀具材料的选用正确与否,是研究刀具、切削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扼要叙述具有封闭式扇形内圆柱面工件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改装普通内外圆磨床,采取有效工艺技术措施,解决了该类工件左普通内圆磨床上无法加工的关键,并对工艺系统振动理论与磨削用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外对镶片锯日益提高的质量和供货期要求,经过研究分析,重新设计了生产工艺。采用刀片激光切割与线切割相结合的方式加工刀片外形尺寸,提高加工精度和速度;采用数控钻孔加工刀片和片体的铆钉孔,提高刀片的互换性;采用数控机床磨削钳口槽,保证钳口槽的对称度和粗糙度指标;采用合金磨床磨削齿型等方法改进原有的镶片锯加工工艺,既确保了镶片锯的产品质量,又明显提高了镶片锯的产能。  相似文献   

15.
凯夫拉芳纶纤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能而成为一种难于切割的材料。现已研制出切割捻纱、无捻纱、织物、预浸物、编织带、非编织毡毯的刀具和工艺。这些刀具必须锋利、清洁和提供有效的剪切作用。同时也研制出加工凯拉夫复合材料的刀具与方法。凯拉夫复合材料加工特性与木质胶合板相类似,必须特别注意限制层压板最外层材料。本文详细讨论凯夫拉复合材料的锯切、钻孔、扩孔、磨削、砂磨、开槽、铣削和车削用的刀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薄板件—刮刀的加工工艺过程,介绍了如何合理地安排工艺路线,应用无磁磨削技术,加工高精度,大尺寸薄板件的方法。这种工艺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收到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强冷磨削—钛合金磨削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磨削钛合金砂轮磨损严重,加工质量不易保证的现象,采用了强冷磨削磨削钛合金.通过合理选择磨削冷却液,改变磨屑、工件与砂轮的磨擦状况,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工件的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和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证明,强冷磨削是实现钛合金磨削加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薄壁铝筒的磨削我单位在为北京电加工研究所加工线切割机床钼丝筒时,遇到了加工薄壁铝筒难的问题。首先。铝属于不易磨削的有色金属材料。导热性好,抗拉强度低,粘性大,易导至砂轮钝化;其次,被加工零件筒壁薄,仅为2mm。加快了散热速度。加工过程中必须克服这些弊...  相似文献   

19.
微波光子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通信、雷达、电子战等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基于分立器件的微波光子系统在体积、重量及稳定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微波光子技术在星载、机载等平台的应用。而以光子集成工艺为基础的集成微波光子技术有望打破这种困境。最近新出现的薄膜铌酸锂材料,以其线性的电光效应、更强的光场限制能力及更高的集成度,有望成为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的基石。文章回顾了由铌酸锂晶体材料到薄膜铌酸锂材料,以及传统调制器到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的发展历程,重点对比分析了薄膜铌酸锂材料与现有的光子集成工艺平台所用的InP、SiO2、硅、氮化硅等材料,在光子集成特性方面的优势及劣势。  相似文献   

20.
以采用了特殊材料、结构形状又较为复杂的一项典型零件为例,对加工特殊材料复杂结构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加工这类零件合理的工艺设计思路与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