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2年,苏联又创造了新的空间发射记录,成功地进行了101次空间发射,而美国只发射了17次,苏联的发射率是美国的6倍。苏联的军事发射占其总发射次数的80%,其中不包括军民两用的“联盟号”和  相似文献   

2.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与苏联“宇宙”火箭现正竞争发射一颗巴西环境遥感卫星,其研究森林降雨,预计1992年中期入轨,重185公斤。苏联空间管理总局的SL-8宇宙火箭发射报价费为600~800万美元。苏联每年用宇宙C-1火箭发射12-15次;美国轨道科学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国际发射卫星市场,与苏联竞争缺乏经验。苏联运载火箭不论在性能上还是发射费上都可能占优势,现不清楚轨道科学公司报价是多  相似文献   

3.
1985年初 NASA 估计,在轨道上部署太空站大约需要7架次航天飞机飞行,但到了去年的秋天就将飞机架次上升到12次。据估算,12架次的航天飞机飞行费甩大约10亿美元,这使太空站部署费用上升了50%,这还不包括太空站本身的80亿美元(固定价格)。除了太空站部署费用上涨外,恐怕有关的辅助飞行费用也要上涨,因为,一旦太空站投入正常工作,每年还需要7—9架次航天飞机飞行,以辅助太空站工作。  相似文献   

4.
苏联1984年用于军事和民事空间活动的经费约350亿美元,是美国(160亿美元)的两倍多。苏联1984年用于载人空间活动的经费约60—70亿美元,而美国用在这方面的经费为30亿美元。苏联计划在八十年  相似文献   

5.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欧洲的不载人阿里安火箭已开始与美国载人的航天飞机展开激烈的竞争,争夺每年大约价值5亿美元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生意。自它们开始竞争以来,1984年首次出现了在未来卫星发射定货数上几乎均衡的局面。这一年,航天飞机签定5个定货单,而阿里安是4个,这与自1980年以来每年使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的用户都以  相似文献   

6.
美国商务部在1991年9月份提出一份报告,报告中说美国商业航天收入1990年为35亿美元,1991年约为36亿美元。 1990年美国8次发射大中型商业卫星收入5.2亿美元,1991年为9次创收4.9亿美元。阿里安公司的发射营业额在1991年可望超过6亿。美国民用航天收入中,卫星设备销售及其有关服务的1991年收入可超过26亿美元。1990年美国出售9颗通信卫星,创收10亿美元;1991年出售8颗,收入8亿美元。而消费额(生产额与进口额之和减去出口额)在1990年为24亿美元。尽管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美国在世界通信卫  相似文献   

7.
初夏 《国际太空》1989,(7):26-26
美国从1972年正式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原拟1979年试飞,由于主发动机和防热瓦遇到技术问题,推迟到1981年4月才试航,到1988年底共飞行27次,其中第25次航天飞机爆炸,有7名字航员遇难,耗资100亿美元。苏联从1978年也开始研制航天飞机,据苏联声称,10年时间耗资也达100亿美元,只有1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于1988年11月15日首次作了自动控制无人飞行,而美国的100亿美元包括制造5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创业号是作再入大气试飞,投入实用的只有4架,每架造价10亿美元,现已增加到17亿美元。下面列表将苏美航天飞机设计指标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8.
前哨 《太空探索》2007,(12):49-53
从1958年到2005年,全世界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06个,其中美国44个、苏联59个、日本2个、欧空局1个。在这106次发射中,完全成功的有46个,完全失败的有52个,其他为部分成功和部分失败。因此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完全成功率,美国为64%、苏联为54%,平均为49%。  相似文献   

9.
苏联于8月17日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1颗重1吨级的印度遥感卫星1(造价8亿法郎),作为苏联第一次商用发射的第1颗国外卫星,只收了600万美元发射费。这是苏联第一次以优惠价格发射国外  相似文献   

10.
军用卫星占74% [据美国《国防/空间商务日报》1979年1月5日报道] 苏联1978年共进行了88次发射。这是自1974年以来苏联发射次数最少的一年。 1978年象过去的几年一样,在苏联的发射总数中,军用卫星多达65次,占74%。而在军用卫星中,照相侦察/监视卫星占35次。这比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会计室(GAO)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得出结论:航宇局(NASA)严重地低估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的总费用。NASA和GAO估算金额相差40%。 GAO认为空间站的研制和建造从现在到2000年期间需经费400亿美元,其中包括从1996年底发射入轨后前3年的管理费。按计划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30年,即2027年后空间站寿命结束,加上后27年的管理费,“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的总费用将达到1180亿美元。而NASA的估算是:到2000年时共需300亿美元。另外,每年载  相似文献   

12.
前哨 《太空探索》2006,(1):38-39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的新航天计划,要重返月球,并进而将航天员送上火星。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宇局局长宣布,为完成新月球计划需要1040亿美元,其中研制载人飞船大约需要55亿美元,研制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需要45亿美元,研制大推力的运载火箭需要50亿至100亿美元,并将于2  相似文献   

13.
在1981到1985财年期间,导航星系统的研制费用大约为17亿美元。为了削减导航星这一时期的费用亿美元,5年期间共削减5亿美元),某些调整。概括起来,有如下五项:(每年预计削减5.4千万至1.35需要对导航星系统的原计划作 <一>使导航星系统具有全球三维定位能力的日期延迟一年,即由原计划的1986年推迟到1987年。到目前为止已发射了6颗导航星卫  相似文献   

14.
在1984年里根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建一个永久空间站计划时估计耗资80亿美元,该站定于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的1992年发射。但6年来,美国与伙伴们经过艰难谈判后总算在1988年底达成空间站经费的协议,由原来的8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美国将承担费用的80%,剩下的20%由伙伴国承担。现在又因其它问题,这个国际空间站的发射时间要推迟到1999年,届时经费将达到1200亿美元,即使这样也难以满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2月,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项目通过关键设计定型评审,进入组装和测试阶段,从而为其2018年的发射作准备。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由美国航宇局、欧洲空间局和加拿大航天局联合制造,原计划在2010年左右发射。2011年,由于预算从20亿美元膨胀到87亿美元,以及发射滞后,国会威胁要取消该项目。美国航宇局不得不重新制定计划,此后,该项目一直在预算内严格按期进行,但它每年的预算仍占据美国航宇局天体物理学每年资  相似文献   

16.
苏联官员鲍利斯·别林斯基说,将三名宇航员送到和平号空间站的联盟TM-5号飞船的成本为1200万到1400万美元。美国分析家认为,这数字也许仅是航天器的“金属成本”,即材料成本,而不包括数额很大的工程、操作或维护等方面的费用。别林斯基说,发射联盟号飞船的质子号运载火箭的费用约300万美元。苏联每年需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部长加斯帕·W·温伯格在关于苏联军事力量的报告中指出,苏联正在研制相当于土星-5一类的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的推力约390,000~445,000磅,比发射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用的土星-5的推力增加了280,000磅。温伯格指出,这种新的运载器能用来发射大型激光武器和大型空间站。他还说,进入九十年代后,苏联这种大型空间运载器的发射能力将远远超过美国的大型运载器。美国防部十分关注这一点,因为苏联每年发射到轨道上的有效载荷重量是美国的10倍。如果苏联空  相似文献   

18.
预测国际公司在其最近完成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市场》预测报告中说,今后10年,全球运载火箭供应商共将生产636枚一次性运载火箭,价值480亿美元。所生产的火箭将既包括欧洲的“维加”等小型火箭,也包括美国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等重型火箭。报告称,政府仍是运载工业的最主要用户,占2007年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6%。这一趋势今后10年不会改变。商业发射收入自2005年起一直在稳步增长,其中欧洲在全球市场上所占份额最大。美国2007年商业发射收入估计为1.5亿美元,而欧洲约为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贾丁·格兰维尔公司的马克·拉盖特1987年11月参观了苏联拜克努尔发射场,之后,他说:“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每年只有2~3次商用发射”。随后,美国空间商业公司的阿尔特·杜拉也参观了该发射场的发射设施,目睹了1987年11月26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宇宙-1897的实况。这两家美国公司参观的目的是了解情况,以便帮助苏联推销质子号火箭,打入西方市场。拉盖特及其工作组细致参观了那里的质子号火箭发射台。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就是从那里发射的。从火箭总装厂到发射台有一条12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8日,苏联开始它的1986年发射卫星活动,这天发射的是侦察卫星。翌日,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火箭发射了八颗战术通信卫星。今年的第一颗卫星是宇宙1715号,它的近地点高度是207公里,远地点高度317公里,倾角72.8度,周期89.4分。一箭八星的系列号为宇宙1716—1723号,近地点高度1447公里,远地点高度1516公里,倾角74度,周期115分钟。新年伊始,在两天时间里,苏联就有九颗卫星上天。1984年苏联发射了97次,美国是23次。1985年苏联发射了98次,美国17次。表明苏联拥有超过美国的助推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