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尹睿 《国际太空》2023,(11):53-56
<正>2019年12月20日,美国天军(USSF)正式成立,成为美国第6个独立军种。天军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一个“数字军种”,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天军军事能力的生成和提高创造了条件。天军的愿景是建立一支互联、创新、数字主导的部队。1政策指导天军的关键目标是保持敏捷,所有任务领域都依赖数据和分析,采用数字解决方案对于加速天军开发、部署和运营能力十分重要。天军以《太空作战部长规划指南》和《美国天军数字军种愿景》为指导,从数字总部、数字作战、数字人才、数字工程等维度建设发展,满足太空域作战环境下的需求,提高美军太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特朗普宣布要设立"天军"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家航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示五角大楼设立"天军",使之成为美军一个"单独但平等"的军种。特朗普表示,我们有空军,也要有天军。两者相互独立但平等。他指示国防部和五角大楼立即启动必要程序建立天军,将其作为武装力量的第6个分支。美国通过《1947年国防授权法案》设立了空军。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卫星信息侦察、跟踪监察、制导导航及航天兵器的广范应用,促使一支新型的部队——天军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6 0年代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声称 ,“谁控制了空间 ,谁就能控制地球”。如今 ,随着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 ,天战这一新的作战形式开始登上战争的舞台 ,外层空间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夺取战争胜负的重要战场空间。 2 0 0 1年 6月 1日俄罗斯已经成立了天军 ,美国也早就有建设天军的蓝图。那么 ,在未来的天战中 ,用什么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比一比高下呢 ?这就是天基武器。1 久远梦想的“死光”——天基激光武器天基激光武器可用于空间防御和攻击。把激光武器装在卫星、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器上 ,可用来击毁敌方的各种军用卫星、导弹以及其…  相似文献   

5.
2019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空间政策四号令(以下简称四号令),提出要建立美军第六个军种——美国天军。四号令明确了美国天军的组建形势背景、组建方案、组织管理等内容。(1)组建形势背景。尽管美国空间系统一直保持着技术优势,但潜在对手的空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并积极发展在危机或冲突中阻止美国使用空间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大陆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建设自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开始军队现代化以来,经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变化,加上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体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涌现,特别是90年代期间海湾战争和科索活战争的启示,使解放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体验到应付未来战争准备的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必需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基点上,因而订定科技强军和走精兵之路的军队建设方针,观察近10年来的解放军建军的方向和规模除了法、海、空三军和二炮的传统建制军种之外,尚有所谓的“高科技部队”,兵种包括天军、网军和心理战部队。  相似文献   

7.
各国天军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航天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巨大的战略利益使世界许多国家将眼光投向了太空.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必须把太空安全和太空利益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加强航天部队的建设是未来军事作战的迫切需要.以美国为首的各航天国家,都在不断发展航天部队,天军作为未来的第4军种,也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8.
郑洁  张雅声 《国际太空》2023,(10):32-34
<正>“施里弗”(Schriever Wargame)系列太空战演习是美国天军(USSF)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演习,反映了现在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美国天军的太空作战思想、作战样式、作战能力及发展构想等。“施里弗-2023”演习以2033年全球重点区域发生冲突为想定背景,探索了多域环境下的太空与网络关键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施里弗-2023”演习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其演习特点、演习影响以及后续发展趋势等,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钱坤  赵爽 《国际太空》2023,(10):22-25
<正>2023年3月8日,美国天军(USSF)太空系统司令部(SSC)宣布成功通过在轨卫星演示了“防护战术企业服务”(PTES),验证了美国天军抗干扰卫星通信地面段能力。此次演示使用商业卫星进行空中测试,首次集成PTES项目所有端到端能力,标志着美军围绕战术抗干扰通信卫星体系建设又迈出了一大步。本文对美国近年来通信卫星战术抗干扰能力相关项目以及未来通信卫星体系架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均十分关注航天技术发展,逐步掌握了研制通信、气象、测地、导航和侦察等卫星的技术,为实现军控、核查和预警等国家的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但是,这些系统分归各兵种所有,没有进行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美国的航天资产,更有准备地规划未来的发展,1985年9月23日美国成立了航天司令部,正式开始筹建天军。 职责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第九个直属  相似文献   

11.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09,(10):40-53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5,(6):8-9
航天技术如何创新、如何促进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摆在航天系统领导和专家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4月1日由中国科协和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协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近百位来自航天内外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是美国最直接,而且最迅速能投入国际危机的机动攻击武力,同时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就超过世界上战斗力70%,故在国际危机发生之外,都有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现身。由美国举行的各种跨军种。多国参与的联合学习也不例外。美国在对伊拉克动武前。朝鲜的动作提高了东北亚地区的紧张状态,故美国调派“卡尔&;#183;文森”号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地区,接替因参加“自由伊拉克”行动而离开西太平洋的“小鹰”号航母。  相似文献   

14.
航天简讯     
美空军发表“21世纪空军的航天蓝图”研究报告□□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于1998年夏天完成了题为“21世纪空军的航天蓝图”的研究报告。它研究了航天技术在21世纪空军中所起的作用,认为空军将取得革命性进步,新技术有可能使航天任务发生根本性变化。报告强调...  相似文献   

15.
太空武器已成为现代国家谋求未来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工具。虽然目前尚无一个国家拥有真正的天军。但我们相信,在21世纪初将有可能出现第一支天军。美国在这方面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航天技术如何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是全球航天界悬而未决的问题。航天技术具有“三高”——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然而,高回报主要来自间接的、派生的和长远的效益,且难以量化统计。过去关于航天技术的效费比被认为高达12∶1、14∶1,甚至更高的估计,但因没有严密的量化证明而缺乏说服力。航天技术在未来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航天技术产业化、商业化条件很不成熟。与其侈谈航天技术的产业化,不如针对航天技术的某一领域进行具体研究分析,也许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启示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18.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马兴瑞说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有原子弹,现在我们有原子钟。”原子钟是决定导航卫星品质的核心产品,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我国“北斗”系统的战略意义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北斗”系统对我国航天事业本身的发展也影响深远。它的建成是我国航天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航天技术阶段进入全面应用阶段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各军种内部有一些官员,或至少在国防部和白宫内有些官员预言,美国将出现第四种部队——空间军。伊格利特上将宣称,“这很有可能。”他说“实际上似乎也应该这样,因为空间也是一个领域,它象陆,海、空一样,何况空间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成立独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体现,壮国威,振民心;载人航天能拉动和促进各方面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载人航天是开拓人类第四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所以,任何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发达的国家,部十分重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1956年1月25日,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中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发出了“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在周总理和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副总理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数百名科学家研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方针,明确了57项重点任务,其中,第37项为《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便是航天技术。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