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可变波束形成网络的国外技术现状和发展;通过对国外两种方案的介绍,提出了我们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波束形成网络中的关键部件——可变功分器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2.
4J32低膨胀合金及其工艺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4J32低膨胀合金在航天遥感器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它的切削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分析了这种材料难切削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机械加工中采取的措施、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天发射场地面测试,详细地介绍了测试流程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首先介绍了网络流规划的一般原理,然后就如何建立航天发射场地面测试流程网络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网络模型建成以后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电子地图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地图是一门新兴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它的结构、功能还很少介绍。根据电子地图的应用特点,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应具有的功能,介绍了地图矢量常用的几种存贮结构和矢量数据库的管理与操作。最后简要介绍了我们研制出的电子地图.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自主运行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阐述了航天器自主运行的概念、目标和任务。对自主运行和传统测控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重点介绍了航天器自主运行技术的进展情况。文章分4个部分介绍自主运行技术。首先介绍了2种自主运行体系结构,它们是自主运行各种功能集成的基础。第2部分介绍了2种智能规划与调度技术。第3部分介绍了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技术。第4部分介绍了有效载荷数据自主处理的进展情况。最后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与自主运行相关的其他技术。  相似文献   

6.
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及其在航天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T3000型电子经纬仪的动态测角原理,包括其独特的度盘系统、读数系统及精度校准技术,竖轴倾斜自动补偿技术。同时介绍了基于两台或多台电子经纬仪组成的非接触式航天器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系统设计思想、数学原理等,并举例介绍了该系统在某航天器返回舱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H-I运载火箭概况、主要技术性能以及控制系统的配置和功能在文中作了介绍。详细介绍了惯性测量装置、陀螺仪、加速度表、数据接口单元等。最后介绍了系统工作和飞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的几种干扰威胁以及各种干扰的威胁程度,简单介绍了一些抗干扰技术,最后重点介绍了一种综合抗干扰系统,它利用跳频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费雅佳 《中国航天》1992,(10):27-29
本文介绍国际通信卫星6项目的一些主要事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5颗卫星和发射服务的采购及卫星的发射和在轨测试,详细介绍了其第二颗卫星的拯救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单通道微机控制接收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技术指标和微机的控制功能,并对几个典型的软件作了介绍。文中最后对其主要特点和设计中的突出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简称UHMW—PE)的性能。该纤维是目前世界上达到工业化生产的几种合成纤维中具有最高强质比的纤维。它有众多的优越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光性能和高能量吸收性能,因此受到高度重视。文中还介绍了该纤维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梁甸农  董臻 《宇航学报》2006,27(3):469-473
针对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抗干扰时面临的超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频域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和干扰源的空间独立性,通过对编队构形优化,结合频率分集,实现了抗干扰功能,且方向分辨率提高1倍以上,栅瓣数目大为减少。仿真证明,该种方法可以实现分布式小卫星SAR系统的抗干扰,对构形和系统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 TMS32 0 C80的编程结构 ,利用神经网络的权并行性和神经元并行性 ,提出了BP算法的并行实现方法 ,并解决了存储器访问冲突、数据双缓冲传输、PP细粒度并行和死锁等问题。结果表明 ,该并行 BP算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静电雾化(电子喷射)的基本理论和雾化模式;并选用摩尔质量分别为200、300和400的聚乙烯乙二醇材料进行了静电雾化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电压和容积流动率的情况下,PEG 300和PEG 400能够在稳定的锥体喷射模式下进行静电雾化,而且雾化喷射液滴尺寸与材料的黏度有关,随着材料黏度的增大而增大。文章最后指出,静电雾化技术在航天应用领域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卫星肼瓶系统减振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德庆  李应典  戴浪涛 《宇航学报》2005,26(6):804-807,827
由于布局和安装条件的限制,某卫星肼瓶支架采用了“十”字型截面设计,这导致在发射过程中某方向肼瓶振动幅度过大,发生较大变形甚至断裂破坏。为减小肼瓶系统的过度振动,采用结构优化方法进行了减振动力学设计。考虑以下方案:1)固有频率约束下,以肼瓶系统重量为目标函数的尺寸优化;2)频率响应约束下,以肼瓶系统重量为目标函数的尺寸优化;3)以频率响应极小化为目标函数的肼瓶系统尺寸优化;4)频率响应约束下阻尼材料拓扑布局优化,以肼瓶系统重量为目标函数。对优化模型1)~3)进行直接线性化处理,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求解。在阻尼材料拓扑布局优化中,采用了作者提出的基于阻尼拓扑敏度综合评价的阻尼材料拓扑优化准则。综合比较上述方案优化效果,阻尼拓扑布局优化设计的减振效果是最佳的。文中对动力响应优化设计问题的优化模型选取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电磁流量计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气体,液体等流量测量场合,权值函数表征了流体在管道横截面空间各位置上的流体速度对输出电压信号的相对作用,同时也对应了磁场分布的模型建立要求。本文对矩形和圆形截面的权值分布进行分析和性能比对,提出了对传统圆形结构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浸渗时间对C/C-SiC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经不同的浸渗时间渗Si制备了3种不同的C/C-SiC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增重率、体积密度、断裂韧性及三点弯曲强度,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并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得到的C/C-SiC复合材料中,主要存在纳米级和微米级2种尺度的SiC颗粒,随着浸渗时间延长,材料的体积密度和SiC含量随之增加,但抗弯强度随之降低.浸渗时间从0.5 h延长到5 h,材料的密度从2.16 g·cm-3增加到2.21 g·cm-3,SiC的质量百分含量从21.54%增加到31.72%,三点弯曲强度从133 MPa下降到86 MPa,3种复合材料均表现出一种类似于金属材料的非脆性断裂行为,断裂应变约为1.3%,断裂韧性为9~10 MPa·m1/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位生成法在C/C复合材料SiC内涂层表面制备了mullite(莫来石)-Si-Al2 O3抗氧化涂层.采用XRD、SEM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测试了SiC/mullite-Si-Al2 O3复合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外涂层主要由mullite、Si和Al2O3三相组成;涂层致密无裂纹;SiC/mullite-Si-Al2 O3复合涂层在1500℃静态空气中等温氧化75 h后,试样失重仅为4.6%,防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SiC内涂层.  相似文献   

19.
星敏支架是卫星主体和星敏感器之间的过渡连接,它应满足一定的安装精度要求和可靠的承载能力。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星敏支架进行了静、动力学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分析与试验结果,星敏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要求,具有较大的余量。在此基础上,对支架进行了以减重为目的的优化计算与分析。计算表明,支架减重超过40%,优化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超低轨航天器气动力分析与减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勇  张育林  刘昆 《宇航学报》2010,31(2):342-348
轨道降低,航天器受到的气动力增大,气动力对航天器影响显著。考虑自由分子流态 下的超低轨航天器,利用分割法把简单外形的航天器分割为几部分,分别计算各部分的气动 力,然后相加获得总的气动力效果;通过对平面的气动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超低 轨航天器的减阻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当轨道高度降低到250 km左右时,航天器受到的气动 阻力比500 km高出约2个数量级;一般情况下,超低轨航天器应采用细长体构型,减小迎风 面积;侧面积引起的航天器阻力已经不可忽略,应采用侧面光滑技术,减少侧面阻力;当超 低轨航天器长细比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着长细比增大,大气阻力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