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据报道,2018年5月25日21时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转移轨道。此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使用"长征  相似文献   

2.
据欧空局网站2012年6月14日报道,第二批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星"已经完成真空与太空极端温度试验,预计将于2012年9月28日发射升空。这两颗卫星与2011年10月21日发射的第一批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星"几乎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二号工程"、"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等3个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正式开启了太空时代。50年后,2020年4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隆重纪念"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50周年。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党组副书记方向明,党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27日,韩国气象厅披露,韩国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千里眼"2A经过约6个月的在轨试验,正式交付使用。该星全名为地球静止轨道-韩国多用途卫星2A(GK 2A),是2010年发射的"通信、海洋和气象卫星"(COMS,又名"千里眼"卫星,后更名为GK1)的后续星,于2018年12月5日搭乘"阿里安"5ECA火箭在库鲁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26日发回首批图像。GK 2A性能先进,与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国航天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深度"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以及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2016年1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仅增长3.4%,较去年的预告值均下调0.2个百分点。该组织10月4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维持  相似文献   

7.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于2018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8年8月15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活动首次公布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截至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已完成"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任务。自2013年12月15日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到2016年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7,(4)
在"生科世纪·航天员招待会"上,生科公司的生科核苷酸因其卓越的品质、良好的效果而成为此次活动的唯一指定产品。生科核苷酸自从上市以来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2005年7月2日,生科核苷酸被消费者评为"中国消费者(用户)十大满意品牌"。2006年1月19日,生科核苷酸被评为"中国保健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06年9月12日,生科核苷酸成为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主办的"和谐社会·歌颂伟人"红色经典歌曲演唱会的唯一指定产品。这次能成为"生科世纪·航天员招待会"的唯一指定产品,进一步说明了生科核苷酸的品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承办的"中国浮空器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这是继今年4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的"2008北京国际飞艇会议"后的又一盛会。  相似文献   

11.
正日美两国2015年12月22日签订了有关国际空间站项目新合作框架的协议。根据协议,日本正式决定把参与该项目的时间延长到2024年。日本在该站上设有"希望"实验室舱,并利用"H-转移飞行器"(HTV)货运飞船为该站提供货运补给服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一份声明中宣称将促进对"希望"舱加以前所未有的利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初就已表示日将同意国际空间站延寿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景一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高景一号"卫星由2颗0.5m分辨率的光学卫星组成,具有专业级的图像品质、高敏捷的机动性能、丰富的成像模式和高集成的电子系统等特点。2017年1月10日,四维高景遥感有限公司(卫星运营商)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26日11时57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彰显了"金牌火箭"实力。这是"长征"二号C火箭自1982年9月9日首飞以来的第54次发射,在传统发射领域战功赫赫的老牌"长征"火箭在此次发射中又有了亮眼新表现——火箭的一子级落点实现了精确控制!7月26日13时40分,"长征"二号C火箭一子级残骸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落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迎接世界标准日的到来,2016年10月11日~13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质量技术部联合人力资源部在京举办了2016年航天标准化师培训班,来自集团公司各院共计160名新聘任的标准化师代表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由我院标准所具体承办。正值第47届世界标准日,此次培训围绕标准日"标准建立信任"的主题以及我国提出的"实施标准化战略,促进世界互联互通"的主题,营造全员重标用标的良好氛围。培训注重宏观政策和具体实践结合,内部讲解与外部交流相结合,安排了国家标准化最新政策宣讲,内容包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1日下午2时01分(北京时间5月12日凌晨2时01分),在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航天员升空,执行STS-125任务,对已在太空工作了19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第5次维修工作。这是时隔7年以后,NASA对"哈勃"的又一次大修。经过这次修复,"哈勃"的寿命至少会再延长5年。  相似文献   

16.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5,(5):151-155
<正>NASA发现火星液态水据新华网2015年9月29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9月28日上午11时30分,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张火星山丘上的"季节性斜坡纹线"表示火星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这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自2006年以来,美国"火星勘测轨道器"  相似文献   

17.
《卫星应用》2016,(4):2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46周年。值此双喜临门之年,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一举措不仅对几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老航天人,也对正在勇于创新、拼搏攀登的新一代航天人和所有中国航天参与者产生了巨大鼓舞。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6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  相似文献   

18.
1、"好奇号"的轮子踏上了火星。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终于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回报了平安的讯息,成功着陆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2、"私"字头的龙飞船开上国际空间站。2012年5月22日,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并成功接驳国际空间站。从而开启了美国后航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5日07时44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实施13个工作日发射流程,紧跟5月31日和6月17日的2次"长征"二号D火箭发射任务,再获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