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度吸引公众广泛瞩目的“生物圈2号”内的第二批总共7名实验人员,于1994年9月17日下午,提前离开了在其中生活了6个多月(计划10个月)的人造小地球.1994年3月6日,来自墨西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尼泊尔的7位科研人员走进了“生物圈2号”,有幸成为这个人造小地球的第二批居民和实验工作者.进驻“生物圈2号”的实验小组成员是:24岁的墨西哥化学工程师罗德里戈·巴列;来自美国华盛顿的35岁的马修·芬恩和亚利桑那州22岁的加德纳·戈弗雷;39岁的英国林业专家约翰·德鲁伊特;澳大利亚34岁的工程师帕斯卡尔·马斯林;30岁的尼泊尔园艺家带拉克·马哈托;还有来自墨西哥的诺韦尔托·阿尔瓦雷斯——罗莫,他负责控制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它占地1.3万平方米,容积20.4万立方米。设计及建设花费了2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达数百万美元。“生物圈2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实验室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相似文献   

3.
格奥尔吉·格列奇科是一位物理学博士,1931年5月25日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1月参加“联盟17”飞船飞行,并与“礼炮4”号空间站对接,飞行29天。1977年12月10日乘“联盟26”号飞船与“礼炮—6”号空间站对接,与同伴尤里·罗曼年科在轨道上度过了96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天空实验室”4号机组人员创下的84天的飞行记录。1985年9月第二次上天飞行,“联盟T14”号飞船与“礼炮7—联盟T13”联合体对接,飞行8天。这时,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位祖父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序号发射八J一间《东方红一号》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遥感_巨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实践二号》卫星《实践二号甲》卫星《实践二号乙》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试验卫星试验通信卫星1 970年生月24日1971年3月3 IJ1 975年7JJ 26日1975年11月26}习1975年12月16日1976年8月30日1976年12月7日1978年1月26日1981年9月20日1 981年9月20日1981年9月20日1982年9月9日1983年8月19 IJ1984年1月29「11984年4月8日播送《东方红》乐曲运行八年多,向地面发送科学实验数据星仁各种仪器工…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 2 0 0 0年 9月 2日上午 1 1时 2 5分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去年成功发射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后又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次用来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箭长约 45米 ,起飞质量2 5…  相似文献   

6.
旋转的圆盘     
2003年9月26日18时~21时30分,山东苍山县城的多数居民目击到一个呈不规则椭圆形的盘状飞行物。它一直在空中原地做圆周运动。根据种种迹象,可认定其为UFO。时间:2003年9月26日18时~21时30分。地点:山东苍山县城。方位:东北部天空。天气:多云,有风(2级左右)。天象:东、西、北多云,看不到星,南天空有几颗星,天顶可见到著名的“夏季大三角”。形状:不规则椭圆形,呈盘状。运动状态:在空中原地做圆周运动。目击仰角:45°~60°。飞行高度:估计可达大气平流层,不少同学反映UFO如月亮似的会“跟着人”回家。光色:呈白色光,发亮。光波:微脉冲光…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3日上午8时57分,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工程师、俄罗斯航天员秋林从空间站上成功地将一个高尔夫球击入地球轨道。此次太空高尔夫表演吸引了世界众多航天迷和高尔夫球迷的目光。本次太空行走是2006年9月第14宇航组进驻国际空间站以来的首次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秋林及其搭档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来说,这分别是他们的第4和第6次太空“漫步”。太空挥杆23日这天上午,秋林及其同伴美国航天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身着130千克的俄制“海鹰”航天服从空间站“走”了出来,在失重状态下,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空间站外部的摄像机记录下了…  相似文献   

8.
9月 2日美国空军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05分,从卡那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大力神34D火箭,发射了一颗能监听苏联导弹试验、无线电、电话等军事和外交电子通讯情况的秘密军事卫星。但由于火箭的第三级未能再次点火,卫星未送入预定轨道。 5日美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用改进的大力神34D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 6日日本标准时间上午8时,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一枚1/4尺寸的H-2运载火箭,火箭飞行正常。苏联同7月7日发射的火卫-1号火星  相似文献   

9.
广角镜     
台湾第一颗卫星升空 1999年1月26日下午7点34分,台湾的第一颗卫星“中华卫星一号”(见下图)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美国“雅典娜”火箭将其送入了倾角为35度,离地600千米的圆轨道。 这颗卫星重401千克,肩负着通信、电离层电浆电动效应(日地物理)及海洋水色照相三项科学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10.
美通用动力(GD)公司于1991年4月19日上午8点30分,从卡纲维拉尔角发射场用宇宙神-人马座火箭发射日本广播协会(NHK)/日本卫星广播(JSB)公司的“BS-3h”广播卫星,然而,因“人马座D-1A”上面级火箭出现故障,起飞6分钟后,地面发送自行爆炸指令,使其炸毁。这次发射失败使NHK和JSB的3频道广播在今年6月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里难以维持。事故是在发射4分44秒后,第一级分离,人马座上面级点火时发生的。其上装有2台美国P&W公司制的“RL-10A-3”液氧/液氢发动  相似文献   

11.
1992年8月11日,韩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韩国星1号”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使其成为世界航天俱乐部的第22个成员。紧接着于9月26日“韩国星2号”科学实验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95年8月5日“无穷花1号”,同年12月23日“无穷花2号”通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起步较晚的韩国航天事业,迅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20日1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上午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的北极,它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分析火星上的水,并且探测土壤是否能承载生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十几个探测器,美国航宇局(NASA)还在2004年的航天  相似文献   

14.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二次试验发射已从10月9日推迟到十一月4日。这是由于9月22日的一次氧化剂溢出事故造成的。这天上午1:15(格林威治时间05:15),当工作人员向位于宇航员座舱下前方的轨道器反作用控制系统前箱加注四氧化氮氧化剂的时候,地面设备上的一个快断阀门发生故障,使2-3加仑的氧化剂从“哥伦比亚”号的右前侧流了下来。由于航天飞机是垂直安装在发射台上的,所以氧化剂向下流了至少有6米长、0.75-2米宽。四氧化  相似文献   

15.
<正>"阿波罗"计划执行过程中,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他们也是至今为止,人类实现登月仅有的12人。这12名航天员分别是:1.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世界登月第一人,1930年8月5日出生,先后参加过双子座8号、阿波罗11号飞行,总计太空飞行时间8天14小时12分钟30秒,舱外任务1次,太空行走时间2小时31分  相似文献   

16.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9月29日上午8时30分乘专机从呼和浩特飞抵北京。记者在西郊机场看到,鲜艳的地毯尽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0月2日下午7点,美国从太平洋上夸贾林岛发射的一个”外大气层击杀飞行器”,以25700千米/小时的相对速度,拦截了他们从美国本土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一枚“兵民Ⅱ”号洲际导弹的弹头。这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首次关键性试验。至此,人们真实地感受到:太空又生硝烟。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6日苏联“联盟TM-2”号宇宙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曾两次参加航天飞行的尤里·罗曼年科任船长,首次参加航天飞机的亚历山大·拉韦金任随船工程师。 2月8日,“联盟TM-2”号宇宙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船上两名宇航员感觉良好。他们将进行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技术工程、医学及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阿姆斯特朗     
作为“阿波罗11”号飞船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实现了美国人的梦想——1961年由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在60年代末把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 1969年休斯敦时间7月20日下午9点56分,阿姆斯特朗从“鹰”号  相似文献   

20.
难说再见 俄罗斯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5时)全体俄罗斯人为坠毁的“和平”号默哀一分钟,此时此刻,他们心里想什么呢? “坠毁的不仅仅是一堆废铜烂铁,坠落的是俄罗斯人民的骄傲” “和平号坠毁后,俄宇航大国的地位消失了。” “以前人家都害怕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怕人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