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渗氮件的性能与渗氮层的化合物相组成和扩散层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渗氮温度和氮势对渗氮层形成与分解的影响规律,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循环氮势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快速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工艺相比,通过周期地控制渗氮温度和氮势变化,快速离子渗氮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渗氮速度和增加材料的渗氮层深,而且使合金氮化物种类明显增多,扩散层中的沉淀硬化物也更细小弥散,有利于改善渗氮层质量和提高渗氮工件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渗碳硬化13Cr4Mo4Ni4VA钢进行渗氮处理后形成复合硬化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硬化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硬化13Cr4Mo4Ni4VA钢渗层碳氮浓度呈梯度分布,从表面到心部组织性能也呈梯度变化,表现出异于传统硬化工艺的组织结构特性。复合硬化层为双层硬化结构,渗氮层组织优异,少无沿晶化合物,析出细小的片状的Mo2N、周期性层状分布的Mo2C以及Cr2(C,N)等合金碳(氮)化合物,在析出相沉淀硬化和碳氮原子固溶强化共同作用下,使复合硬化层表面硬度达到超硬化(70HRC),有效硬化层维持很大的层深,具有优异的硬度梯度及残余压应力场。  相似文献   

3.
某零组件渗氮时,其渗氮层易出现裂纹及剥落的问题。经研究发现,1Cr11Ni23Ti3MoB材料渗氮时,由于渗氮温度、氨分解率过低,导致零件表面氮势过高,极易在渗层内产生大量微裂纹,并会导致渗层表面出现剥落的现象。通过控制渗氮温度、渗氮时间、氨分解率,有效的解决该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角剪切变形层合梁理论,推导出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逆复合二次径向基函数无网格配点法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离散,预测了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将不同材料参数、几何尺寸的层合板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逆复合二次径向基函数离散的三角剪切变形理论在对称复合材料层合板自由振动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不同的活化、预镀镍、除氢温度条件下对渗氮不锈钢零件上的镀银层进行高载荷试验,开展耐磨性、结合力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延长带电预镀镍时间是改善渗氮件镀银结合力的关键因素,并确定了带电预镀镍的最佳时间,对渗氮不锈钢表面镀银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6.
阻抗条缩减边缘散射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欣  王宝发 《航空学报》2001,22(Z1):93-97
首先推导出二维阻抗条带的散射积分方程,然后用矩量法求解其表面电流密度,进而求其散射分布。通过电磁建模,分析了条带不同阻抗分布下的电磁散射特性,从而得到对边缘散射缩减很大的阻抗分布函数,实现对阻抗渐变材料分布的优化,对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综合评定法对硬度法测定渗氮层深度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硬度法测定总渗氮层和有效渗氮层深度由于界限硬度值要求不同,导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同,并对每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和方法下,硬度法测定总渗氮层深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明显小于硬度法测定有效渗氮层深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其原因在于试验测定结果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是硬度法测定总渗氮层深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而硬度法测定有效渗氮层深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却是由计算模型中插入的界限硬度值引入的。另外,采用硬度法测定深度,应注意硬度计工作台移动的分度值和垂直度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疲劳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模糊集合描述应力和强度,探讨了模糊变量与随机变量同时存在时的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提出了当隶属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都是连续函数时的可靠度计算公式,推导出几种不同分布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同时对模糊可靠度与普通可靠度的意义及其区别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结合动力学理论计算,研究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密封用16Cr-4.5Al镍基高温合金在700℃、750℃下长期时效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下合金的晶界碳化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DICTRA扩散动力学软件可以较准确地模拟计算出碳化物在不同温度长期时效中的尺寸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发现合金晶粒尺寸越大,碳含量越高,晶界碳化物长大越快。合金基体中弥散分布的γ′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按Ostwald熟化理论长大速度发生粗化,并会造成硬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射流撞击雾化索太尔平均直径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射流撞击雾化初始形成液膜的特征,推导出极坐标下自变量为极角的液滴尺寸分布函数的解析式,这种形式的分布函数与经典的R~R分布、上限对数正态分布等概率分布函数不同,可以计算任意撞击角下两股相同射流撞击或一股射流撞击壁面边缘在任意极角区域雾化所产生液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计算结果表明,索太尔平均直径随撞击角增加而单调减小;射流直径、射流速度、射流温度变化时,索太尔平均直径也呈一定单调规律变化。本文还结合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式喷注器喷注单元雾化的特征进行了有关雾化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费铸铭  徐志刚 《航空学报》1987,8(10):513-518
本文研究了单向复合材料热导率与基体材料和纤维的种类及纤维的含量和分布的关系,并根据电热相似原理,用混合热阻模型推出了单向复合材料热导率的计算式。用定常热流法实测了纤维含量和分布各不相同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证实了该计算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超声速战斗机横航向模态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彦非  李嘉林 《飞行力学》2000,18(4):33-36,53
首先推导了适用于某第三代超声速战机横航向运动方程的传递函数,然后对三种等效系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选用了效果较好的方法,并验证了计算模型,最后,对某战斗机的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推导了模型正确,控制系统对某点头机横航向飞行吕质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疲劳强度概率分布的统计推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钧利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0,11(6):237-241
 本文就疲劳强度概率分布问题从统计角度出发,利用统计推断方法处理。通过三组较大子样的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与在假定一定的疲劳寿命概率分布下由数学分析方法推导出的理论概率分布完全不同的结论。该法中疲劳强度概率分布与疲劳寿命分布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湍流压力脉动远距离作用理论及其平面问题计算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轴对称流动的计算,并与轴对称湍流射流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轴对称流动计算比用平面计算更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了飞机电网零序阻抗参数的计算公式。对几种不同敷设方式载流导线的零序阻抗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标准值较为接近。这种数值计算方法比传统的解析近似估算方法更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16.
2.5维机织复合材料纬向拉伸过程初始屈服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维机织复合材料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目前对该类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和失效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现象,基于经纱曲面层板纬向纤维和树脂应力相等的假设,建立了2.5维机织结构复合材料纬向拉伸过程的初始屈服条件和屈服准则。通过对2.5维机织复合材料3种结构12个试件进行纬向拉伸试验及文献中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拉伸试验,与计算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中建立的初始屈服准则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树脂横向裂纹是2.5维结构复合材料纬向拉伸过程初始屈服产生的直接原因;2.5维机织复合材料出现纬向拉伸屈服的条件仅和经纱曲面板内的经纱体积含量、纤维和基体的弹性模量及基体的拉伸破坏强度等因素有关,而与经纱曲面板的走向和层数无关。因为组分弹性模量不同,在纬向拉伸过程中,树脂应变高于复合材料的应变。树脂的初始横向裂纹首先发生在纤维密集处,并向富树脂区扩展;裂纹在向纤维方向扩展过程中受到纤维的阻碍而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在碳纤维/铜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锡,一方面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抗磨性;另一方面能显著地降低复合温度。因碳纤维的表面性能和结构的特殊性,锡与铜的原子结构的差异对碳/钢复合材料中锡原子的迁移和分布有较大影响。锡在碳纤维附近的含量不同,与铜形成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相组织,特别是当碳纤维/基体界面区的含锡量高达一定值时,产生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发射光谱法对电弧射流中再入模拟烧蚀边界层的参数分布进行测量,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对气体状态模型的确切了解和实现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辐射测量技术。本文提供了鉴定LTE条件是否存在的可靠方法,介绍了准确测量烧蚀边界层光谱辐射剖面的技术措施。测得驻点烧蚀边界层的温度分布与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二次流理论与端壁附面层理论相关联,提出一种用于预测轴流压气机叶栅通道内的端壁附面层及叶片力亏损的新方法。附面层主流流动采用包含叶片力亏损的动量积分方程,横流流动采用双层速度分布模型,使用二次流分析和有限差分计算方法预测横流外层速度分布,主流流动和横流流动交替计算。用于两种高负荷压气机叶栅的预测结果表明,不仅端壁附面层发展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叶片力亏损发展的预测值也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此外,该方法不仅自动,而且还能较准确地预测S形横向流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视觉的微型飞行器姿态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基于视觉的微型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检测方法,利用机载摄像头获得图像。根据某种准则识别出地平线,进而变换得到飞机的姿态角。文中给出了地平线判别准则及相应的算法和姿态角变换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及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