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1):45-45
9月7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航天(航太)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就航天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戚院士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我国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远景。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5,(6):8-9
航天技术如何创新、如何促进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摆在航天系统领导和专家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4月1日由中国科协和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协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近百位来自航天内外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3.
1军用航天系统发展趋向□□航天技术是人类获取和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当前,社会信息化特征日趋明显,航天技术的重要性也愈加显现。以信息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的来临更使空间成为未来战争中重要的争夺场所。因此,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在认真思考其军用航天发展。其实,从...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于11月1日—6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携最新科技成果共计422项产品参加本届航展,通过宇航,防务,军民融合三大展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在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航天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我国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本刊特约航天信息资深专家,全面回顾和解读2009年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发现和进展,预测航天未来走势,欢迎广大读者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黄海元 《国际太空》1994,(10):11-12
俄罗斯科学技术政策部航天专家尤里A.德热马尔季安,最近在《空间通报》上撰文,评述俄罗斯的航天活动。他说,目前正在出台和实施的大多数航天系统和航天活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航天活动不给予支持或者对航天活动不投入大量的经费是不行的。俄罗斯的领土十分辽阔,因而特别需要发展航天技术,如卫星气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和地球生态监测系统。科学研究是俄罗斯航天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带根本性的哲学问题。空间设施也是国防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实施俄罗斯的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8日,晋中市第二中学宽阔的操场上,显得格外的喧闹,绿绿的塑胶草坪上矗立着两个大型的长征二号F火箭模型和1:1仿真神舟五号飞船模型以及各种不同型号火箭和飞船的模型,它们仿佛是一夜间突然降临的天外来客,深深吸引着众多孩子和观众的目光,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我国航天的辉煌成果和航天技术的无穷魅力。这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8所与山西省晋中市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8.
刘斐 《太空探索》2013,(1):34-37
在珠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实物、天宫神九对接组合体模型、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等重量级展品首次亮相,一系列最新立项研制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地地战术武器系统、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炸弹等展品集中展示,航天技术应用展品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精心准备的航天科技盛宴令广大  相似文献   

9.
航天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把卫星送入太空已经不在话下,载人航天乃至“嫦娥奔月”也早已成行,但要论经济性和便捷性,航天运载器与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空间宝贵资源、或实现人类上天日常观光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人们期待着能够在地球与太空之间快速往返飞行、经济上更为便宜的航天运载器。  相似文献   

10.
晓帆 《国际太空》2010,(2):15-18
50多年来,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航天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演变并没有遵循稳定的发展路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主要经历了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太空探索新构想"。目前,奥巴马政府又计划出台新的载人航天政策,可见,演变过程与总统制的决策制度以及美国保持航天技术领先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航天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载人航天则是人亲自进入外空,进行开发和利用空间的活动。载人航天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为本国的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服务。1载人航天任务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很早就拥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发展航天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国家制订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  相似文献   

12.
卫星通信产业是航天产业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对航天技术和航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卫星通信产业严重依赖美国,虽从业企业数量众多,但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其通信卫星系统发展较为缓慢,通信卫星发展水平与我国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卫星信息侦察、跟踪监察、制导导航及航天兵器的广范应用,促使一支新型的部队——天军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着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第二天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山也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13,(6):54-55
5月21日~23日,以"航天科学技术的新纪元"为主题的第五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协调委员会秘书局常务副秘书长李国平,大会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秘书长米歇尔·康坦,组委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  相似文献   

16.
吴国兴 《国际太空》2003,(12):18-24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与其说是脱落的泡沫材料撞击机翼所致,还不如说是美国航宇局(NASA)长期来不健全的载人航天文化酿成的。美国具有世界一流的航天技术,但其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并不先进,甚至是落伍的,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深刻地揭露了NASA载人航天文化的种种弊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本刊向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推荐吴国兴同志的这篇分析文章,意在警示、启迪和借鉴,以使我国方兴未艾的载人航天工程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15(5):70-70,F003
工艺的成熟与稳定是卫星进入应用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1概述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发展,并带动传统技术的发展。航天产品的形成要通过研究、试验、设计、工艺、加工等一系列环节,...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4,(7):29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曾分别于1991、1994、1997和2000年在香港、北京、澳门和台湾举办过四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弘扬了民族精神,加强了海内外华人航天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前四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将于2004年9月7至10日在中国西安联合举办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将就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1)航天器系统(包括微小卫星、小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天动力学(3)运载系统(4)推进系统(5)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航天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自不待言。随着技术应用和技术孵化的开展,航天产品和服务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太空,参与到"太空俱乐部"中来,人类太空活动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新航天时代里,航天活动的参与主体增多,航天活动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国际航天合作日趋成为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载人航天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解决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工程目标的胜利实现,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展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那么提到出舱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神舟五号和六号航天员使用的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