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多体回收技术在长期在轨运行的侦察卫星中的作用,以及国际上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说明了这项技术在目前中国实施卫星照相详查任务中的现实意义。最后还对应该采取的研制方案作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2.
通信卫星公司(comsat)发表了一项将地球静止通信卫星寿命延长一倍的技术.静止卫星的寿命是由保持卫星在赤道上的固定点的推进剂的残余量决定的.在通信卫星公司申请的这项技术专利中,卫星不是在轨  相似文献   

3.
晓雨 《中国航天》1997,(2):11-14
去年是斯波特对地观测卫星业务投入使用IO周年。1986年2月,斯波特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被送入轨道,从而迈出了这项成功的卫星对地观测计划最重要的第一步。此后,在199o和1993年,斯波特2和3又相继发射。着眼于未来,扩展了多光谱能力并带有宽视场有效载荷的斯波特4卫星将在199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与礼炮号设计局签订了一项合同,拟在1995年用俄制“质子号”火箭发射国际海事卫星-3。这项合同使得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为利用俄制运载工具发射卫星的第一个西方组织。但是,这项计划充满了不定因素。为确保卫星与运载工具的相容性而付出的代价,因卫星上有美国的有效载荷,这项计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装载一台可见光全景相机,首次实现了从太空拍摄地面目标,使中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掌握返回技术的国家。文章回顾了中国返回技术和返回式卫星的发展历程,给出了返回式卫星在航天活动中的地位,描述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技术方案的确定过程,总结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点。文章对返回式卫星研制在中国卫星研制中的历史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展望了返回式卫星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对卫星导航定位及应急通信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功能及导航卫星特点,总结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次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Intec)于1985年9月下旬重申向航天飞机发射通信卫星提供保险。这项业务将赔偿投保者因发射失败或卫星未能入轨而遭受的损失。Intec 的董事长詹姆斯·巴雷特说,这家公司将为航天飞机进入低地球轨道提供保险。保险赔偿费将包括付给美航宇局的用于进行回收或修理被丢弃的卫星这类附加业务所需的费用。9月17日,Intec 发表了一项声明表示不再为通信卫星在轨道上成功地定点和工作并交给用户之前的活动提供保险。人们认为这项声明取消了 Intec 的卫星发射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波带片衍射成像技术在对地观测领域中的发展,论述了光子筛技术的演化历程,并总结了衍射成像技术在国外高轨和低轨卫星成像中的应用,提出了波带片衍射成像技术可使“低轨成像卫星小型化”和“高轨成像卫星高分(辨率)化”的优势,及目前国外在研究波带片衍射成像技术中存在的带宽较窄、薄膜折叠展开方法、衍射透镜面形保持等问题,并对中国开展用于对地观测的波带片衍射成像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国政府将在1994年发射一颗小型卫星,以试验电子侦听技术。这项工作是法国扩展军用航天项目的一部分。这颗称为Cerise的卫星重约50公斤,是由法国阿尔萨斯航天公司制造的。预计它将作为Helios间谍卫星的伙伴进入低地轨道。Helios是法  相似文献   

10.
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是模块化即插即用技术与卫星平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卫星系统,是实现空间快速响应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的概念;分析了即插即用技术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概括了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功能模块、即插即用标准接口、卫星平台总线和系统软件。在传统卫星分系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分解,提出了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功能模块的划分方案。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发展即插即用模块化卫星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集群卫星网络所具有的高动态拓扑、信息异构及灵活组网的特性,使其对信息层面的拓扑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现有的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深入解析集群卫星网络信息拓扑控制内涵的基础上,根据集群卫星网络特点,提出通用的集群卫星网络信息拓扑模型及星地拓扑控制策略,并对现有的卫星拓扑控制算法进行分类说明,根据拓扑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卫星拓扑控制技术在运用于集群卫星网络中的限制条件,最后针对应用需求及技术特点,指出集群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国外激光武器的研究以及对卫星抗激光辐射加固技术的重视,分析了激光作用的机理,提出了研究卫星抗强激光辐射效应模拟和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空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空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动向,重点分析了遥感卫星、中继卫星、通信卫星和深空探测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动向。最后分析了空间激光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从未来技术发展和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航天测控系统卫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郭军海  孙刚 《航天控制》2008,26(1):65-69
针对基于卫星的航天测控系统精度鉴定技术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卫星鉴定的思路和技术途径。在时序比对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利用卫星进行系统误差分离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将比对估计统计方法和"EMBET"自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可行性分析和工程应用充分验证了利用卫星对航天测控系统进行精度鉴定的可行性、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地面3G演进和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发展趋势,以空间段为基础的3G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应该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如何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NGN对于卫星通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IPv6技术的空间应用以及3G业务在卫星中的应用模式,并对IPv6技术在3G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星载相控阵天线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相控阵天线采用现代微波集成技术,在有限的卫星平台空间条件下,实现独立控制的多个点波束,满足未来通信的需求。相控阵天线可以实现波束间通信容量的调整,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波束形状,使用自适应调零的抗干扰技术,这些技术已在国外星上设备中广泛采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介绍了星载相控阵天线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星载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导航星座、移动通信星座和区域覆盖星座的自主导航和自主轨道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实现星座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这为我国发展星座自主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本文介绍了搭载于该卫星的新一代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通过发展紫外高光谱大幅宽高分辨超光谱成像技术,使紫外谱段高光谱大气观测空间分辨率提升一倍,大幅提升气态污染物监测能力,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动驾驶、精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各领域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地基增强技术、高轨星基增强技术和传统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非差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研制了基于低轨导航增强技术的低轨导航增强载荷,开发了基于低轨卫星增强的地面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非差高精度定位软件,并进行了全球首次基于低轨卫星的信号信息一体化导航增强在轨试验。试验表明:经低轨卫星增强后,地面终端用户定位精度优于30 cm。最后,给出了该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未来低轨导航增强系统与其他增强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遥感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志强  蔡陈生  吕旺  沈毅力 《上海航天》2014,31(3):24-33,38
对遥感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给出了国内外高稳定度多挠性遥感卫星控制、快速机动控制、高精度姿态确定、自主智能控制等典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挠性多体卫星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卫星在轨试验和高精度姿态确定等关键技术。讨论了挠性多体卫星动力学建模仿真及地面试验验证,H∞控制、自适应滤波前馈等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卫星结构模态与无干扰力矩在轨辨识,以及基于陀螺、星敏感器及其误差、卫星动力学模型、在轨热变形标定等高精度姿态确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