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余欣的山水画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使得他的作品更显示出醇雅秀润的气质。其绘画在技巧上追求笔墨意味,线条之抑扬顿挫和墨色的铺陈晕染都十分妥贴沉稳,令人赏心悦目。余欣的绘画中的确存在着与传统的气韵生动有血脉联系的东西,这是对于传统绘画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的一种物化表现。他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体悟上是极其敏锐的,他对中国画所拥有的领悟力,以及由数十年砍田耕耘炼就的笔墨功底,使得他可以在当今绘画潮流之外默默地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纷纭的画坛,风格流派之多,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自成一家的智者,冲破规范的勇者,他们为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09,(8)
喜多俊之的创作一直都直面"未来"。在上海这个颇具"未来性"潜质的城市,喜多俊之举办了他的个人设计大展,与大家分享他的"未来观"。7月26日至8月23日,上海空间美学馆展出了喜多俊之的一系列设计作品,包括他与三菱重工合作设计的未来家用机器人WAKAMARU,以及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等世界各大顶级博物馆列为永久珍藏  相似文献   

3.
画为心声     
邓国忠 《航空港》2011,(8):82-83
与花鸟人物、水墨画家邓国忠相识是在他老师家中,他画龄不短更有许多忘年交。按他的话说这样可以多向前辈们学点东西,另外自己年轻也可以帮他们做点事,如办个展览,装裱张画,这使他成为里外好手。邓国忠热情,率直,即使初次见面,也能快言快语陈述自己的主张,为人很好。其实,谈到中国艺术家的自我,用中国文化中常用的"为人"比较好,它是社会伦理意识中的自我,"为人"既含先天的素质又包括后天的品德、思想、学养和气度风貌。正是从这样  相似文献   

4.
对梁漱溟的学术思想、社会实践与人格特质进行宏观审视与全面评价。从他的学术思想、社会实践与人格特质,他的是非、得失与成败,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梁漱溟一生始终徘徊在"学术"和"政治"之间,使他对民族与文化"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有深刻的体认。通过全面评价梁漱溟,可以透视与反观那一代知识分子对民族与文化双重困境下中国的忧患之思。  相似文献   

5.
叶介甫 《航空世界》2011,(11):30-33
1878年,正当孙中山先生12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孙眉在檀香山已开了一座牧场和几间商店,成为一个华侨资本家,乃托人带孙中山前往檀香山.这次行程使孙中山接触了不少新鲜事物,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孙中山从1879年至1882年在英基督教监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毕业时...  相似文献   

6.
小平 《航空港》2011,(10):85
70余幅出自姑苏绣娘之手的刺绣作品,近日,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办的"海派刺绣精品展"上一经亮相,立刻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引来如潮好评的不仅是作品精致的绣面,更有对作品在表现题材上对传统刺绣的传承和创新。在所有的展品中,除了传统的花鸟、山水题材的刺绣作品之外,大量表现人物形象的刺绣作品,尤其给人带来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吴泉棠早年专攻花鸟画,又经中国美院的基本功训练,已得传统绘画之精髓,笔墨功力坚实。20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他的山水画从一开始,便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表现这两个方面,对传统予以改造和突破,注重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印象,强调自己感情的抒发。他没有像古代文人那样去画几无人烟的观念性山水,也没有像他的同代人那样走进名山大川去长林崇岗、旷野高山,更没有像"全盘西化"派那样照搬西方潮流,毁灭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08,(7)
反复品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闻的《周闻山水画集》,一种美感扑面而来,一种"宁静和谐、清逸感人的韵味"和"豁达超越的意境及笔墨灵动、构图严谨、气势磅礴"的艺术魅力令人折服。这是他多年来的执着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感悟,是着意构筑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求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曾海洪  周伟 《航空港》2015,(2):44-48
<正>首届中国木雕、石雕艺术大师评选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主办,全国共有57人获评中国木雕艺术大师,49人获评石雕艺术大师。其中邱瑞坤荣获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称号。邱瑞坤,笔名华文,高级工艺美术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诏安,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1990年起专攻寿山石雕。他从艺以来,将学院画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主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鱼虫,尤擅刻猫,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而这场大战从开始到结束,空军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参战数量之多、活动范围之广、战果之显著,所起作用之大,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空军辉煌战绩的取得离不开背后航空工业的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里,航空科技飞速发展。到二战爆发时,世界各工业强国的航空工业科研与生产水平都已达到空前高度。以美国为例,其在二战期间共生产各型飞机30余万架,而其他诸如英国、苏联、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的飞机总产量也达到近40万架。2015年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本刊特推出"二战与航空工业"系列,对二战期间的各主要飞机制造商及其产品进行系统介绍,希望广大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