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彗星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电荷涨落和静电波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的带电过程,给出了一套自洽的工流体方程组.运用这组方程研究了尘埃电荷的起伏涨落,得到了非磁化均匀尘埃等离子体中静电波动的色散关系.针对彗星空间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特点,讨论了尘埃电荷的涨落对各种静电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6.
7.
Ray Gralak 《飞碟探索》2007,(2):56-56
史汪彗星彗尾里的纹纹路是怎么产生的?2006年11月,史汪彗星意外增亮到肉眼可见的程度,而离子尾也出现了幽灵般变幻的细部构造.离子尾是由太阳紫外线游离的体所构成,并在太阳风的推送下离开太阳.太阳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并深受太阳变幻莫测的磁场的挟制. 相似文献
8.
这片富星场中心处镶着亮边的地方,位于南天航海星座——船底座和船帆座的交接处。这群主要成分是星际云气和尘埃的彗星状云球,距离约有1300光年远,长度则在1光年上下。邻近炽热恒星的高能紫外辐射,除了为云球塑形外,所造成的电离也为它们镶上了金边。此外,这些云球泛流的方向远离船帆座超新星遗骸,因此它们掠过的地方可能也曾受到超新星的影响。云球之内,冷云气和尘埃聚成的团核可能正在塌缩形成小质量恒星,而它们的形成终将造成云球的消散。事实上,位于这群云球右上角的彗星状云球CG30,它头部的小红晕斑,就是由恒星形成初期阶段的高能喷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