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践五号卫星及其飞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  相似文献   

2.
实践五号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到8月8日,已经完成其在轨90天的科学试验使命。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利用其寿命潜力开展平台技术试验。该卫星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新型航天器新技术试验。卫星用户为中国科学院,卫星研制通过招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实施。实践五号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的CAST968小卫星平台的推出和应用。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考虑到现代小卫星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抓住实践五号卫星研制的机会,开展小公用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进行先期试验,同时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国在刚开始研制卫星时,就开始发展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充分利用其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这3…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卫星研制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历经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分别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  相似文献   

5.
以实践五号为代表的小卫星,其研制计划流程有所创新,卫星研制分为方案设计、正检星研制和正样星研制三个阶段。在充分借鉴实践五号卫星研制计划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有效载荷的不同组成特点,并对时间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并行”代替“串行”研制方式的比较合理的研制计划流程。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该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公用卫星平台的首飞试验星,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发射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目前我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将引领我国通信卫星研制和应用进入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在’98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露面的现代小卫星不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记者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仅用两年时间研制的代表了90年代水平的实践五号现代小卫星将在今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国际航天界一般将发射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4,(5):3-4
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1号和搭载的“纳星”1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9.
士元 《中国航天》1999,(8):15-18
今年5月10日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实践5号小卫星顺利升空了。该卫星质量为298公斤,尺寸约为1.10米×1.20米×1.04米,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事件测量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震天动地的轰鸣中,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托举我国最重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飞向太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323次飞行,中国航天以一出"重头戏"完美收官2019年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3月2日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评审会上,评审主任任新民在评审意见上的签字,标志着由20余名院士、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的首肯。该型号出厂评审的通过,使之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今年计划发射星的第一颗。实践五号卫星是该院为中科院...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遥感器交叉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小卫星。针对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遥  相似文献   

13.
在’98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露面的现代小卫星不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记者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仅用两年时间研制的代表了90年代水平的实践五号现代小卫星将在今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国际航天界一般将发射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公斤以下的称为微小卫星。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微机械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10日上午9时33分,随着基地指挥员的一声号令,作为首次执行双星(FY-1、SJ-5)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火箭腾空而起,随着火箭发动机尾焰的喷射,火箭很快钻入太空。火箭起飞后747s,FY-1卫星与运载分离,814.55s实践五号SJ-5卫星与运载顺利分离,SJ-5卫星进入半长轴7232km,倾角为98.8°、偏心率为0.001331的太阳同步轨道。至此,实践五号卫星开始了它的运行工作使命。 SJ-5卫星是一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控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实验、新型航天器技术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卫星从1996年8月开始正式立项,1998年3月完成正检星研制,1999年3月通过出厂评审。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3日20点43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出一声长啸,火光映红了天空。长征五号起飞引发的大地震动,传到数千米之外。随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其托举的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分离,上面级继续将实践十七号卫星送往预定轨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我国于5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一枚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当日上午9时33分,伴随着雷鸣般的轰响,长征四号乙火箭托举着我国自行研制的两颗卫星拔地而起。火...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9月16日宣布,明年“十一”前,清华大学将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发射我国第一颗小卫星———清华一号。清华大学筛选出的8人小组将赴英参与卫星研制。小卫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卫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技术含量高以及研制周...  相似文献   

18.
小卫星星载容错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新一号低轨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重量在1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介绍了其星载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于卫星采用了计算机集中管理方式,为保证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中对硬件使用了双计算机热备份冗余设计,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软件和硬件协同容错设计来实现。卫星的星务管理、遥测、遥控、姿态控制、电源管理、通信控制、轨道控制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介绍了这些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容错设计。创新一号星载计算机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并经过了一年多的飞行测试验证,达到了预定的运行目标,星载计算机圆满完成了各项设计功能,证明了卫星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卫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入轨,开始执行对地观测任务。至今为止,高分三号卫星已经在轨稳定运行近两年,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了48万余景图像数据,有力支持了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高分三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中唯一的民用微波遥感成像卫星,也是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20.
CCSDS高级在轨系统及在我国航天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1989年发布了"高级在轨系统,网络与数据链路:结构说明"建议书,高级在轨系统(AOS)为空间数据系统信息交换与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向下兼容常规空间数据业务。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自1993年开始进行AOS的应用研究,先后在载人飞船有效载荷数管系统、实践五号卫星、863遥科学通用平台以及计划于2003年发射的探测一号、探测二号卫星上采用了CCSDS AOS数据标准。本文将简要介绍CCSDS、AOS标准以及在实践五号卫星、神舟飞船、遥科学通用平台和探测一号、探测二号卫星工应用AOS的情况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