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庾晋  白木  子荫 《国际航空》2001,(12):56-56
蒂托花2000万美元到太 空旅游,成为世界上首位登上太空的富翁,实现了到太空旅游的梦想。远程记者招待会在莫斯科夏令时时间5月4日11时10分,蒂托首次在国际空间站上举行了远程记者招待会,讲述了他的新奇感受。 在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雷达显示屏上,蒂托对记者说,太空生活超乎想象。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已全然发生了变化,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处处都让人感到惊讶。这里的物品,不论大小均需加以固定,以避免自由飘浮。在确保不磕碰的前提下,宇航员可以自由自在地“滑翔”。在专业宇航员看来,这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  相似文献   

2.
蒂托是美藉意大利人,他经营着资产超百亿美元的大型公司。今年4月23日,蒂托花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太空舱进行了7天的旅行  相似文献   

3.
帮我找错     
这正四面体框架式的东西是什么?国外一个网友发来这张图片考我。我告诉他,非航空航天类的东西并非本人专业,但那伙计竟然说这东西并未超出我的所谓专业。艾菲查了许久,也没弄明白。亲爱的读者,您知道这是什么?如果您知道,就请把答案写信寄至:北京市学院路37号航空知识杂志社王亚男收,邮编100191。也可以发送E-mail到 hollyduke@163.  相似文献   

4.
帮我找错     
这是国外博物馆保存的飞机轮胎,我说这是某种飞机拖车的轮子,但有的同事说我搞错了,还说这是历史上一种特别有名的飞机的机轮,其实看看这机轮的布局,就应该能判断其型号。可以是我的确不知道,难道我错了?这究竟是什么飞机的轮子,您知道么?如果知道,那就请把答案写信寄至:北京市学院路37号航空知识杂志社王亚男收,邮编100083。也可以发送 E-mail 到  相似文献   

5.
用计划经济来发展民机是走不通的,一味强调用户第一也不是万灵的,想通过国际合作来建立独立的民族航空工业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已走过了太多的弯路,已付出了代价不菲的学费,现在已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趟过去  相似文献   

6.
赵艳 《北方航空》2002,(4):21-22
前几天在路上碰到一个朋友,他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教书.他又问我在教什么课程,我说期货学.听到我的回答,他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就又问道,"期货合法吗?期货的风险是不是很大?与投资股票相比哪一个更好些?"我已经无法记清这是第多少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这几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对期货的普遍存在的好奇与疑惑.  相似文献   

7.
明天就要作飞行表演了,我和飞行员王金大等空勤人员商量飞些什么项目的动作.王金大心情激动,提出除正常的起飞降落以外,要进行一次超低空通场飞行,高度为100米.我不同意做这样的冒险动作,虽然我对这架飞机的高、低速风洞试验结果心中有数,但在这样众多的观众面前作这种高难度动作,心里似乎还不扎实.一旦遇到操作上的失误或对高度判断不准确,或者正好遇到一阵下降气流,飞机就可能出事.那样,不光是飞机粉碎,整个工程也将被"枪毙".政治上的影响更无法估计.所以我提出至少高度在200米以上.我还对王金大说,高度为100米与200米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是差不多的,现在进行这样的表演动作冒的风险太大,似乎有些不值得.英国范堡罗、法国布尔歇机场的飞行表演,表演成功,观众兴高采烈,一旦失误,机毁人亡,这类事例已不少见.  相似文献   

8.
春天往事     
那天我为什么要突然的站到走廊上去呢?是因为屋子里开会的人抽烟太呛,要站到走廊上去透透气,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呢?我记不清了.反正那天我站到走廊里.好象先上了趟走廊尽头的厕所,然后顺便把手伸到了自动烘干机下面,那嗡嗡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很是巨大.把手拿开之后,那声音骤然停止,世界一下子重又恢复了先前的寂静.那几分钟里,我就那么一个人站在烘干机面前,不断的重复伸手缩手的动作,那声音也就一次一次的响起又覆灭,我抬眼注视了一下镜子里的自己,然后又面无表情的走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航空港》2005,(1)
荷兰是一个小国,但是也是一个农业强国、经济强国、技术强国和教育强国。记者在欧洲采访的时候,很荣幸访问到在欧中交流领域工作了10年的专家,欧中经济技术合作基金会秘书长王涛。找准定位,在挑战中激发潜能问:请简单谈一下贵基金会和您的个人的经历,是什么促使您要搭起这座欧中桥梁?这可以追溯到1991年,恰逢印象派大师梵高逝世一百周年,荷兰外交部举办梵高作品世界巡回展,当时,我在厦门担任一家荷兰公司驻中国代表,在了解这个信息后,我极力推动最终促成荷兰方面把厦门也作为巡回展目的地之一,社会各界对这个展览的反响很热烈。在改革开放初…  相似文献   

10.
据航天界有关人士表示,继“神 舟号”飞船去年成功发射后,中国第 二艘空舱载人太空船正在紧锣密鼓进 行发射前的技术调试准备工作。 第二艘空舱太空船与前艘相比, 仍然是按3名宇航员的空间配置,但 整船重量大为减轻,舱内操作更为便 捷,电缆布置更显科学实用,这为今后载人太空船总体指标的提高打下良 好基础。 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宇宙飞船的载人飞行的准备,宇航员培训进展顺利,宇航员在磁辐射、流星雨、失重等恶劣的太空情况下如何有保障等课题正在抓紧研究。中国已成立模拟太空环境的试验室,并开始自行研制太空衣、太空食品。 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