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新一代模块化航电系统的飞机刹车控制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系统(IMA)已成为机载航空电子设备系统的发展方向。航电设备系统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其职能,传统上一些非航电系统的处理功能,如空调、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系统也综合了进来;而且,由于采用开放系统结构,无论增加功能或改进都比较容易。基于航电设备的飞机刹车控制已经成为必然,单独的分立的刹车防滑控制装置或控制盒不复存在,其职能宿主于航电系统。本文概述了综合模块化航电设备(IMA)的基本概念,着重论述新一代航电设备的飞机刹车控制架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用飞机机载维护系统是飞机信息集中和处理的中枢,机载维护系统的先进性决定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的先进性。随着机载电子化技术的发展,主流的民机机载维护系统的基线功能主要包括中央维护功能、飞机状态监控功能以及通信管理功能。对实现上述功能所需的基线功能及架构开展研究,对指导国产民用飞机机载维护系统设计、提升飞机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以民航飞机对高速、宽带、实时数据传输需求为导向,开展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民航飞机宽带卫星通信上网系统应用需求分析和机载宽带卫通系统架构设计,突破机载宽带卫星通信设备及相控阵天线关键技术、适航取证,实现机载宽带卫星通信设备及天线国产化,实现典型民航应用示范,为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民航飞机宽带卫星通信上网系统应用服务在民航领...  相似文献   

4.
马振洋  左晶  史春蕾  冯嘉诚  刘旭红 《航空学报》2020,41(7):323538-323538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高强辐射场(HIRF)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飞机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机载电子设备屏蔽效能的测试与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TCA/DO-160G和GJB 5185—2003建立HIRF的测试环境,在该电磁环境下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屏蔽效能的测试,分析了不同测试位置、不同入射面以及不同极化方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获得了机载通信设备的主要耦合通道,并针对不同耦合通道提出了通用性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机载电子设备HIRF的测试以及屏蔽体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航空通信主要是依靠语音通信,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语音通信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数字通信,即数据链通信技术.飞机通信寻址报告系统(以下简称为ACARS系统)就是为了实现数据链通信功能而设计的.本文以文字说明和图片的形式,介绍了机载ACARS系统的数据链通信功能及其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洪烈 《飞机设计》2009,29(4):56-59
根据改装机载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某型搜索引导飞机改装的实际经验,分析了机载电子设备的干扰因素,对改装机载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旨在对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进行综合性调研,并且对各种主要的系统架构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过程,形成对系统设计的支持。对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的调研内容覆盖: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实现和可应用的条款和规范。另外,还介绍了通信导航监视/ 空中交通管理(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urveillance/ 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CNS/ ATM)概念,并对其中与机载数据链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针对民机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设计要点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及其在飞机上的安装方式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已经引起各使用,研制单位的重视。ATR(航空运输机无线电设备Air Transport Radio的缩写)标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机载总线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丛伟  顾文灿 《航空计算技术》2003,33(1):110-111,115
针对我军引进的新型飞机,使用航空机载总线及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论证并设计了虚实结合的机载数据总线的通信仿真系统,构造了具有远程通讯能力的飞机内部设备连接、分析、研究、实验、测试的通用平台。  相似文献   

10.
某型飞机地面工作站自主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型飞机地面工作站含飞参和客观检查系统(COK)战斗使用两大分析系统.飞参分析系统用于分析与飞机发动机相关的、涉及飞行安全的参数,以此评估飞机及机载设备的安全工作能力,及时发现隐患,保证飞行安全,COK战斗使用分析系统用于分析机载记录存储器记录的参数以及机载视频记录系统录制的视频,以此评估飞行员和机载电子设备完成战斗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军用飞机区别于以前飞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在美国国防部军费削减的情况下,美军正通过现役飞机航空电子设备改进这一有效途径来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目前正在实施的改进项目有: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先进战术机载侦察系统和直升机飞行员助手系统。涉及改装的飞机有:F-15和F-14D战斗机,AH-64(“阿帕奇”)和H-60(“黑鹰”)直升机,E-2C和E-3预警机等。  相似文献   

12.
张昕 《江苏航空》2010,(1):41-42
<正>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简称为ACARS(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是一个可寻址的空/地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通过机上第三部甚高频通信系统(VHF)实现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交换,使飞机作为移动终端与航空公司基地相连接,从而加强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监控能力和指挥能力,在维护、运行和商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现在大多数民航客机所必须安装并保证其工作正常的电子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航空公司和民航有关部门在选购飞机的决策过程中,除了注意对飞机、发动机的选型,也越来越注重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全面分析评估。选装哪些电子系统?选用哪种型号的电子设备?这些问题已很难再通过简单的权衡来解决。为了能引进最适合公司机型的理想电子设备,人们应用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方法,以下对应用层次分析原理评估机载电子设备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航空公司大多采用ACARS通信系统(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进行空中通信服务.但与陆地通信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传输速度慢而且成本高,成为目前影响飞行数据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MRO软件供应商已开始开发机载无线通信系统,试图改善以往缓慢、昂贵和复杂的空中无线服务,使飞行中生成的重要维修数据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高效率实现传输.  相似文献   

15.
在大型飞机上解决通信系统电磁廉容性问题的几种措施刘志春(空军第三研究所)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飞机应运而生,机载电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所占用的电磁频谱越来越宽,所传输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而机上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亦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IEEE-488总线、测量仪器和计算机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对机载电子设备实现自动测试及故障实时自动诊断的自动测试系统,以及主要由自动测试系统组成的机载电子设备测试方舱。该方舱主要用于内、外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测试、校准、定检、故障诊断及恢复。  相似文献   

17.
介绍双发(Twin-engines)系统的战斗机的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是管理飞机的供电系统的航空电子设备,是飞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肩负飞机安全的使命。为了提高控制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放弃传统的模拟方法,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对飞机供电、配电系统的管理。在设计中为了提高可靠性,使用主动复制的容错技术,设计了双余度控制器,在发生单通道错误的情况下,整个系统能够正确工作。对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容错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双余度系统的管理策略、同步控制机制、余度管理和故障综合、信号比较监控和通道切换逻辑。  相似文献   

18.
ACMS系统发展现状飞机状态监控系统(ACMS)是建立在先进的机载数据采集、通信设备、空地数据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全新的飞机状态监控系统。机载数据采集和空地数据通信系统在国外部分航空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特别是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状态监控。一些航空公司已经摒弃了使用飞行机组记录参数进行发动机状态监控的方法,而改用空地数据通信系统。不但应用于像B747-400这样的新型飞机,甚至推广到DC9/JT8D这样的老飞机、老发动机组合上。国内航空公司对飞机机载数据系统的应用尚十分有限,个别机…  相似文献   

19.
机载通信导航设备需要在多个频率点工作,因此要进行频率调谐。频率调谐技术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机载电子设备发展水平高低。笔者对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的频率调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电子设备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对冷却散热技术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用于机载电子设备的风冷、液冷以及其他新型冷却散热技术,阐述了各种散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讨了未来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液冷必将取代风冷成为机载电子设备的主要冷却散热方式。未来机载电子设备还将采用混合冷却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设备的热性能,提高机载电子设备综合化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