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美俄两国载人航天安全性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两种方法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在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载人航天安全性定量评估方法提出了建议,以提高安全性评估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海事卫星系统在载人航天数据中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志坚  翟政安 《宇航学报》2003,24(3):268-272
对海事卫星系统用于载人航天器数据中继的基本方法及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从海事卫星系统的构成、链路能量和天线跟踪等方面论证了使用海事卫星系统中继载人航天数据的可能性。论述了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提出了采用导频接收机来实施多普勒频移补偿的解决方案。最后认为使用海事卫星中继载人航天数据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载人航天器的测控通信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李明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1):61-64,F003
2004年6月下旬我们对俄罗斯航天控制中心和俄罗斯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了考察访问,在考察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维,为今后电子对抗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通过对国外载人航天事故统计,分析各种空间环境条件对航天器及航天员的影响,阐述了空间环境试验对提高载人航天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提出为了提高载人航天的可靠性,应进行充分和严格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6.
纵览对地观测卫星与载人航天领域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系统应用的角度,评述空间磁记录器的特性,简介各种典型空间记录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磁光盘、固态存储技术在空间的应用,展望了国外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数据存储要求与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29-229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日前在京揭牌成立,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全面启动。该中心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是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工作研究、咨询和支撑机构,旨在发展成为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研究高层次、高水平的智囊,权威、专业的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交流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8.
俞尧荣 《中国航天》1992,(10):34-37
载人航天中,航天员的医务监督和医务保障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医学问题。本文概述了对航天员的医务监督、医务保障及航天医务监督与医务保障用设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9.
概率风险评价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概率风险评价技术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概率风险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目标定义和系统分析、初因事件识别、事件链建模、故障模式确定、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型的量化和集成、不确定性分析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通过一个航天器推进系统的示例说明概率风险评价技术的分析结果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国外载人航天工程中遇到的人机与环境工程问题及国外人机与环境工程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过程,指出在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急需加强人机与环境工程的研究工作,对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工作作了回顾总结,提出了一些有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以出舱活动某试验中,航天员系统与飞船系统间舱压数据接口通信的设计和实现为例,探讨了通用数据通信机制在载人航天信息监测和通信中的应用。该接口模块基于动态数据交换(DDE)设计,实现1帧/s采样,正式试验连续运行超过6h,数据量累计691200byte,通畅无阻塞,顺利地完成了舱压数据的采集通信任务。实践证明,基于DDE通信的接口设计,可以扩展到载人航天任务其它软件产品间的数据交互应用中。  相似文献   

12.
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及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及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标定、数据采集、试验数据分析处理、发动机性能预估、参数辨识及试验数据库管理功能。由于采用了发动性能预估和参数辨识的方法,使用该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试验效率和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3.
王晓斌  古伟 《航天控制》2012,30(4):68-72,96
结合航天产品研制特点,针对研制过程产生的大量不同种类试验数据,提出了试验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组成与基本要求,解决试验数据有效便捷使用、深层次价值挖掘问题.从整体设计角度,对系统设计思想、软件架构技术( B/S,C/S)、数据库技术(ORACLE,SQLSERVER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设计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开发平台、技术手段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采用B/S软件架构和“富”客户端技术构建的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试验数据分析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天基可见光(Space-Based Visible,SBV)传感器监视地球同步带为背景,分析了影响SBV传感器观测数据的各项误差源,给出了监视卫星星历误差和监视卫星与监视目标时间同步误差对SBV传感器观测数据误差预算的计算方法。在对各项误差进行仿真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SBV传感器观测数据仿真结构与流程,并定量分析了各项误差对SBV传感器观测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研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简述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它的突出优点和相应的对用.户航天器的要求,重点剖析了研制中继卫星带来的共性难点和在总体设计上的特殊性,介绍了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的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并对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航天器轨道确定中,观测数据处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介绍了以MATLAB对轨道确定工具箱Orbit Determination Tool Kit(ODTK)进行脚本控制的方法和步骤,并以最小二乘法为例,进行卫星轨道确定精度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算例分析,表明利用MATLAB与ODTK进行联合仿真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卫星轨道确定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遥感载荷下行数据流设计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遥感载荷地面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对遥感载荷数据流模型描述和任务指令建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构建的系统通过配置能够适应不同遥感载荷数据流结构,具备通用性。系统主要处理节点采用刀片服务器完成运算,各个处理节点之间松耦合,实现了插件式部署,可供多节点复杂结构处理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继测控链路计算是进行中继测控链路性能分析的重要手段。就任意可视弧段而言,中继终端和中继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引起部分链路参数随着时间和位置动态变化。文章提出了一种中继链路动态分析与计算的方法,建立了中继链路动态通信方程,最后以中继终端和天链一号01星某仿真可视弧段为例,进行了中继链路的动态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文章的链路计算与分析方法实际可行,对于中继终端实际工程应用和在轨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现有航天器载荷数据处理软件灵活度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级解包预处理策略以及并行处理调度算法的多格式载荷数据处理与管理平台。通过在某卫星的载荷试验数据处理与存储管理任务中的应用,验证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多种格式的载荷数据并行处理与统一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适用于微小卫星的测控数传一体化射频直接调制发射机方案,并基于FPGA平台设计完成发射机数字基带系统。基带系统采用测控标准调制(NRZ-DPSK-PM)和恒包络调制(GMSK、根升余弦(O)QPSK调制)方式,多种参数和滤波系数可重配置,支持不同速率的统一S波段测控和数传通信,灵活性高,可作为微小卫星测控数传系统的通用数字化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