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轴转台是测试惯性元件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对惯性元件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测试转台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三轴转台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基于PCI-7354运动控制卡和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案,应用PCI-7354运动控制卡的伺服控制,通过系统调试完成了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转台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测试转台在保证自身的可靠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对其测试产品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电磁兼容的设计是转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方面。本文对一种使用交流无刷电机和PWM驱动方式的伺服转台系统,分析了伺服转台电磁干扰产生及传播途径,讨论了对伺服转台电磁兼容的设计,并对伺服转台调试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介绍的双极并行D/A转换器是用于QxT-01型数字式倾斜模拟转台中的主要部件之一。该转台是一台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高精度多功能转台,转台的控制系统中需要一精度较高的D/A转换器,将数字控制信息转化为模拟电压,控制直流力矩电机,实现其高精度自动定位和伺服跟踪。  相似文献   

4.
单轴数控转台用16位双板机 Z8000ExerciserⅡ实现 DDC 直接数字控制,并将它直接与转台测角系统和伺服回路一起组成位置团环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 DDC 直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对实现系统工作方式的软件编制进行了探讨,另外还简要介绍了 Z8000微处理器。  相似文献   

5.
在惯导测试设备中,如伺服转台,低速转台,极轴转台等都具有速率控制功能,以精确地提供 n 倍地球速率进行转动。这在陀螺进行翻滚试验和陀螺仪灵敏域及输出线性度测试中是必须的测试条件。数字——相位模拟速率控制系统,是获得此功能的一种适用的系统,它具有数字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试验设备(转台)的各种软件接口应用特性,介绍了根据转台控制系统需求及用户需求确定软件接口方案,给出了转台用软件接口的数据交换方法,探讨了转台控制系统软件接口的通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国内主流实时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xPC快速原型的基本原理,构造了液压飞行转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现了某型液压飞行转台的实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在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三轴飞行模拟转台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框图和系统设计要求,以及该转台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陀螺伺服测试,由于能真实的模拟陀螺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中的工作状态,而被广泛的应用,对于惯性级平台式陀螺来讲,优为如此。陀螺伺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陀螺的长期漂移性能和漂移系数分离。本文在建立双轴陀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转台上进行漂移测试和极轴翻滚的试验方案;分析推导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条件下,陀螺漂移测试和漂移系数分离的数学模型方程。本文分析推导的结论,是进行陀螺伺服测试的理论基础。该结论也经过了单轴伺服漂移测试的实际验证,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摩擦情况下三轴飞行模拟转台QFT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轴飞行模拟转台是用于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的高性能位置跟踪和速度跟踪的一个重要设备。摩擦力和不确定性是三轴飞行模拟转台伺服系统的主要特性。在基于转台的动态和静态非线性Stribeck摩擦模型描述的基础上 ,考虑转台伺服系统的实际不确定性 ,设计了QFT鲁棒控制器 ,并给出了仿真和实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液浮磁悬浮摆式加速度计的研制主要包括高性能铍材结构设计和工艺、磁悬浮稳定支承、高精度温控补偿及高精度伺服控制等关键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特点,可应用于航海、航天、航空等多种领域的惯性系统,并直接决定着导航和制导系统的性能和精度。结合液浮磁悬浮摆式加速度计高精度伺服控制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18位A/D采集、具备浮点运算功能的TMS320F28335[1-5]、半桥式力矩驱动电路等硬件设计的数字伺服控制技术,为液浮磁悬浮摆式加速度计提供高精度伺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火箭发动机喷管刚度低、伺服系统呈半闭环结构导致的伺服系统谐振和快速性之间难以调和的问题,以上面级电动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机构参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振抑制控制方法,引入力矩反馈使伺服机构具有力矩控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力矩反馈控制方法具有比陷波算法更优的谐振抑制能力,运算量并未增加,且涉及的参数均可通过测试得到,调试难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轻质化燃油系统结构,基于电调燃油变量泵的航空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构建了柱塞泵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油泵出口燃油直接输入电液伺服阀;建立了电液伺服阀线性化模型。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了电液伺服阀工作特性,并得到了其适应性模型;在航空发动机特性半物理试验系统上,对斜盘位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物进行了验证试验,并与航空发动机模型一起构成了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变输入压力的燃油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有效可行,变量泵工作稳定可靠,电液伺服阀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工作状况;基于变参数PI控制算法的转速闭环控制初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伺服系统采用的角度传感器进行AD采样和换算后得到电机速度,无法很好满足速度实时性要求.同时位置反馈元件线性度低、反馈信号易受干扰,因此导致伺服系统稳定性很难保证。结合目前伺服系统存在速度闭环差、结构转换效率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伺服电机与减速机构、旋转变压器一体化设计的方案。通过试验证明,该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最高可达16bit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符合未来电动伺服系统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 particular incremental motion control problem, which is specified by the trapezoidal velocity profile using multisegment sliding mode control (MSSMC), is proposed to control a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First,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PMLS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Second, a field-oriented control PMLSM servo drive is introduced. Then, each segment of the multisegment switching surfaces is designed to match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trapezoidal velocity profile, thus the motor dynamics on the specified-segment switching surface have the desired velocity or acceleration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trapezoidal velocity profile.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implemented in a PC-bas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by som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一代工业数控系统对交流伺服驱动控制系统提出的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功率伺服驱动模块。该模块集栅极驱动、功率变换、信号传感、电路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重点研究了功率开关器件MOSFET的驱动电路和过压、过流及过温保护电路,详细说明了各保护电路结构及参数的优化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伺服驱动模块具有体积小、驱动能力强、功率密度高、功耗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l-proportional (IP) controller with on-line gain-tuning using a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 (RFN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mover position of a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PMLSM are first described in detail. A field-oriented control PMLSM servo drive is then introduced. After that, an IP controller with on-line gain tuning using an RFN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mover of the PMLSM for achieving high-precision position control with robustness. The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train the RFNN on line. Moreover to guarantee the convergence of tracking error for the periodic step-command tracking, analytical methods based on a discrete-type Lyapunov function are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varied learning rates of the RFNN.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implemented in a PC-bas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by som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ccurate tracking response and superior dynamic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due to the powerful on-lin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the RFN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on-line gain-tuning servo drive system is robust with regard to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灵敏、分体式小型电动舵机系统。首先分析了电动舵机的组成与功能,并分别从舵机结构、控制算法两方面对舵机系统的性能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针对舵机高灵敏度的性能要求,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相应仿真。最后经过试验验证,电动舵机满足了高灵敏度的指标要求,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旋转电动舵机的控制输出中存在的系统振荡问题,针对电动舵机中连杆及摇臂等传动结构导致的非线性不确定特性,文章通过建立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根据其位置变化量及速度变化量关系,确立了控制输出与实际输出在传动过程中的正逆运动学方程,分析了传动机构运动时所引入的非线性环节,并提出了通过修正传动参数来补偿非线性的影响,为伺服系统的分析及控制器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舵机系统的控制性能与控制精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插装式二维(2D)伺服阀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晋飞  陈烜  鲁鹏勇  阮健  常亮 《航空学报》2019,40(5):422590-422590
针对传统伺服阀导控级和功率级平行放置而无法实现插装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插装式二维(2D)伺服阀,其特点在于:先导级和功率级集成在单个具有双自由度的阀芯上;力矩马达与阀芯同轴连接,并安装在阀芯末端。通过力矩马达直接驱动阀芯转动,然后利用伺服螺旋机构放大功率并驱动阀芯直线运动,从而控制输出流量。同时可以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LVDT)进行检测阀芯位移,实现位置闭环控制以提高阀的控制性能。为了探究其开环特性,首先建立力矩马达和2D阀的数学模型,求得其开环传递函数;然后,通过仿真了解关键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最后,进行实验研究,验证该阀设计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在满量程输入的情况下,该阀开环时滞环为5%,分辨率≤ 1%,响应时间为10 ms,动态频响为35 Hz;闭环下性能显著提高。插装式2D伺服阀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响应快和控制精度高,在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