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采用严格控制焊接应力和方向、焊接顺序、焊接位置、刚性固定及局部自由收缩焊接等方法,对材料为20CrMnSiA的多功能发射平台后梁型架结构进行施焊,焊接完成后达到了后梁设计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高精度台阶式深斜孔的加工二艺方法。通过对几种工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了利用键槽铣刀,先在零件圆柱表面加工出一完整平面之后,再利用专用刀具加工出台阶式深斜孔。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后组合加工工艺方法 ,对大型薄壁密封舱的装夹、大型密封面的加工、大尺寸密封槽的加工、舱体对接密封孔的加工等工艺难点 ,给出了具有先进的、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并通过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后组合加工工艺方法,对大型薄壁密封舱的装夹、大型密封面的加工、大尺寸密封槽的加工、舱体对接密封孔的加工等工艺难点,给了了具有先进的、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激光深熔焊接温度场分析对于焊接应力、变形与接头组织性能预测,优化焊接工艺,保证焊接结构的制造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激光深熔焊特点,采用组合热源模型与瞬态有限元方法,通过确定合理的能量分配系数,依据熔池边界准则,对钛合金T型接头激光深熔焊的三维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TC4钛合金舵面真空扩散焊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三维热-结构耦合模型,计算焊接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通过比较得出:在温度930℃,保温100min,压力3.5MPa条件下焊接效果最好。并采用此工艺参数开展了钛合金舵面整体成形研究,通过微观金相组织及扫描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焊接界面成形良好,界面物相组织均匀分布,而且在焊接过程中保持了母材本身性质,满足技术要求,大幅度减少实验试错次数、缩短型号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7.
基于SYSWELD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新型战术型号铝合金联装架为产品对象,选取支撑框配对组件、弹位组件和立方体组件为典型结构件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数值模拟,以期表征铝合金联装架焊接过程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趋势。结果表明:焊缝及其附近热影响区的Von-Mises应力较高,甚至超过了5A06铝合金材料的常温屈服强度;支撑框组件焊后最大变形出现于长矩形管中央,约为6.44 mm;弹位组件的焊接变形整体表现为凹向三维结构内腔,焊接变形也多集中在长矩形管上,最大变形约为5.21 mm。另外,采用对称分散焊过程产生的焊接变形量小于逐条焊缝焊接过程,但焊接残余应力趋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介机匣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难点,重点对薄壁焊接件的装配焊接、变形控制进行了论述。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一套适合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薄壁件加工变形难题,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9.
对全尺寸不锈钢精加工法兰模拟试验的拼焊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法兰主体部分焊接采用加一短段和分三段退焊的焊接次序,可有效的控制主体部分焊接引起法兰平面度的变化;通过调整法兰内外侧焊层厚度及内外侧加焊层的措施可控制法兰圆度的变化;通过预留间隙可控制法兰周长的变化;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及锤击的方法可以控制由于高颈部分焊接引起法兰平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深孔加工技术是一项仍在发展的综合技术。深孔加工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加工难度主要体现在精加工工序上。深孔加工分为内排屑和外排屑两大类,不同的工艺选用不同的排屑方式。本文作者对难切削材料、深孔精密加工,加工实时监测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阻缝焊方法对航天推进剂贮箱用0.086 mm厚不锈钢网片(022Cr17Ni12Mo2)和1 mm厚不锈钢支板(1Cr18Ni9Ti)进行搭接缝焊工艺试验,通过控制不锈钢支板变形量和网片变形张力,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密封性和内部质量,解决了接头组合材料厚度比大于10:1和焊缝宽度1~1.2 mm的不锈钢薄板缝焊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缝焊过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保证了焊缝密封性;采用专用工装对缝焊过程不锈钢支板变形进行控制和焊后校形处理,可有效控制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通过缝焊过程网片表面张力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网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发射梁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刚性差,焊接时易产生多种复杂变形。通过建立发射梁数学模型来计算焊接变形量,作为焊接时预留收缩量及反变形量的依据,采用可靠的焊接方法及工艺装备,有效地控制了发射梁焊接变形。应用VSR时效技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稳定了产品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推广应用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这一崭新的焊接工艺技术,选择压力容器行业广泛使用的16MnR低合金钢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分析确定出最佳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最后完成试件的焊接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用于容器生产中。通过试验,用此方法所焊的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高于标准规定的下限值,焊缝的使用性能良好,可保证产品焊接质量,同时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此方法适合于16MnR低合金钢的焊接,可推广应用于压力容器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丁凤英  邹裔 《火箭推进》2001,(3):39-41,38
研究了在环形工件端面加工斜孔的工艺方案,设计并制造了利于排屑并能进行快速深孔加工的电极,给出了工件翻转180°后刀具移动到孔心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子束焊方法对7A09铝合金进行焊接,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对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焊缝表面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为了进一步改善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以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接头微观分析显示,焊态下接头熔合区由柱状晶和等轴状枝晶组成,初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共晶组织。在焊接过程中添加圆形电子束扫描,可改善接头焊缝成形,细化焊缝晶粒。接头经过焊后热处理,晶界初生相减少,较多的强化相η′(MgZn2)等在接头焊缝区析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热处理后接头的拉伸强度达 400.6 MPa,为母材拉伸强度的80.8%。拉伸断口扫描观察显示,接头断口表面分布有许多大且深的韧窝,呈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钛合金舵芯的电子束焊接工艺试验研究过程。分析了舵芯蒙皮与骨架的接头形式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与变形控制问题。结果表明:真空电子束焊接的钛合金舵芯焊缝外观成形良好,内部质量好,焊接变形小,焊后构件的形位公差能够达到图纸要求,是焊接钛合金舵芯的一种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某型号产品发射装置过渡段施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根据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特点,以及结构本身的刚度、稳定性等影响焊接及焊接变形的因素,设计装配、焊接、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置,调整零件组焊前的加工尺寸和加工余量,最后按设计文件要求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束焊方法对7A09铝合金进行焊接,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对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焊缝表面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为了进一步改善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以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接头微观分析显示,焊态下接头熔合区由柱状晶和等轴状枝晶组成,初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共晶组织。在焊接过程中添加圆形电子束扫描,可改善接头焊缝成形,细化焊缝晶粒。接头经过焊后热处理,晶界初生相减少,较多的强化相η′(MgZn_2)等在接头焊缝区析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热处理后接头的拉伸强度达400.6 MPa,为母材拉伸强度的80.8%。拉伸断口扫描观察显示,接头断口表面分布有许多大且深的韧窝,呈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发射支架,体积4080×2060×2400(mm)。重1.8t、焊接装配后要求尺寸精度纵倾角15°_(-1)~(+3)横倾角0°±6°;其余尺寸公差均为0.5mm。经研究分析影响变形的因素,提出按应力分布状况将整体焊接构件分解成若于小部件分别施焊控制变形量,然后总装焊接组合,又利用振动消除应力技术代替热处理消除应力技术,平均消除残余应力34.9%(12.2%~62.2%),不仅消除了残余应力,同时还增加了焊接构件的抗变形能力,避免了焊后整体机械加工,解决了小厂没有大设备的困难,缩短了制造周期,节省了费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无中间层的扩散焊接方法进行7715D钛合金连接,在不同焊接温度、扩散压力、保温时间等参数条件下进行工艺试验,分析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选的扩散焊工艺参数为焊接海床1 193 K,扩散压力5 Mpa,保湿时间120 min,其接头抗拉强度可达653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