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介绍一种满足IRIG标准的FM- FM 调频信号源。根据试验结果,证明这种信号源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在各类符合IRIG标准FM- FM 体制遥测接收机的研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钉 《空载雷达》2005,(4):74-7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雷达目标模拟器,它具有产生高、中、低重复频率和线性调频与非调频信号等多种脉冲调制波形输出的能力,并且距离变化和多普勒速度相关,可以较好地满足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调试对模拟信号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建宇 《上海航天》2005,22(4):56-59
为解决用于直接模拟式频率综合器、锁相式频率综合器跳频时间测试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调频控制器、合成信号源混频器和示波器等进行测试的改进方法。给出了测试原理和条件。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适用于不同的频率综合器,且不影响综合器的正常工作,能真实反映其调频时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定标是星载遥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我国海洋卫星星载微波散射计的定标概念、主要误差来源及拟采用的定标策略与方案。重点提出内定标信号源的两种实现方法,并通过比较的方法介绍了两种定标信号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DDS+混频+倍频”方式,设计研制一种带宽为1200MHz的线性调频信号源,用于机载SAR。该设计在DDS信号产生部分运用高频率的外部时钟方式,获得了更好的杂散和噪声特性。在混频倍频环节,使用高本振混频器进行混频,抑制带内杂散,使用带通滤波器抑制带外杂散,取得了较好的杂散。实测结果表明,该信号源满足机载SAR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星载微波辐射计是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的重要微波遥感仪器,计算机仿真研究对于系统分析、设计、研究和性能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建立了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的系统仿真模型,并采用伪随机数模拟微波辐射计信号源,进行了微波辐射计测温灵敏度的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准确有效,为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慧 《空载雷达》2007,(4):70-74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元器件S参数的方法,论述了信号源、示波器、噪声系数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仪器测量时分开关、接收前端、稳幅放大器、混频器等射频微波元器件非S参数的典型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一个频率高度稳定的频率合成器在空间通信、卫星导航等电子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实际需求,以AD9910为频率合成器件,应用DDS技术,设计了一款覆盖70MHz±20MHz频率范围的中频信号源。该信号源应用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控制AD9910输出所需频率;应用可调衰减器控制发射功率,使其动态调节范围在-20dBm~10dBm之间,从而满足多数应用的功率使用需求;并加入放大和滤波环节,以实现谐波和杂散分量的调整或抑制。最后,通过ADS仿真、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测试,表明该中频信号源基本满足设计指标,且该思路为高性能数字调频信号源的设计提供了实现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卫星测距校零中,如何测量调频信号源大频偏调制输出与小频偏调制输出的时延差是一个技术难题。文章提出采用程控分数分频器作为调制度变换器,实现对该时延差的测量方法。叙述了调制度变换器原理、测量时延差的方法和研制成功的设备的测量精度试验。  相似文献   

10.
纪秀范  孟克  李旻 《上海航天》2004,21(3):48-51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技术,设计了射频信号源控制电路板。介绍了控制部分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并给出了所设计软件的主程序。用线性调频和脉冲两种信号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源的输出符合要求,控制灵活。  相似文献   

11.
声纳是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和通讯的主要手段。在现代声纳中常要求在一部声纳中同时具有几种信号工作方式的功能,例如单频脉冲信号工作方式、键控式调频信号工作方式等等。这就要求作为声纳发射机的驱动信号源要有相当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特别对于调频信号。介绍一种用单片直接频率合成器(DDS)产生上述信号的电路设计,该电路具有转变信号工作方式方便,并具有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合作照射的目标探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非合作照射的目标探测系统由于其潜在优良的”四抗”性能 ,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对目前无源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并以调频广播信号源为例 ,给出了基于非合作照射的目标探测与跟踪雷达系统的工作机理 ;分析了基于非合作照射的目标探测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讨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几年里毫米波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已研制成功的元器件有改进的发射机和本振信号源,它们具有功率大、寿命长等特点,并能产生复杂的调制波形(脉冲压缩、调频/连续波、频率捷变或雷达用的相参动目标显示)。另外也研制成低噪二极管混频器,它使接收机的灵敏度大为改善(致冷式混频器已使噪声温度小于75K,工作频率约为100GHz)。此外,因采用梁线式结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星载微波散射计的优化设计,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海洋二号(HY-2)卫星微波散射计系统仿真模型。首先,参考其初样设计阶段的仿真模型,根据其最终设计方案和参数设置,对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三个主要模块搭建仿真模型。其次,模拟海面风场监测过程,将仿真模型划分为信号源、发射机、海面回波、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和结果输出六部分,并在初样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信道特性,完善仿真模型。最后,利用雷达方程解算海面后向散射系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为我国后续微波散射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空载雷达》2006,(1):31-39,42
对受控于单个线性调频光纤栅的相控阵天线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分析。为了比较渡束形成技术在微波天线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由传统光信号调制技术和单边带(SSB)调制技术组成的两种方法。使用40厘米长的线性调频栅来测量相位响应和幅度响应,并计算出相应的天线方向图,以此来验证两种配置的宽波段运行特征和连续空间扫描特征。在线性调频栅给定时,SSB调制技术实际上可以替换第一种具有更宽运行带宽(4~18GHz)的调制技术,并且对光纤栅的要求更少。  相似文献   

16.
PCM遥测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一种基于 EPROM的遥测模拟信号源的设计方案及其实现方法。通过计数器传送地址信号 ,读取烧制在 EPROM里的动态信号码并与计数器本身产生的固定码相结合 ,从而形成多路串行的遥测模拟信号源。该信号源可用于产生各种格式的遥测帧结构 ;可用它对地面视频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检测 ;可作遥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模拟信号源 ,以便了解遥测帧结构。因此 ,它可作为地面遥测站的模拟信号源 ,也可作为其它实验板的输入信号源。格式多样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空间粒子辐射监测器需要有模拟信号源在其生产和测试、试验阶段对其进行电性能检测,并随其辗转于各测试场地。使用进口模拟信号源存在操作复杂、设备笨重及只有单路输出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用模拟信号源。根据空间粒子辐射监测器的要求自行研制的模拟信号源有多路模拟信号输出,且各路信号幅度可独立调节,并采用内部电源供电。经过测试验证,该模拟信号源可作为空间粒子辐射监测器的配套设备使用,性能优于原进口模拟信号源,其电路设计亦可为相关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小型锁相遥测发射机模块化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所研制的用于弹、星载遥测系统的两点注入微波销相调频发射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分析和模块化设计,并给出了测量结果。从测量数据中可以看出,该遥测发射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和抗震动等特点,可满足遥测系统小型化、模块化、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YJ-3 42遥测地面设备的校验信号源只能提供固定电平的模拟校验信号 ,不能提供动态仿真遥测信号 ,故不利于遥测设备操作手训练。从图 1中看出 ,欲使设备具备仿真训练功能 ,必须对校验信号源进行技术改造。我们按照遥测数据的格式和产品飞行时的各种动作程序 ,设计和研制了一台“遥测信号动态仿真装置”,并改造 YJ-3 42遥测地面设备有关部件 ,产生仿真遥测信号。1 装置的硬件在该装置研制过程中 ,对原校验信号源硬件电路要尽可能少改动 ,最好只改动 PPK单片机系统模板 ,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硬件电路改动后 ,不得影响原系统的技术状态和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电波的应用范围在明显地扩大,人们逐步地认识到开拓新频段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了毫米波段。例如,日本冲电气公司及NEC公司已分别研制成功用于电话分配网上的MACT-1型毫米波中继设备和用于采访电视的MI-LINK-40型系统;西德的AEG-德律风根公司也已研制成功毫米波铁路无线电话中继通讯系统,以确保通讯系统正常。目前,国内外用来产生毫米波信号源有多种多样方法。如利用速调管、行波管、耿氏(Gunn)管、雪崩(IMPATT)管等组成的源,其中电子管类的速调管,具有频谱纯、调频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