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a频段卫星通信链路雨衰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波雨衰模型对Ka频段卫星通信链路雨衰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上行链路采用水平极化、下行链路采用垂直极化方式,可有效降低链路降雨衰减影响,上下行链路相互干扰最小的结论。提出的上行链路实时动态补偿,下行链路固定补偿的雨衰补偿方法,简化了卫星控制。给出的利用下行链路雨衰信息,设置阈值和注入信号的上行链路雨衰补偿流程,补偿精度高,解决了非降雨因素链路电平变化带来的雨衰误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证实,其4月22日发射的“新曙光”卫星不仅C波段反射面天线仍卡在叠放位置未能展开,Ku波段天线展开也一度不顺,最初一度遇到同C波段天线类似的问题,展开过程比预计多花了数小时。两部天线展开情况似乎具有相关性。“新曙光”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载有C波段和Ku波段有效载荷,分别同直径2.5米和2.7米的两部天线相连。 相似文献
3.
王家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8,8(5)
本文综述了影响星—地路径雨致衰减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在北京获得的实测数据,对北京地区星—地雨致衰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卫星定点位置的选择和北京上行站选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Ka波段通信是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热点 ,卫星异步传递模式 (ATM)技术代表了宽带数字卫星通信网络的研究方向 ,文章研究了适合Ka波段卫星ATM系统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案。首先分析了卫星信道的特点以及对ATM信元传输所带来的影响 ,并给出了突发误码与信元丢失率 (CLR)关系的仿真曲线 ,然后讨论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卫星ATM差错控制编码方案。针对Ka波段宽带卫星通信的特点对六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其中的CASI/ALA以及RM Turbo方案为两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精确地实现Ka频段星地链路降雨衰减的短时趋势和强度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降雨衰减短时预测方法,设计了降雨衰减预测流程,并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地区发生的降雨过程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了降雨衰减的实测值和基于数值预报的降雨衰减预测值。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值预报的降雨衰减和实测值变化趋势符合较好,误差较小,在20GHz频段平均误差约为1.31dB,在30GHz频段平均误差约为2.39dB,在20GHz频段平均误差约为1.31dB,在30GHz频段平均误差约为2.39dB。该方法可实现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的短时降雨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雨衰对高频段的卫星通信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使传输的信息量减少,提出了一种雨衰下的自适应信道分配的策略.该方法是采用调整冗余信道来保障信息信道的传输量以满足系统对误码率的要求,达到可靠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星信道资源的目的.通过仿真分析了该策略针对不同的频段和降雨情况下对呼叫产生的影响,分析中考虑了话音业务享有比数据业务更高的优先权.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冗余信道传输用于纠错的冗余信息可以保证在不产生通信中断的前提下,可以满足系统对信道误码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霍尔推力器羽流对S波段电磁波信号有衰减作用,这对星上推力器与天线的布置策略有重要影响。为研究S波段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建立几何光路算法,对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羽流媒质中的传输衰减进行数值描述,并以试验所测的信噪比数据来验证算法精度。验证试验采用空间透射波法,在相同工况的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中,最大计算误差为26.1%,平均误差为7.3%;在趋势上,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84个在轨典型工况进行S波段电磁波信噪比衰减计算,结果显示:羽流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是影响衰减的主要因素,衰减最大区域出现在天线位置0.3~0.6m、方向角15°~30°的区域,衰减值在-7~-4dB之间。该结果可为霍尔推力器与天线在卫星的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亚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17(4):35-40
分析研究了空间碎片数随太阳辐射流量F10.7的变化;给出预报F10.7长期变化的计算方法和预测空间碎片数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①强太阳活动造成空间碎片年增长率下降;②空间碎片数与太阳活动11年变化密切相关,相关数为0.9;③空间碎片增长率约为发射率的两倍;④若发射率保持不变,则到2020年,大于10cm的碎片数将达到14500;⑤若小碎片的增长为大碎片增长的两倍,则到2020年,大于1cm的碎片数可达125000。 相似文献
10.
J.S. Mandeep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2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rain attenuation models in tropical zones is still a debated issue due to the lack of measurements reported from these areas of the world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prediction models. A three-year (2003–2005) campaign of rainfall rate and rain attenuation measurements was conducted on a satellite beacon link located in a tropical region of Thailand.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s of rain attenuation derived from the measured data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with existing predic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1.
Arijit De Animesh Maitr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21,67(1):290-297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cloud attenuation at 30 GHz frequency using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ric observations at a tropical location, Kolkata. At higher frequencies and lower elevation angles, cloud attenuation is of major concern at a tropical location. The location experiences high value of liquid water path (LWP),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cloud attenuation, during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and pre-monsoon season. Significant amount of cloud attenuation has been observed during monsoon season at 30 GHz. Two years observations of exceedance probability of cloud attenuation and worst month statistics are presented. The variation of cloud attenuation with frequencies for different elevation angles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and diurnal patterns of cloud attenuation are examined. Cloud attenuation, inferred from radiometric measurements before rain commencement, has been compared to rain attenuation at Ku-band.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 of cloud and rain attenuation have been compared. 相似文献
12.
低地球轨道 /中地球轨道 (LEO/MEO)双层卫星网络是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而层间卫星星际链路 (ISL)是影响整体双层卫星网络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章重点分析层间ISL的空间参数几何特性 (包括星间链路长度 ,星间链路指向方位角和仰角 ) ,为星载天线跟踪系统设计和LEO/MEO双层卫星网络最优化路由搜索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晓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0,20(3):37-42
以国际电联的相关建议为基础,就卫星网络轨道及频率协调中所碰到的若干问题,诸如天线增益,极化隔离,雨衰及SCPC保护比,给出了合理及可实现的估算方法,同时强调了功率密度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常有不同的定义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吕振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0,10(1):28-35
本文讨论了目前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地球同步卫星的两种姿态控制问题:星地大回路姿态控制;星上自主姿态控制。文中叙述了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STW—1,STW—2的姿态控制,同时指出了我国今后研制双自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方向。由于讨论了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控制,因而对我国正在研制的三轴稳定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在设计方法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劲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4,24(3):29-37
文章对目前卫星热网络模型修正技术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有关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热网络模型修正技术的改进思路和设想 ,包括参数化修正技术、分级修正技术和瞬态修正技术改进方法等 ,以解决目前工况数据不足、约束条件多、工程实现困难等问题 ,为今后卫星热网络模型修正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金志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8,8(4)
本文在对R.Moskowitz和R.Lynch给出的偶极矩方程作了简明的推导之后,给出了根据被测数据求出偶极矩的数学模式,并举了一个实例,说明了怎样用被测数据进行磁偶极矩的具体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