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7年以来,为充分利用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剩余载荷能力,有计划地以搭载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在空间生命科学试验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武轩 《太空探索》2005,(12):16-18
从1999年以来,神舟飞船共进行了六次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研制和试验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日宣布,与美国联合进行的导弹防御试验以失败告终,该试验主要是应对可能来自朝鲜的攻击。日本国防部发表声明表示,11月19日在夏威夷岛进行的试验中,日本“鸟海”号驱逐舰利用美国研制的“标准-3”导弹并未成功击落指定的靶标,靶标发射时,并未提前告知舰船。美国已经进行了15次类似试验,其中12次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3,(9):2-7
我国载办航天工程,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已经连续取得了四次不载人试验飞行的成功,这项宏伟工程包括七大系统,其技术日趋成熟,实现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生命科学研究计划旨在研究人体在空间环境中变化的机理。经过早期的“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船飞行试验,以及后来的空间实验室1号、2号、3号和4号的飞行之后,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研究范围涉及到生物化学、血液学、细胞学、神经生理学和肌与骨功能、心血管功能及新陈代谢功能等方面。虽然研究条件不够理想,飞行机会少,飞行试验来源少,试验对象少及飞行中机械故障难修复等,但在过去10年(1983~1993)利用航天飞机和“空间实验室”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伟大成果。本文将从人体生命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一台双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的搭载试验,成功地实现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碲镉汞晶体的布里支曼生长,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文章介绍了这种晶体炉的设计和空间试验的过程;分析了回收样品的主要测试结果;并对空间材料加工装置的设计和一些相关工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18日18:45,试验卫星-2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试验卫星-2主要用于技术试验,具有高精度控制、快速侧摆和偏航机动能力,卫星重300多千克,设计寿命2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原子氧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简称“ECR”)的先进技术。最佳调试状态下,可获得10(15)/(cm2·s)的束流。在该试验装置上,对航天器上常用的Kapton和石墨环氧材料进行了原子氧效应试验,首次在国内成功的获得了原子氧束流模拟试验的样品结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证明:试验结果完全与国外同类设备的试验结论一致,这标志着中国在原子氧地面模拟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1月29日,我国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取得了重要成果。现正对卫星运行情况密切注视。我国发射一颗试验卫星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地叙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刚性太阳电池阵基板的结构设计,理论分析,模态试验和振动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通过试验还解决了基板各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问题,取得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正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国内动态     
<正>长征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3月15日,试验十九号卫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十九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3.
石磊 《太空探索》2007,(3):54-55
加加林首飞的时间与在此之前的动物试验直接相关。 在加加林上天之前.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火箭试验,取得了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超重、失重.噪声和振动冲击对动物生理影响的资料;了解了高空大气的物理性质和宇宙辐射的强度;研究了密封舱生命保障系统和防护装置;初步解决了回收和安全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负责机载激光器项目的官员期望以2005年之初,首架机载激光器飞机能完成定形、试验并准备进行实射飞毛腿导弹的拦截试验。如果试验取得成功.它将在一定范围内具备保护海外美军或盟军防御战区弹道导弹的能力。随着建造越来越多的机载激光器.该能力将获得提高.未来10年中,计划部署一支由7架飞机组成的机队。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我国成功回收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1996年10月20日发射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按预定计划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探测和试验任务,于1996年11月4日上午10时59分顺利返回四川省中部预定地区。这是我国第16次取得卫星回收成功。美建加州地震监测网据法新社华盛顿1996年10月29日消息,为预测地震,美航宇局正在设立有250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组成的网络,以记录加利福尼亚州地震断层经常发生的难于觉察的运动。这些接收器将同美国防部和运输部联合管理的20颗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联系起来。美航宇局称,这些卫星和接收…  相似文献   

16.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F003-F003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我国神舟-4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4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全系统参加  相似文献   

17.
部轩 《太空探索》2023,(2):10-13
<正>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固体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快舟火箭已初具型谱化格局,有力提升了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能力,对我国固体火箭航天运输系统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智能测试系统,较详细地介绍了性能调试方法,并报导了新研制的位移机构系列及其配套探针,在应用考核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于系统实现了控制,测量,处理一体化,控制通道多,采集容量大,跟踪准确,处理及时,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因此对提高测试精度,速度,对加快试验进程,节省人力,物力,能源起着重要作用,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同时指出,这种新技术还有不少领域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9月16日,我国第1型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开拓者-1,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发射试验。按照科研摸底试验的标准,开拓者-1此次飞行试验取得了成功。开拓者-1全固体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系列运载火箭中的第1型,具有可机动发射、操作简单、发射速度快等特点,可用于发射质量为100kg以下的各种近地轨道小卫星及微小卫星,以满足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领域的需要。开拓者-1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一帆  相似文献   

20.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17-17
据2005年6月15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在研制超微型卫星系统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中心研制的“微型自主舱外机械照相机”(Mini AERCam)对接系统首次试验成功。在地基试验中,该设备能够与对接系统以精确硬对接方支紊威对掂.并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