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微话题     
《今日民航》2013,(5):21-21
#民间#【手工毛笔在寂寥中远逝】随着机器制笔的出现,人们书写习惯的改变和办公室自动化的冲击,毛笔风光不再,全国毛笔的制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今日民航:毛笔,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历经千年演绎。一笔一画间的留白,一浓一淡间的转换,勾勒的是中国书绘艺术的独特韵味。"千万毛中拣一笔"、"毫虽轻,功甚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这样形容毛笔制作的复杂和辛苦。  相似文献   

2.
春节元素     
《今日民航》2012,(1):24-31
北舞龙龙在中国是极富民族色彩和神秘的神物;当然,这里所指的龙是"中国式龙",而不是原始时代的恐龙。"中国式龙"是否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这是一个"天晓得"的问题,这一种连化石也没有的"动物",现在只能在图画中见到了!但中国人始终相信龙是真的神秘灵物,也深信宇宙间必然有神龙出没于天地火三界。2012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国外虽不时有灭世之说,但是作为龙的传人,龙年必定是大展宏图、展翅高飞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航》2012,(1):114-114
每年的冬天,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便源于此。当然,特别是对一些有慢性病的人来说,补是一方面,养同样重要。养中防病,防中重养。如何能在冬季合理的养生,为此我们再次来到中国首家会所制中医医疗连锁机构——固生堂。  相似文献   

4.
周涛 《今日民航》2012,(6):120-120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句话看起来有点意思。这句虽非至理也不出名的格言是谁说的?你也许会问。是我。有一天,我和几位客人聊天,谈起了当今天下全民皆商的壮阔趋势。他们告诉我,现在不少作家已经弃了笔,去做能赚钱的生意。他们说,你呢?你怎么看?我就回答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驾驶舱来了4个飞行员,这在平常是少见的。现在飞机先进,不需要蛮力,一般都是两人制。趁送水之机,我代表整个好奇的乘务组向他们提问,机长答:"攀枝花机场是全中国最难飞的机场,九寨都排在第二,所以派两套机组。"  相似文献   

6.
正从1993年由海南经济特区起步,如今,海南航空的航线网络遍布中国,覆盖亚洲,辐射欧洲、北美洲,并向大洋洲迈进。运行国内外航线500佘条,通航城市近100个。短短23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海南航空作为国际航空市场的后起之秀,正用一笔一笔傲人的成绩,书写传奇。  相似文献   

7.
在十多年前,写一笔好字还令人羡慕,现在却好像衣服上的商标,成为了附属品。当北京只剩下这最后一家修钢笔的小店的时候,我们已经都不写字,也不会写字了。因为信息时代我们要追求高效率,我们"换笔"了。拿一支钢笔,打开墨水瓶吸饱墨水,然后在纸上笔走龙蛇,在这个时代太奢侈、太"浪费"了。  相似文献   

8.
元波 《西南航空》2011,(3):128-129
做文章写诗当然是自己所思所想为最好。可是,世间的事情往往并不能由自己来决定。比如,现在的学生从小就要练习"命题作文",现在想求得一个职业,也要经过类似命题作文这一关。在中国,古人做官须考功名,今人当公务员必考"申论"。可见,善于"命题作文",往往成了一个人立世成名致胜的关键。"命题作诗"也是一样,生活中难免不遇到。  相似文献   

9.
卖萌不可耻     
仔仔 《今日民航》2012,(3):64-67
萌(日语:萌ぇ之,发音:もぇ)本来是指草木初生之芽,但是后来日本御宅族和动漫喜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通常都是对(尤其是动漫或游戏中的女生而言。因此,"萌ぇ"现在也可以用做名词,用来代指可爱的女生,那么与之相同的如相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的话,也可用专属词(如:正太)来形容。"萌"字如果按照我国的文化,从字面上来理解也有幼小、娇嫩的意思。在当前通俗的应用中用于对某"人"(具有人格的生命)的描述,形容某"人"的尚未成熟、尚未表现出来的内在美感在不经意间外露,给人以可爱、惊艳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飞机上是我最重要的休闲时间之一,我很享受飞行。""做对的事,财富就会随你而来。"年过50的金瑛哲现在仍然保持每个月五六次的飞行,还好大部分是在韩国、中国、迪拜、日本、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间飞来飞去,时差不会搞得人黑白颠倒。金瑛哲开玩笑地说自己至今飞过至少1000多次了,还没有碰上过任何的飞行事故或者劫机这样的突发状况,是多亏了上帝的保佑,很幸运。  相似文献   

11.
空中私享家     
《今日民航》2011,(4):51-55,50
对大多数人来说,私人飞机最终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与那些西方或中东地区富得流油的竞争对手、商贾们一样,中国的商业精英们也不仅仅满足于乘坐他们的飞机只是为了出行方便,而是不断地度身量制自己的飞机内饰,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私人专属"。  相似文献   

12.
元波 《西南航空》2013,(9):60-61
多年前读到过议论香菱学诗的文章,联想到现在某些"行政作为"、"企业行为"甚至文化教育单位屡屡"出事",让人匪夷所思,于是借香菱学诗也来说说这些"事儿"。让那些人学学香菱吧。香菱何许人也?在《红楼梦》中,她的命运让人一洒同情之泪。本是姑苏乡宦  相似文献   

13.
朱映晓 《今日民航》2012,(5):122-122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到现在家里还只用热水瓶,不用饮水机。作为一个成年的中国人——已经长好了一副很难改变的中国胃的人,我太喜欢喝热水热茶。当然饮水机也可提供热水,还方便,但是那大桶大桶一搁多日、反复加热的水终归是不太好,也好像不节能不环保(当然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是现在深圳的商场里热水瓶已经有些难找了——有是有,但不太像热水瓶,更像是大的保温杯,精致漂亮而不实用。至于我想给  相似文献   

14.
《西南航空》2012,(5):80
醋,上古至周称醯(xī),汉称酢(zuò),亦称苦酒,唐宋演酢为醋。《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醯者,醋也,"醯人"则指的是管理酿醋一类的官,史书的记载明确了我国西周时期即有食醋的习惯和酿醋的部门及专业的岗位设置。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叙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15.
那些年味儿     
《今日民航》2011,(2):20-25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每每总会听到身边朋友感叹: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年味是什么?是儿时记忆中物质匮乏时代的美味珍馐,也是如今游子归乡团聚的幸福时刻。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过年始终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就像那千缠万绕的中国结。  相似文献   

16.
郑亮 《今日民航》2011,(3):26-28
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因其工艺繁琐费时,用料珍稀昂贵,造型雍容华丽,从一诞生就成为皇家御用之品。而现在,能够掌握这项工艺全部制作过程的人,全中国不超过5个。  相似文献   

17.
脂砚斋等人是八十回《红楼梦》最早的接受者和评点者,他们的评点具有开创性、经典性。脂批者认为《红楼梦》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情;二是怨世骂时。《红楼梦》怨世骂时的主题蕴含在世态人情、红楼日常生活和各种悲剧的描写之中。曹雪芹笔大如椽、千手千眼,在"大旨谈情"的旗帜下,巧用"春秋笔法"的"狡猾之笔"怨世骂时,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脂批对《红楼梦》"怨世骂时"的主题做了精细的评点与深刻阐发,对《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及红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域·海上     
韩子勇 《今日民航》2012,(6):119-119
上海人肖谷,援疆3年。如同一株植物,被移植在龟兹。3年后,他带走了一些塔里木盆地的金沙,和在油画颜料中,抹在绷紧的画布上。人是动物,不是植物。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一生,也如植物一样,只活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中,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土特产"。人更像一株长了脚的植物,是动物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航》2013,(2):36-37
一根琴弦,弹奏出干般风情。伴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苏春发老师的精彩表演,清丽婉约的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岛,让参观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的观众们赞叹不已。除了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之外,包括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北海贝雕技艺在内的众多"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于1月齐聚北京,在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798艺术中心内,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长卷。  相似文献   

20.
看 飞机!     
看飞机的有一群人,而且这个群体正在壮大。他们或是拍飞机,或是听飞机,又或者仅仅是看着飞机发呆。他们大都不会开飞机,但却知道大多数飞机的身世家谱,性能特征。他们被统称为"飞友",有数据称这样的"飞友"在全世界有5万到10万人。"飞友"们的爱好可能不太容易被理解,但撇开狭小的客舱和讨厌的延误,只是看一些庞大的物体在头顶划过,你是不是也会有大叫的冲动呢?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