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TMS320C6701与SDRAM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XAS INSTRUMENTS生产的TMS320C6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以前的DSP相比,由于先进的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的存在,可以和多种外围器件实现无缝接口,使用起来非常简便。以MICRON的MT48LC4M16A2芯片为例,介绍了用EMIF实现的DSP[TMS320C6701]与SDRAM的硬件接口,研究了各个相关控制寄存器的配置方法,给出EMIFSDRAM控制寄存器、EMIFSDRAM刷新周期寄存器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软件初始化程序流程图。在需要大量数据、高速存储的应用中,SDRAM是很好的选择,能满足系统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
DSP的以太网接口在信号处理设计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介绍了TI6678多核DSP以太网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DSP以太网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流程.结合应用需求,介绍了基于以太网远程加载的应用实例,为TMS320 C6000系列DSP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GAS的图像跟踪系统及其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格贤  吴成柯 《航空学报》2000,21(5):468-470
利用遗传优化算法实现了一个目标跟踪系统,将传统的目标搜索、目标分割、目标定位及跟踪状态评估等过程都由遗传算法来实现,使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分析了利用 TMS32 0 C6x实时实现遗传优化跟踪过程的可能性,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的Viterbi译码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运用DSP技术来实现维特比(Viterbi)译码器的方法。其中介绍了维特比译码器的原理及算法,及维特比译码器实现的过程。算法用C语言来编写,并成功地将其移植到DSP的集成开发环境CCS中。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硬件的仿真结果。由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编解码处理速度很高。  相似文献   

5.
高速矢量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毛士艺  刘祥林 《航空学报》2001,22(3):212-216
为了满足海量实时处理需求,利用 Butterfly DSP公司的 BDSP91 2 4 /932 0矢量数字信号处理 ( 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组,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高速矢量处理机,并给出了该矢量处理机的设计思想和性能指标。最后说明该处理机在合成孔径雷达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脉冲压缩和其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程序代码正确的固化加载运行是多核DSP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简要介绍了DSP的加载器和加载过程,阐述了多核处理器件的加载配置管理方法.以TI公司的多核DSP TMS320C6678为例,介绍了多核DSP的加载模式和流程,详细阐述了EMIF16的Nor FLASH加载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多核DSP软件的正确、可靠加载运行.  相似文献   

7.
数字滤波器在DSP上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编程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一种能够快速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特殊微处理器,而数字滤波器是DSP的基本应用之一。在掌握DSP应用系统开发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重点论述了在TMS320C5402 DSP上实现滤波器的关键技术。实践证明,借助DSP硬件结构上的优势,所设计的数字滤波器具有运行速度快、能够进行实时信号处理、精度高的优点,其整体性能较优越。  相似文献   

8.
DSP便携式陀螺仪智能寻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CCD图像传感器与DSP技术的陀螺仪智能寻北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与DSP有关的电子硬件和软件部分,寻北方法在DSP特定环境下的应用,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最后总结了这套系统在陀螺仪寻北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张大为  姜静  刘迪 《航空计算技术》2012,(4):117-119,123
以提高某型飞机配电系统可靠性及灵活性为目的,设计了一种以DSP为控制内核,以μC/OS-Ⅱ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固态功率控制器。硬件选择上,系统主控制单元采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08;功率开关芯片选用具有自保护功能的BTS724G,以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功耗;采用ACS756电流传感器替代传统采样电阻。软件实现上,给出了详细的软件设计思路和系统程序设计。系统调试表明,设计的基于DSP的固态功率控制器很好地满足了负载通断要求,开关准确度和灵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全天候全天时的主动微波成像雷达,因此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显著特点是数据吞吐量大,实时性强,然而单片的高性能DSP无法满足SAR成像的需求,故采用多片DSP技术。在多片DSP并行处理技术中,它们之间如何进行通信是一个关键技术。本文以ADSP2106x为例,研究了DSP间的通信以及DSP与PC机间的通信。串行通信、DMA通信和VC++的MSComm控件通信都是很好的通信方式,但DMA更适合大量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1.
涡轮平面叶栅端壁附近的流动和损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五孔针对涡轮导向叶栅流场作了详细测量,着重研究了端壁附近的三维流动,分析了叶栅中的二次流现象和流动损失机理。在实验中清楚地探测到了通道涡和马蹄涡的两个分支。实验发现通道涡主宰了整个二次流流场,马蹄涡吸力面分支在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0.62Cx截面及其下游截面的吸力面附近,还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速高损失核,该核在吸力面上向上爬升并一直延续到叶栅下游。  相似文献   

12.
We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a digital beam forming (DBF) and beam space CMA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adaptive array antenna by implementing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in ASICs usi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FPGA), this DBF can synthesize 16 multi-beams and eliminate interference signals by CMA adaptive processing. The whole function was implemented in 10 DSPs about 127,000 equivalent gates. Simpl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DBF and BSCMA adaptive array antenna  相似文献   

13.
超宽带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仅用于室内短距离通信,少见用于航天测控系统。为了将超宽带技术应用于测控系统中,以模糊函数为工具,对脉冲超宽带信号的测量性能进行分析。首先推导矩形脉冲串信号和载波调制矩形脉冲串信号的模糊函数,并对其模糊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针对用于测控系统的伪码调制脉冲超宽带信号,利用其模糊函数分析其测距测速性能。结果表明:该超宽带信号具有良好的测距测速性能,其最大无模糊距离为1个伪码周期,最大无模糊多普勒频率为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单脉冲宽度越窄,其测距性能越好而测速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14.
一种低复杂度的极低信噪比高动态信号载波粗捕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时域匹配平均周期图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对极低信噪比高动态信号的载波粗捕获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带有补零的频域移位平均周期图算法。该算法采用多速率频域移位运算简化了多支路多普勒变化率匹配,与原算法相比,其计算复杂度降低倍数为匹配支路数与补零倍数之比,捕获性能几乎不损失。给出了算法中影响捕获性能与计算复杂度的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在信噪比(SNR)为-41 dB(载噪比C/N0=18 dBHz)、载波多普勒频偏为-300~300 kHz、多普勒变化率为-800~800 Hz/s、码速率为20 bps条件下对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基本满足后级载波跟踪需求条件下,即频偏精度均达±12 Hz时,多普勒变化率精度均达±25 Hz/s,捕获概率都在90%以上时,改进算法捕获时间比原算法增加了8%,计算复杂度降低了70%。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科技战争对雷达系统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号发生器作为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体积、重量、功耗以及性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分析了目前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DSP+DDS芯片的雷达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信号发生器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噪声低、体积小、功耗低和控制简单等特点,且在某型产品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步进频率雷达信号实现高分辨率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步进频率信号-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然后,分析了该信号的处理过程。与步进频率信号在高速目标下成像失真相比,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的多普勒性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最后,分析了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步进频率信号的低截获概率特性。  相似文献   

17.
所设计的控制器由3个完全相同的控制通道构成,每个控制通道的硬件系统由2片TI公司的TMS320F2812DSP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中的1片主要用于控制律计算、控制量输出,同时兼顾部分数据采集,另1片用于余度数据管理、数据采集以及部分控制量输出;软件系统是在TI公司的集成开发环境CCS2.1平台上用C 代码编写的。2套DSP软件程序由时序逻辑及任务调度、数据采集、通信、余度数据管理、控制律计算、结果输出和过程数据保存等模块,经优化组合而成。该系统较单冗余和双冗余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Σ-Δ多通道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建洋  张令弥 《航空学报》2008,29(6):1640-1646
 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需要动态范围(DRN)大、信噪比(SNR)高,传统方法实现复杂且成本高。本文分析了Σ-Δ调制的动态特性,提出基于Σ-Δ ADC(模-数转换器)ADS1271,Σ-Δ DAC(数-模转换器)AIC23及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C6713的新型高精度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多通道实时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具有24位采集精度,8通道可级联基本模块,实时频率细化FFT(Zoom-FFT)、功率谱密度(PSD)等分析功能, 正弦、瞬态扫频、随机和冲击响应谱等信号源功能以及高速USB2.0数据传输功能。系统用于振动、冲击、噪声工程等测试与分析系统,可取代国外最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电子控制器具有模块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维护方便、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特点,是未来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发展方向之一。基于自主开发的TTP/C总线构建了1个拥有3个智能节点的开放式电子控制器,实现了主机控制器与TTP/C总线控制器的接口设计,以及转速信号和油针位置信号的采集及其闭环控制和转速闭环控制功能,利用FADEC系统接口模拟器开展了HIL仿真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基于TTP/C总线构建的开放式电子控制器的各智能节点能协调可靠地实现发动机的控制功能,同时具有实时性好、安全性高、开发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