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北美地区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季节的早期阶段,如美国西部地区的大火和中西部地区的洪水。而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预测在即将到来的灾害季节里将会发生9场较为严重的飓风。  相似文献   

2.
环境减灾卫星国际服务模式探索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10):32-33
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仇宏伟 《卫星应用》1999,7(4):56-57
该文就卫星通信在异步传输模式(ATM)和Internet上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在卫星通信与ATM综合方面,侧重于技术研讨,而在卫星通信与Internet综合方面,则侧重于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皮型卫星的发展与MEMS卫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皮型卫星是特指重量在1kg以下的微小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光机电系统为代表的微米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皮型卫星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皮型卫星在军民领域都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它已成为继纳型卫星之后各国争相研究的新热点。自2001年起,清华大学开展了皮型卫星方面的研究,提出研制一颗名为“MEMS卫星”的固态化皮型卫星。本文通过分析作者两年来搜集的国际皮型卫星资料,从研究背景、意义、特点、进展等方面阐述了研制皮型卫星的必要,洼和可行性,并介绍了MEMS卫星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小卫星、微小卫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适用于小卫星、微小卫星的有效载荷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我国光学有效载荷的研究现状,通过归纳分析,就有效勒荷实现体积小型化,功能单一化、接口标准化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巨椿 《卫星应用》2003,11(2):27-29,59
在全球电信业滑坡、卫星通信面临激烈竞争的条件下。由俄罗斯主导的国际卫星组织(Intersputnik)提出发展小型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卫星测控系列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卫星测控的现状与特点,对国内商业卫星的测控体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包括调制体制、测量方式、数据帧结构及典型应用场景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陆道中 《中国航天》1994,(7):26-28,32
电能中继卫星一、引言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不断进步,势必提出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提出了增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欲望。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在近代技术革命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对电能技术也提出了一个“既不影响环境,又能为社会所承受”的新课题,也即对...  相似文献   

10.
9月3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鸿福、总经理助理胡顺楠以及计划经营部、财务部等部门领导,到航天云岗电视上行站,看望正在为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传送而紧张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科技集团一院、五院、503所、北京航天赛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汇报了有关上行站的工作。据了解,航天云岗上行站的业务始于80年代末期,近年来业务不断扩大,已初具规模,并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将云岗站建成功能齐全、面向国内外用户的空间信息港。目前,云岗上行站除了承担中央电视台第2套、3套、4套、9套(试运行…  相似文献   

11.
该文系统总结了北约对南联盟实施78天空中打击中,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侦察2系统等军用系统的作用,肯定了窨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指出了此次战争中军用卫星系统存在的弱点,对美国军用卫星系统的发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经过9年的太空飞行,美国“四大天王”之一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子6月4日在地面控制下“跳海”。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地球卫星,康普顿在伽马射线观测领域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让其离轨再入,是美国航宇局根据卫星的状况并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而做出的抉择。使命重大 伽马射线这种高能电磁辐射通常来自宇宙中的双星、脉冲星和黑洞等高密度天体。由于其辐射强度远大于这类星体的可见光,而地表臭氧层对该射线的屏蔽作用阻碍了科学家们通过它来探索宇宙的努力,因此在空间进行伽马射线探测对于揭开黑洞之谜、了解恒星的形成及演化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3,(12):52-53
欧空局“重力场与稳态洋流探测器”(GOCE)重力测量卫星11月11日再入。卫星在高空解体,无造成财产损失的报告。GOCE卫星发射重量1052公斤,其中包括供其离子电推进系统使用的约41公斤氙燃料。该卫星采用非常明显的箭头形设计,并带有翼片,长5米。  相似文献   

14.
崔志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4,12(4):51-5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的发展,在当今公司运作的环境下,宽带与商业的自然结合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增长,而且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卫星宽带业务给中小企业(SME)和小型家庭办公室(SoHo)建立起一个以前只有大跨国公司才能实现的全球到达的水平。当前SME/SoHo领域仍然对卫星宽带解决方案有很大的需求。为此,《卫讯》(《Viasatellite》)杂志特邀一些密切关注卫星宽带发展的资深卫星分析家们探讨了卫星宽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向SME/SoHo市场提供卫星宽带业务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下是北方天空研究会(Northern Sky Research)会长Christopher Baugh,泰勒斯风险协会(Tellus Venture Associates)会长Stephen Blum,Lionshare国际媒体公司总裁Susan Brazer和Telastra公司总裁Roger Rusch对卫星宽带业务未来走向发表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卫星总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帆  曹喜滨 《上海航天》1999,16(2):34-38
结合传统卫星总体设计思想和现代优化方法,对卫星总体优化设计的概念、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卫星总体优化设计流程,即:首先将用户提出的任务目标转化成任务要求,进而进行总体方案类型优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参数优化设计,最后形成满足用户任务目标和任务要求的最佳总体方案设计文件。  相似文献   

16.
朱宝明 《中国航天》1994,(11):26-28
轻型卫星前景广阔朱宝明自人造卫星问世后,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多用途航天器能够节省开支。所以,当人们掌握了建造可靠卫星的工艺技术并研制出了大型的运载工具后,多用途航天器便成为航天器发展的主流。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各种卫星的体积、重量、复杂性以及成本都...  相似文献   

17.
卫星应用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国民经济中,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卫星在通信、遥感、定位与导航三大方面的应用加以论述,着重介绍其现状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贡献,展望21世纪初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小卫星和小卫星星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60年8月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40年来,随着照相侦察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热衷于发展这种高技术武器。继美国、苏俄、以色列和法国之后,日本和印度等国也开始染指这一领域,以便在政治上、军事上争取主动。那么,照相侦察卫星有什么神奇之处?现在已发展发几种?最先进的侦察卫星是谁研制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劳苦功高的回收型 美国光学照相侦察卫星有回收型和传输型两种,而雷达侦察卫星只有传输型。 美国自 1960年 8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以来,执行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军  张建军  王岗 《宇航学报》2018,39(9):977-985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全面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系统误差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基于误差层次分解方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个系统层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11个要素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标等51个指标组成。同时,结合实例,从卫星下行链路的绝对时延的测试需求,引出了绝对时延的测试问题,定义星载导航任务处理单元对外1PPS信号的输出口作为卫星的时间零点,给出需要测试的绝对时延的路径组成。根据目前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每一部分的测试误差,求出整个绝对时延的测量误差精度。  相似文献   

20.
张立华 《航天器工程》2004,13(3):59-67,42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卫星研制任务大大增加,要“快、好、省”地完成小卫星的研制任务,公用平台技术成为关键。本文论述了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几个典型的小卫星公用平台,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