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一号卫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我国海洋一号A星发射成功后,2007年4月11日,海洋一号B星又在太原升空,开始了服务我国海洋事业的辉煌航程。海洋一号B星的发射成功,将大大增强我国海洋水色遥感数据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观测水平,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经 《航天标准化》2011,(4):29-31,33
简介国外现有主要遥感数据格式的特点,并在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遥感数据格式标准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探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探测的最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和B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获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卫星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0月25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海洋"二号B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将接替目前超期服役的"海洋"二号A星。"海洋"二号B星不受天气、光照等客观条件的干扰,能够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可持续对海面风场、海浪、海流、海面温度、海上风暴和潮汐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19日12时03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托举着"海洋"二号D星直冲云霄,随后将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海洋"二号D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立项,由国家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业务卫星。该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卫星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卫星2009年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度,我国海洋卫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业务运行良好,海洋卫星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广。海洋一号B(HY-1B)卫星在轨稳定运行,海洋卫星地面应  相似文献   

7.
天基光学传感器的视线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卫东  徐洋  周一宇  安玮 《宇航学报》2011,32(1):129-135
针对天基光学传感器的视线测量误差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视线测量误差分析方法。利用目标到光学传感器像平面的转换关系,建立目标观测模型。分析视线测量过程中的各种误差源,从理论上推导地惯坐标系下的视线测量误差与卫星轨道误差、卫星姿态误差、传感器指向误差以及像元分辨率的关系。Monte Carlo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论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军正计划研制深空轨道成像仪 ( ODSI) ,这是一种由地球同步轨道组成的星座 ,用于对其他国家在轨运行目标进行监视。ODSI跟踪和监视高轨道目标比工作在低轨道完成同样任务的天基空间侦察系统 ( SBSS)更为合适。SBSS是一个低轨道卫星星座 ,采用光学传感器对空间目标进行跟踪 ,2 0 0 4年 3月底 ,空军与诺斯普·格鲁曼公司签订合同。计划 2 0 0 7年中期发射卫星 ,2 0 1 4年投入使用。美国现有空间监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基雷达系统及 2 0 0 6年即将退役的原用于跟踪导弹的空间中段监视试验卫星( MSX)。 SBSS 2 0 0 7年发射 ,这…  相似文献   

9.
宗河 《中国航天》2007,(8):15-19
4月11日11时27分,我国海洋1B卫星由长征2号丙火箭从太原发射升空。经过797秒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最终准确进入距地球798公里的太  相似文献   

10.
研究SAR海洋目标仿真与反演方法,可提高海洋SAR卫星系统的总体设计能力和海洋图像的应用水平.文章根据星载SAR海洋场景成像机理,对风、浪、内波、锋面等海洋现象的成像模型与反演算法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算法理论现状,分析了SAR海洋场景仿真与反演的研究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海洋SAR卫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介高级在轨系统(AOS)的特点和数据的传送与分路方式,根据ADS数据的传送过程以及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AOS数据传送与分路过程的数学模型,及所用的各种数据格式。提出了我国载人航天通信应采用AOS数据体制的根据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通用遥控注入数据格式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天器遥控体制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和分析,重点研究了欧洲航天局定义的包应用标准。文章借鉴包应用标准的设计理念,与我国实际遥控需求相结合,设计了一套通用遥控注入数据格式,并开发了相应的地面软件和星载遥控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航天海洋遥感技术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 ,从 1987年起在FY - 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 ,发展到 2 0 0 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 - 1A卫星 ;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 ,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 ;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 ,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 ,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 ,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 ,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 ,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 ,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 ,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1月18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运行。这是继气象卫星应用中心、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之后,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体系建设的又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体系天地一体化发展框架的形成。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空间技术与海洋开发和管理的首次联手。目前,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已处于各类海洋卫星的监视和监测之下。拟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直接为海洋监测、研究与应用开发所研制的卫星。海洋一号的发射,将结束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目前主要承担海洋一…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一号C卫星于201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卫星采用成熟的CAST2000小卫星平台,具备±25°侧摆机动能力和±20°俯仰机动能力,设计寿命5年。卫星上共配置有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海岸带成像仪、紫外成像仪、星上定标光谱仪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五大载荷。与海洋一号A和海洋一号B卫星相比,海洋一号C卫星功能和性能均有大幅提升。紫外成像仪、星上定标光谱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为新增的3个载荷。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7,(1):1-5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的成就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探测海洋盐度要素,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要素的综合探测,可为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提取等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7.
不同卫星任务的数据特点需要设计不同的遥测数据格式,造成不同卫星任务之间遥测数据格式难以复用,需要重复进行遥测数据格式设计、协调、测试、验证以及地面相应设备的开发和解析处理工作。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包应用标准(PUS)、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的描述方法和XML格式化数据单元(XFDU)的封装方法,提出了参数定义方法,实现了工程参数从类型、参数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定义,并设计相应的参数定义工具进行验证。工具可用于航天器设计阶段,设计标准化遥测数据格式及其描述和封装,便于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同时也可以用于仿真、验证和任务执行阶段的工作。该方法有助于实现星上端按需、灵活定义数据格式,提升星载应对紧急、未知、非预期等情况时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09,18(3):20-20
2009年3月30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又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填补我国在环境减灾方面自主数据信息的空白。此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国防科工局负责人透露,即将挂牌的联合国天基减灾系统北京办事处,将向全球提供卫星减灾数据,A、B星在国际减灾服务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据悉,A、B星在轨测试期间已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了部分图像,并为澳大利亚扑灭森林火灾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反响较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建站接收数据的申请。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将成为继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波特”卫星之后,又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9.
发射短讯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5):117-120
我国发射环境-1A、B卫星,中国希望号奥运星2009年发射,我国嫦娥-1卫星再次通过月食考验,欧洲航天局发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NASA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新装置,美新一代“猎户座”载人飞船将无法提前首飞,美第2次商业太空运载器发射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碧波万顷的蓝色海洋,留给人类太多的秘密。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激增和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资源和能源日益紧张。向海洋进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征程中,海洋卫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数字海洋"的"千里眼"。2014年8月,设计寿命为3年的我国"海洋二号"卫星迎来在轨稳定运行三周年。目前,该卫星仍然在稳定运行。3年多来,该卫星与"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进行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构成了空间立体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