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灾害性空间天气是跨入太空时代60余年来必须应对的新挑战。空间天气源于太阳爆发,主要表现为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可影响到航天器和地面技术系统的效能以及人类生命健康。空间天气研究涉及不同物理性质的日地空间、多重尺度耦合的物理过程,是基础研究重大前沿领域之一。目前,在日球层物理/太阳和空间物理方面仍有较多问题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太阳是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射了约70颗太阳探测专门或有关的卫星,还有多颗卫星已经列入计划[1-2]。太阳爆发活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爆发现象,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对人类高科技活动和航空航天影响巨大,因此是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在“十三五”期间批准立项了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相似文献   

3.
地球空间现已成为人类的第4生存领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等都在这一区域飞行。但它也是危害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的空间灾害天气的直接发生地,因为在太阳活动和行星际的扰动影响下,地球空间经常会发生爆发性的剧烈扰动,造成空间灾害天气,从而产生航天器故障、威胁航天员安全、导致通信中断和影响导航与定位精度。在迄今已发生的6000多起卫星故障中,大约40%是由空间环境异常引起的。地球空间存在的磁暴、磁层粒子暴等“地球空间暴”,就像刮风下雨一样,空间暴之谜至今还没有解开。世界上有实力的空间强国都致力于此项研究,美俄日等国已先…  相似文献   

4.
由太阳活动引起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短时间尺度变化的空间天气事件会影响并危害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因此对这些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同化在稀疏观测和异步采集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对模型变量进行自洽分析。在数值预报中引入数据同化方法,能够提高预测可信度。本文从数据同化方法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数据同化目前在大气、电离层、磁层、太阳及其他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初步讨论了数据同化未来在空间天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从达尔文时代至今,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研究很多,人类是怎样走出非洲的,能人和直立人是如何进化的……甚至尼安德特人是否长有红头发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相对而言,人类的未来何去何从却关注较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自身的生物学进化其实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这篇文章认为人类文化进化影响甚至限制了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8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4H(Delta-4H)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该探测器是首个飞进太阳日冕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其科学目的是研究日冕和太阳风,并对可能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7.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20-21
<正>擦去你的碳足迹峡湾冬天无冰,北极熊则因天暖而无法冬眠,北方许多候鸟忘了南飞。过去这个季节,阿尔卑斯山冰雪皑皑,今年却是野花盛开。全球气候变暖正逐步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并终将影响人类自己。地球公民们,是否应该为减轻地球负担做点什么呢?一个环保新名词"低碳"走进我们的视线,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理论与选择模式,它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正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过去的我们竟然持有那么多错误的见解——我们曾认为地球是平的,它是世界静止不变的中心;我们曾以为宇宙很小,而且从未改变过;我们曾认为人类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与其他动物没有血缘关系。直到我们认识到夸克、黑洞、光子、空间波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TERRA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1999年 12月 18日 ,洛马公司宇宙神- 2 AS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了地球观测系统 (EOS)第 1颗卫星—— TERRA。TERRA卫星 (“土地”卫星 )是 EOS计划的第 1颗上午星。TERRA卫星的大小像一辆轿车 ,飞行时的外形看起来像一只帆船。其主要任务如下 :1提供首次全球拍照。开始为期 15年的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参数进行监测的全套基本测量。2通过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证据 ,改进探测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能力 ;提供全球的数据 ,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建立模型 ,这有助于预测气候的变化。 3通过提供观测资料 ,对灾害天气 ,如干旱、…  相似文献   

10.
自从肯尼斯·阿诺德看到碟形物体在天空中飞行,并最早在世界上提出不明飞行物(UFO)的问题以来,几十年间人类对UFO探索和研究的进程一直都十分缓慢而且步履蹒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UFO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目击资料的占有,迄今仍处于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阶段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人们对UFO的存在是否属于虚无飘渺之争论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UFO现象及其研究,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一个侧面,即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和探究。因而不论结果如何,就UFO探索的本质而言,其研究过程仍然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不懈地探索着…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06年10月19日下午,我们又一次来到这个特别的田地。就在前一天晚上,麦田圈出现在这片田地,并且紧邻我们一直停车的位置。我们确信,如果出现了异常的光现象,那么第二天的下午我们就会看到新的麦田圈。10月19日晚我们回到了这片田地处,期待着可以拍到像前一晚所拍下的异常的照片。天气依然是凉爽干燥的,  相似文献   

12.
正像地面活动受天气影响一样,神舟四号飞船在轨运行也会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太空中的各种带电粒子辐射和中性大气是威胁航天员生命、影响飞船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气象卫星组织的规定,气象卫星所传输的资料,为人类无偿共享。因此,在我国两颗气象卫星相继失去功能后,一直使用日本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图资料。 为了增强抵御天气灾害的能力,为人类减灾做出贡献,中国空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人类对于太阳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迄今,人们已利用科学卫星实现了包括X射线、紫外线等在内的全波段、全时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发现了太阳活动驱动的空间天气,对太阳的研究亦拓展至受太阳和太阳风影响的日球层全域。2021年10月14日,我国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CHASE)“羲和号”发射升空;2022年10月9日,  相似文献   

15.
<正>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首次在地球空间开展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生殖细胞的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对人类生殖的影响,探索人类在地球空间中生育后代的可能性。该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纪家葵介绍,研究微重力对人类生殖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干细胞的分化和生殖细胞成熟机制的影响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为空间探测提供安全保障,也可为人类的医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纪家葵是马来西亚华裔,过去20年间他的科研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科学家研究认为,宇宙其它星球上将可能有跟地球人类一样的生命,称之为“外星人”或“宇宙人”.火星与金星跟人类地球邻近的星体,科学家对火星、金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天气的变化情况.因此,火星与金星向来就被科学家看成是两座自然的实验室,人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关行星大气的总体理  相似文献   

17.
双星照环宇     
刘振兴 《太空探索》2003,(10):26-28
天气,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刮风、下雨、冰雹、飓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代表了人们几千年来对天气的认识,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观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的手段。其实,地球只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小弟弟,她的能量来自于太阳的照耀。太阳的一举一动,对于地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太阳一感冒,地球就会打喷嚏。因此,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机理,是科学家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探测的背景地球主要是由固体物质组成的,有一个强度适宜的地磁场,它透过大气层,延伸到地球以外很远的地方。太阳风是…  相似文献   

18.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10,(12):14-23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太阳活动变化对空间的天气影响巨大,并经常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运行中的航天器造成威胁。所以,目前对空间天气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从2010年起,太阳活动进入第24个峰年,因此在2010-2014年期间,是探测和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风,及它们对空间环境影响的最佳时期。我国也很重视对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2010年7月27日-8月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规模是历次会议最大的,与会代表240多人,共提交论文近200篇,这反映出我国空间天气学事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4):508-509
<正>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中国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的新方向。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院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万卫星院士。1.总体定位面向空间科学国际前沿和国家对空间天气应用服务的需求,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空间天气变化过程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