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货舱门收放机构的载荷及运动特性,根据力矩平衡原理、伯努利方程及转动定理推导出该收放机构的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了货舱门收放机构的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货舱门收放机构载荷、速度、加速度变化等重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模拟了收放机构载荷及运动特性,为货舱门收放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飞机多电化发展需求,针对某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收放机构特点,设计了一种能源双余度、集成一体化、高比功率起落架液压作动器,提出了一种具有到位缓冲功能的单出杆对称液压缸的设计方案。基于AMESim建立了起落架液压收放器和收放机构的模型,并对起落架收放运动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能源双冗余液压系统、作动器到位缓冲结构,原理合理可行,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飞机总体技术要求和起飞着陆增升装置的设计要求,确定增升装置总体设计流程,详细介绍了后缘增升装置机构设计方法和平台,解决大型飞机后缘增升装置空间复杂机构的设计,以及后缘内外侧襟翼运动连续性和同步性问题。完成了后缘增升装置传动机构和收放机构在后梁上的布置,保证了收放机构的顺气流布置。  相似文献   

4.
起落架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以及飞行安全.在现代飞机起落架的各个工作部件中,收放机构在使用中发生失效的概率高达34.4%,开展起落架收放机构的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根据CJ828的参数要求对主起落架的收放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所设计的收放机构进行仿真计算,论证了所设计的收放机构的可行性,同时对我国未来干线飞机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ADAMS中建立了某飞机起落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起落架收放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利用ADAMS的参数化设计功能,综合考虑了作动筒的位置、摩擦系数、外界风速等参数的不确定性,实现了起落架收放机构模型的参数化。通过VB编制的可靠性计算程序不断调用ADAMS,完成了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功能可靠度与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收放机构的失效概率为1.662×10-6;对收放机构功能影响较大的是作动筒位置和摩擦系数,而外界风速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一个民机项目的主起落架方案中,考虑了一种国内以前未曾设计过的收放机构.它解决了收放空间紧张的难题,又保持了平面机构的特征,完全避免了三自由度节点的存在.这是一种构思精巧,有工程实用意义的收放机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追踪FAA颁布的25部729条款起落架收放机构适航条款初始版本和历次修订案,重点分析了历次修订案修订内容、背景原因以及验证方法程序,为我国CCAR25部民用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适航审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系留气球系统三拉索收放状态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留气球是一种依靠气囊内的浮升气体获得浮力,并用缆索拴系固定的浮空器。系留气球、三根机械拉索、地面转动梁等构成系留气球三拉索收放系统,综合考虑收放系统中三拉索的运动特性,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近地三拉索收放运动进行系统建模,建立了整体的三拉索收放运动状态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飞...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性能对整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直接影响。以国产在研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LMS Virtual.Lab Rev的Motion模块和LMS Imagine.Lab AMESim软件进行起落架机构3D和起落架液压控制系统1D联合仿真,利用该联合仿真模型研究气动载荷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影响和上位锁阻尼参数对起落架收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数值能够实现起落架在有限时间里的收放任务,考虑了气动载荷情况的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趋势;上位锁阻尼可作为优化设计的优先选取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落架虚拟仿真分析系统,包括起落架机构、液压回路等主要模型。该系统充分考虑模拟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运行环境,完成以起落架收放系统正常收放功能、收放时间计算为检测指标的多系统耦合仿真分析,用以验证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参数,支持后续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飞机主起落架机轮摆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2,13(9):507-509
针对××型飞机主起落架上、下扭力臂之间装有附加阻尼器的特殊方案,分析了主起落架机轮摆振问题,讨论了各种参数的变化对防止摆振的作用,结果表明附加阻尼器对防止摆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又对该型飞机采用4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的改型方案,验证了去掉原来附加阻尼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飞机空地逻辑判定和飞行派遣状态判定的重要依据是轮载信号,当前民用飞机飞控系统轮载信号多采用余度表决监控器进行处理,其中余度表决监控器触发时间对飞机的空地状态和派遣状态具有重要影响。空地转换延迟会导致部分系统对当前飞机状态做出错误判断,影响飞机安全,飞机不派遣状态判断的过分严厉会降低航线中飞机的签派率,影响飞机市场竞争力。为了得到轮载信号监控器触发时间的最佳门限值,通过设计一种试验分析方法,得到了飞机轮载信号比较不一致持续时间的范围,再通过分析轮载信号对飞机着陆状态和派遣状态的影响,得到一种选择最佳轮载信号门限值的设计方法。此外,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它具有比较监控器处理的信号上,通过试验与分析的方法,得到比较监控器的最佳门限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离散元法及正交设计方法,对典型轮体结构发生伞形振动时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进行了空腔尺寸及颗粒填充方案的数值设计,并结合振动试验结果给出了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设计流程及设计准则.研究表明:1建立的二维等效振动模型在能够反映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内部颗粒运动对结构产生的影响;2颗粒阻尼对轮体结构的振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填充不同材质的颗粒,其减振效果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别;3空腔的尺寸及颗粒的质量率对颗粒阻尼的影响显著,应首先保证的是较高的颗粒质量率;4由于碰撞间隙的作用,对于固定规格的空腔和颗粒,存在最佳颗粒体积填充率使得颗粒阻尼的减振效果最佳.由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最佳方案的一致性可知,发展的设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给出轮体结构颗粒阻尼器的最优空腔尺寸及其对应的最佳填充方法,可用于轮体结构伞形振动减振方案的前期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于俊虎 《航空学报》1990,11(6):299-303
 <正> 1.前言 飞机采用空间转轴起落架一般有两种型式,其中之一为A型(图1(a)),支柱与机轮等构件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一起绕空间轴收入起落架舱;另一种为B型(图1(b)),它有两部分运动:一是支柱绕空间轴运动,一是机轮随支柱转动的同时,再相对支柱的转轮运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仿生的适于特殊地形的直升机起落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直升机起落架主要采用轮式起落架和滑撬式起落架,由于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差,导致直升机起降时对地面的平整度及坡角要求较高,在遇到某些特殊地形如乱石滩、斜坡坡度较大地带可能面临无法正常起降这一困难。本文受某些仿生无人机起落架设计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直升机起落架的设计方法,此种起落架采用三立柱支撑结构,主体是三个位于机身底部的液压伸缩支撑杆,在直升机降落时杆端的传感器与主控配合来动态控制支撑杆的伸缩长度。此种起落架通过控制每根液压杆伸缩不同的长度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崎岖地形,使直升机在乱石滩及大坡度地面起降成为可能。经过设计举例及受力分析,得出本设计方法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在直升机抗震性能的提升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OPTIMALCONTROLOFBRAKINGMOMENTFORAWHEELANDTYREZhangLing(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China,710049)ZhuDepei;ZhangYu(Northweste...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的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设计是将最优化理论和计算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MATLAB优化工具箱具有编程工作量少、语法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特点,本文利用优化工具箱以行星齿轮和中心轮的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行星齿轮减速器进行快速优化设计,并给出了行星齿轮优化设计的具体实例,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与中央杆/盘或主动侧杆相比,被动侧杆的最大缺陷在于缺乏反驱装置,进而产生人-机交互信息以及主/副驾交互信息的缺失,增加了人为差错的出现概率;被动侧杆由于缺乏力反馈,会造成飞行员对触觉这一最直接信息的缺失,进而影响人-机操纵权限的分配。在民机设计中,可以考虑在被动侧杆上添加模式切换按钮,从而在保持飞行员超控权限和提供有效包线保护这两者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被动侧杆由于缺乏反驱装置,无法实现左、右侧杆的联动,因此更容易出现叠加操纵。在民机设计中,应当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对叠加操纵进行提示,同时借鉴已有的接替操纵操作程序,以提高飞行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蜗轮蜗杆传动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蜗轮的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了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蜗杆传动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比较,该方法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大大减小了蜗轮蜗杆机构的体积,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ddresses a newly proposed start-up method of the HAUSAT-2 satellite momentum wheel. The HAUSAT-2 is a 25 kg class nanosatellite which is stabilized to an earth pointing attitude by 3-axis active control method. A momentum wheel performs two functions. It provides a pitch-axis momentum bias while measuring satellite pitch and roll attitude. Pitch control is accomplished in a conventional way by driving a momentum wheel in response to pitch attitude errors. Precession control and nutation damping are provided by operating the pitch-axis magnetic torquer. A momentum wheel is nominally spinning at a particular rate, and speed changes are made as needed. Spinning the momentum wheel redistributes the angular momentum to the spacecraft body. If the wheel is suddenly spun up to its nominal speed, the large momentum produced together with the existing momentum due to the nominal rotational motions will result in a high disturbance and unstable motion. This simulation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 proposed strategy for starting-up the wheel. A proposed strategy to start-up the wheel shows that its pitch momentum wheel can start-up successfully to its nominal speed from rest, and can be stabilized to nadir pointing within about three orb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