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采用热等静压工艺制备的粉末Ti-6Al-4V合金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该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时效工艺为935℃ 36min 水淬、470℃ 6h 空冷时,该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这说明固溶时效热处理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于进一步地提高Ti-6Al-4V粉末冶金件的力学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孔枪钻加工过程中,切屑形貌是影响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切屑的成形机理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深孔加工研究的难点。本文以Ti6Al4V钛合金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了枪钻加工螺旋形切屑成形的4个过程和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借助于扫描电镜检测研究了Ti6Al4V钛合金枪钻加工切屑的断裂机理;最后,通过加工试验和流场仿真,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冷却液油压变化对切屑形貌的影响,结合切屑厚度测量得出了切屑压缩比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研究结论对Ti6Al4V钛合金深孔枪钻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钛合金退火变形规律,对Ti6Al4V薄板初始残余应力作一定假设和简化,采用MSC.marc软件建立Ti6Al4V薄板退火热粘塑性模型,分析不同退火温度(550, 580, 600, 620, 650 ℃)对钛合金退火变形的影响及其原因,并结合退火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初始残余应力在蠕变作用下产生蠕变应变和弹性应变,使薄板退火后应变分布符合板材弯曲时典型应变分布规律,最终导致薄板退火变形。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蠕变作用加强,退火变形增大,而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固溶温度、固溶后冷却速度以及热暴露对BT25Y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T25Y钛合金于950℃固溶属于α β两相区固溶,其组织由初生等轴α相和片状α β相组成,硬度随冷速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在40小时时硬度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而990℃固溶属于β区固溶,由β相降温分解的α β两相组成,硬度较950℃固溶高,也随冷速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热暴露时间的的延长,硬度在30小时时达到最低值,而后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国产8090铝锂合金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表明:8090铝锂合金在572±3℃固溶加热、保温30 ̄60分钟,水冷,自然时效时间长达35天以上,机械性能差;在190℃,19小时人工时效,机械性能σb=516 ̄576MNm^-2,δ=6.2 ̄6.3%,金相组织均匀。适当延长固溶处理加热保温时间,对铝锂合金强度有益。用扫描电镜对固溶短时保温水冷的人工时效与自然时效Al-Li合金试样进行了继  相似文献   

6.
钛板热校形及其高温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板零件热校形的本质是材料软化及应力松弛。在对TA2(工业纯钛)、TC_1(Ti—2A1—1.5Mn)、TC4(Ti—6A1—4V)钛板进行高温拉伸与短时应力松弛实验中,我们采用激光扫描变形测量仪和X-Y函数记录仪,实现了应力应变及应力松弛曲线的自动记录。 本文提出用对数方程作为应力应变关系及高温短时应力松弛的数学模型,进而求得了板料在热校形中的塑性纯弯曲回弹角度及回弹半径公式。在不同的热校形条件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近,所得公式可用于定量估算弯曲件在热校形中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置氢钛合金TC4的切削加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氢处理技术在800℃下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置氢处理,并利用硬质合金刀具对不同置氢量钛合金开展了车削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置氢处理对切削力、切削温度以及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王氢量的增加,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主切削力最大降幅为11%,切削温度最大降幅为80℃,后刀面平均磨损量减小了1倍;明显改善Ti-6Al-4V钛合金切削加工性,其置氩量范围为0.16%~0.37%,其中最佳置氢量为0.26%.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更合理的焊接工艺方法,作者采用TTG焊接1.2mm的钛合金薄板,分别采用焊接电流为65A、60A、50A和55A焊接四组试样,并对焊件进午亍外观分析、无损检测、拉伸性能测试、金相扫描等检测,通过对比,采用焊接电流为65A,焊接速度为173mm/min,正反面Ar气的流量为10L/min,钨极直径为Ф1.6mm,焊丝直径书1.6mm的工艺参数来焊接1.2mm的TC4钛合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铝镀层,然后对其进行微弧氧化,并与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了TC4钛合金磁控溅射镀铝微弧氧化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磁控溅射镀铝后的微弧氧化膜表面比TC4微弧氧化膜更加平整、致密,其硬度是TC4微弧氧化膜硬度的3.015倍,其结合性能和摩擦性能均优于TC4微弧氧化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钛合金螺纹表面形成完整的膜层,提高材料耐磨性能,采用金相形貌分析、硬度和强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TC4钛合金渗氮过程参数对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渗氮温度从700℃升至850℃,材料抗拉强度从1 026 MPa降低至930 MPa;延伸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高;表面硬度从529 HV上升至826 HV,相比于渗氮前280 HV,硬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保温时间从8 h增加至20 h,对材料的硬度和形貌影响较小,按照此工艺可以在钛合金零件表面形成完整的膜层;钛合金硬度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表面形成了由Ti2N和α-Ti组成的渗氮改性层表面。  相似文献   

11.
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是航天器构型布局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型在轨变构型航天器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工作量大、出错率高、遮挡率无法量化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敏感器第一视角的视场遮挡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视角图像蒙版及图像映射,模拟方锥形、圆锥形、球形等各类敏感器视场,通过逐个像素比对,计算视场遮挡率和遮挡方位。使用此方法建立了空间站敏感器视场遮挡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视场遮挡分析效率和准确率,并且为机构类部件运动过程对敏感器视场遮挡的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跨声速风扇转子叶尖间隙效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三级跨声速风扇第一级转子带叶尖间隙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6种不同叶尖间隙下转子的性能和失速裕度,发现转子在无间隙时总压比和等熵效率最高。随着叶尖间隙的增加,峰值等熵效率一直降低。当间隙很小时,叶尖间隙的变化对效率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而转子的失速裕度与叶尖间隙的大小并不存在单调的关系,在0.434%叶尖间隙弦长比时达到最大值,此时的等熵效率和压比均很高,说明存在着最佳间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ENO(essentially-non-oscillatory)插值思想,对非线性双曲型守恒律=0提出了一类逆风ENO线方法,使用这种格式其计算量比C.Shu在文[6]中提出的通量分裂方法明显减少,进而同Runge-kutta时间离散相结合,提出了时空高精度差分格式。本文还把这类方法推广到方程组并用于计算Euler方程组的黎曼问题和拟一维喷管问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4.
汽车气动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avre平均NS方程和B/L代数湍流模型对Saab900汽车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汽车绕流流场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车速对绕流流场,如车尾流动分离点,尾涡及汽车的阻力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尾涡长度与汽车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缝合技术作为整体成型低成本制造技术已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缝合过程中使用的缝线需要加捻提高使用性能。缝线捻度对缝线自身的性能和缝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产生影响。本文以缝合中应用最多的Kevlar缝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捻度Kevlar缝线的渗透率和断裂强度, 同时研究不同捻度缝线在链式和锁式两种不同缝合方式中对缝合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来确定缝合中使用的Kevlar缝线的最佳捻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不试车、不试飞的条件下,检测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电磁活门的工作性能,设计了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电磁活门检测仪,给出了主要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7.
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馆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中航工业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馆建设相关内容,并结合航空工业行业的特点,列出一些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对其它行业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d50法测定焊条熔滴尺寸以及用高速摄影法观察熔滴过渡形态,探讨了氧化钇(Y2O3)对不锈钢焊条发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熔滴尺寸细化并呈喷射过渡。适量的加入Y2O3将使焊条发红明显减轻并获得满意的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1924年至1926年的心灵咏叹,也是世界散文诗三大里程碑之一,它以其深刻独异的风格享誉世界,又因其含蓄、怪丽令人难以透彻理解。本文试从美学的悲剧美的角度探讨诗集的主要精神及其意义。文章从反抗绝望、孤独的心灵、严格的自我解剖三个方面阐明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思考、对历史责任的认识、对人生的反省,从而揭示了《野草》中蕴含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液体晃动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液体晃动是一个在充液航天器总体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研究液体晃动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着重介绍了几种模拟液体大幅晃动的数值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