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正欧空局2019年12月9日宣布同瑞士创企清澈太空公司签署一项碎片清除合同,任务是把"维加"火箭2013年遗留在轨道上的一大块残骸清离轨道。欧空局称这将是世界上首次把空间碎片清出轨道的任务。名为"清澈太空"1的这项任务拟在2025年发射,将捕捉"维加"火箭发射欧空局"星上自主性项目-植被"(PROBA-V)遥感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16日,欧洲"空间碎片移除"(RemoveDEBRIS)任务成功开展了世界首次真实太空环境下飞网抓捕立方星技术验证。至2019年3月间,还将验证鱼叉穿刺靶板、运动跟踪、拖曳帆离轨等多项空间碎片移除关键技术。此次欧洲"空间碎片移除"在轨试验任务将加速空间碎片移除技术在轨实用化进程,并具备空间对抗应用潜力。一任务背景与技术基础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空间碎片问题,各国积极开展空间碎片移除  相似文献   

3.
空间站核心舱首公开 彰显我大国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核心舱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公开展出。以空间站核心舱为代表的航天器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它的公开展示将极大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彰显我国的大国实力和影响力。载人航天"三步走"越走越快在太空中自主建起一个大型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和太空实验,促进中国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这是中国开展载人航  相似文献   

4.
超黑Vantablack表面涂层材料在"肯特岗"-1(Kent Ridge 1,KR 1)卫星机载光学仪器上首次在太空中应用。该材料具有吸收所有入射光的能力,改善了基于位置控制系统的卫星星跟踪器的性能。Vantablack涂层材料优化了卫星星跟踪器上光学仪器的灵敏度。KR 1卫星是由柏林航天技术(BST)公司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研发的低地球轨道微卫星。该卫星携带了2个高光谱成像系统和1个高分辨摄像机用于对地观测。  相似文献   

5.
<正>正着手建设"星链"宽带星座的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19年新融集到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由运载厂家变身而来的这家卫星运营商在5月24日报给美国证交会的文件中称,它通过两轮融资分别融得了4.862亿美元和5.357亿美元。该公司眼下正在做两个很烧钱的项目:一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助推火箭及其"星船"上面级;二是拟由多达1.2万颗卫星组网的"星链"宽带巨型星座。公司首执马斯克2017年曾表示,"星船"和"超重"(原称"大猎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0,(9):9
本刊讯“将太阳望远镜送到大气层外的太空”这一创举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的北京天文观测中心联手实现。这是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近召开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先期启动动员会上传来的消息。 空间太阳望远镜属空间天文卫星。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将太阳望远镜送到大气层外的太空,在广泛的光谱范围和连续的时间演化上,通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太阳探测,实现太阳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和新方法。卫星投入使用后,由于它所利用的我国首创的光谱仪和超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其提供的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12,(4):82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天链一号03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该星将与2008年发射的01星、2011年发射的02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建成比较完备的中继卫星系统。该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测控覆盖率,为我国神舟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巨大轰鸣声中,"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随后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实  相似文献   

9.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7月19日在国际空间站研发大会上表示,该公司已不打算让"龙"飞船的下个型号采用有动力着陆方式。此举将影响到该公司的远期火星任务规划。近来有传言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在为NASA商业载人运输项目研制的载人型"龙"飞船将不具备利用主要用于发射中止的"超级天龙座"推力器在陆地上实施着陆的能力。马斯克证实了这种传言。他在一个  相似文献   

10.
2019年5月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将60颗"星链"卫星发射到一个高度约440km、倾角53°的轨道,由此"星链"计划正式拉开组网序幕."星链"计划通过相互连接的4万余颗卫星和近500万个地面终端,构筑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太空通信系统.截至2021年3月,"星链"卫星发射总数超过12...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2月22日协调世界时14:17,一枚"猎鹰"9运载火箭B1038.2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工位成功点火,随后将两班牙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与这颗由空客公司研制的军用卫星一起进入太空的是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卫星"微卫星" 2A (MICROSAT-2A)和2B,也就是数量达1.2万颗卫星的庞大卫星星座"星链"的2颗技术验证先导星。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卫星武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虽然近年来禁止太空军事化的呼声与日俱增,但鉴于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争夺空间优势,保证国家安全,研制发展反卫星武器必将成为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美国虽公开表示不进行太空军事化的相关研究,但美国国家安全和空间管理组织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认为,当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依赖空间系统,因此美国必须有能力“保护太空资产免受敌方攻击”。“使敌方不能利用太空来威胁美国利益”,并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有助于“阻止和防御针对美国本土、军事基地、盟国、海外和空间利益展开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
实验述志     
《航天员》2008,(3):20-21
3大主项12小项626类检测关键词:实验目的,实验项目在太空中长期飞行会导致人体的心血管功能障碍,会产生骨丢失、肌肉萎缩等身体反应。"地-星"一号实验要求获得太空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的影响数据。另外,曾有研究表明阻抗振动对抵抗太空失重效应也非常有效,因此阻抗振动训练对空间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太空探索的不断推进,空间核动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该技术可以将核能转换成热能、电能或推进动力,以满足多种航天器的飞行需求。相比化学燃料、离子推进和太阳能推进等技术,空间核动力技术具有抗辐射能力强、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窗口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空间核动力技术领域,俄罗斯取得的成果不容小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俄罗斯有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就一直在开发可用于轨道间拖船的核动力装置,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核动力技术应用潜力广泛,例如,用于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考察、星际航行等太空探索任务,将航天器低成本送入高轨,太空垃圾清除,以及保护地球免受彗星、陨石威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19年11月11日在卡纳维拉尔空军站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二组共60颗卫星,任务代号"星链" 1。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09:56点火起飞。卫星部署于火箭起飞后约61min开始进行。除"星链"卫星外,此次发射还有另两大亮点,即整流罩首次复用和同一枚第一级火箭第4次使用。  相似文献   

16.
《空间电子技术》2012,(1):44-44
据报道,1月13日8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7星送入太空。"风云二号"07星定点在东京112°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并命名为风云二号F星。其采取自旋稳定方式,设计工作寿命为4年。风云二号F星是风云二号03批3颗卫星中的首发星。星载两个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扫描辐射计可实现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空间环境监  相似文献   

17.
<正>一、草案出台背景2015年12月,英国政府发布了第一份国家空间政策。当时的英国商业部秘书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历史上看,英国不曾是空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这项空间政策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尽管英国的商业航天发展不是非常的顺利,但英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已经坚持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英国政府在2011年3月的《增长计划》中阐明了成为"欧洲太空旅游"和"混合型太空飞行器"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太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及太空应用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太空活动持续增加,太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突出表现为:空间碎片增多,影响航天器进出太空和在轨运行;在轨航天器数量剧增,相互干扰现象增多;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紧张,太空日益拥挤;太空武器化形势加剧,太空交通监管日趋复杂.这些太空交通安全问题密切相...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70年我国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以来,到1998年4月为止,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进行了50次发射,将52颗卫星或模拟星送入太空.其中返回式卫星17颗。1990年10月4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星箭分离32天后,其上面级发生爆炸事件,产生了约86个空间碎片。该爆炸事件被美国和俄罗斯的空间监视系统所捕获,引起了国际空间碎片组织的充分重视,并多次与我国政府进行了交涉与对话。为避免爆炸事件的再次发生,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第三级拟增加剩余推进剂排空设计,在飞行任务结束后,通过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6,15(4):42-42
2006年9月21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签订合同,使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其研究组织设计建造的16颗纳星,于2007年送入太空。这些纳星重1kg-5kg不等,将在太空中组成一个编队,对太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微重力试验。过去,印度火箭曾发射过韩国的KITSAT-3,德国的DLR—TUBSAT和BIRD,以及比利时的PROBA等重量低于60kg的微卫星,但发射纳星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